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教育叙事:从课题入手,设置有“语文味”的导学提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22:0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课题入手,设置有“语文味”的导学提纲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蔡智红


【摘 要】从课题入手,设置“积累词语式”“归类概括式”“理清脉络式”“解答问题式”四种富有“语文味”的导学提纲,指导学生在课始自学理解课文。学生在完成导学提纲的同时其阅读理解能力、语感等语文能力及语文学习基本功也相应地得到训练及养成。通过设置如此有“语文味”的导学提纲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导学提纲课题“语文味”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笔者认为,导学提纲正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或可以称之为教学平台,既让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又能完成“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



“导学提纲是老师在认真钻研、全面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及内在联系,深入研究教学标准和课程资源、教学媒体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的内在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编写出的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性文件。”



那么,如何针对语文这门课程其独特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设置具有“语文味”的导学提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材的课题入手进行导学提纲的编写。以下就低、中年级不同类型的语文课文谈谈四种具有“语文味”的导学提纲设置。



从课题入手,设置“积累词语式”导学提纲



语文新课标总目标的第七条是这样表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在阅读中积累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应是语文的本体,那么,如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呢?请看笔者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金色的草地》一课导学提纲的设置:



《金色的草地》导学提纲



默读课文,我能从课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空,在课文中用()标出,并把那句话用“~~~~”画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的草地()的蒲公英



()的草地()的蒲公英



()的草地()的蒲公英



这篇课文的导学提纲设置正是从课题“草地”入手,抓住本课叙述的明线──“草地”与暗线──“蒲公英”这些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阅读、积累的。学生在独立阅读课文并完成此导学提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于关于草地和蒲公英叙述的语句会有较多的关注,思索之后完成三个填空时积累了词汇,有的能力较好的学生甚至还能跳出课文内容用上非课文的词汇形容本课课文所叙述的草地与蒲公英,这对于学生词语积累意识的培养与语文综合能力养成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培养与训练。



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设置与多样性的答案,正是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对于课文文本的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学生所填出的每一个答案中都包含了其对文本与众不同的理解,有其独立阅读的独特情感体验,正是“语文味”十足的的导学提纲样式。



从课题入手,设置“归类概括式”导学提纲



知识整理是导学提纲的重点,导学提纲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提纲的时候应注意“导”得有启发性些,让学生独立地初步将文本中的知识综合整理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学体系。请看笔者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恐龙的灭绝》一课导学提纲的设置:



《恐龙的灭绝》导学提纲



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写了恐龙灭绝的原因一共有几个,先在课文中标出来,再试着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试试看吧,相信你一定能完成的!



原因1



原因2



原因3



原因4



原因5



这一导学提纲的设计由来也是从课题的“灭绝”一词着手进行的,导学提纲中鼓励性语言的目的正是要引发学生参与课堂自学的积极性。将本文通读后,完成这五个原因的寻找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有点难度的训练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完成本导学提纲中学会从一个自然段中先找到重点句子再抓住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概括主要意思。学生在通读全文,对文本进行阅读与分析、概括归纳之后,本课的知识点跃然纸上,一个关于恐龙灭绝的“知识体系”已经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



在此课导学提纲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归类综合、概括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启发及培养。这样的导学提纲设置正是抓住语文的“根”来进行课堂教学,因而也可以说是“语文味”十足的导学提纲样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22:02:33 | 只看该作者
从课题入手,设置“解答问题式”导学提纲



问题探究是导学提纲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首先将课文的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其主动思考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请看笔者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选读课文《春的消息》一课导学提纲的设置:



《春的消息》导学提纲



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课文中写出“春的消息”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该怎么读。



《春的消息》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小诗,写了春天来了,世间的万物发生许多变化,这就是“春的消息”。而笔者这一课的导学提纲设置也正是从课题入手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后完成导学提纲时的感受是非常自我的,独特的。通过近一个月两个单元的类似这样简单问题解答式的导学提纲训练,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并在导学提纲的完成中表达出自己对文本与众不同的感悟。有的学生有声有色地读出了“春”到来时轻轻地、喜悦的感觉,有的学生找到了“风摇树枝”是春的消息,有的学生找到了“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这句话中“我长高了”也是春的消息!



其实,本课的课题也正是全文的线索及理解的重点,抓住了这一重点来设置问题,问到了“点”上,这一导学提纲也成为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让学生学会了从文本的叙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这一学习方法。在学生们完成这一导学提纲的同时,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点”转变为理解课文的“知识点”,在理解课文中抓住了主要的“思索点”,其语感、对文本的领悟能力都能够得到训练及提高,语文基本功的培养相应地也就水到渠成了。



语文这一学科“人文性”的诗意美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让学生“读”出春的消息,在“读”中体会本文的诗意美,学生的语感形成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力也提高了。这样“解答问题”式的导学提纲正是抓住了语文这门学科独特的“语文味”通过问题导向课文的整体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与审美情趣,正是“语文味”十足!



从课题入手,设置“理清脉络式”导学提纲



有的教材文本篇幅较长,出现的人物也相对地较多,如何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同时还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呢?请看笔者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文《丑小鸭》一课导学提纲的设置:



《丑小鸭》导学提纲



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课文写了一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的故事。我能从课文中找出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和它长大后变成天鹅的样子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在文中画出。



2丑小鸭出世后遇到过谁,他们是怎么对丑小鸭的?请你在课文中用“()”标出。



3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此课导学提纲的设置还是从课题入手,先在“丑”字上做文章,再以与丑小鸭有关系的相关人物对丑小鸭的举动为重点让学生学习品味,最后以想对丑小鸭及对自己说话层层深入本文的主题。



语文新课标阶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第六条是这样写的:“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生在解答问题2的过程中,对文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脉络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在解答问题3的时候还必须再反思本文,并联系生活,想到自己。在学生自主学文的基础上,师生、生生互动感受童话故事,交流中互相启发,各有所得。



这样一来,通过“理清脉络”式导学提纲这一载体,将本来难易不一、知识容量较大的学习内容处理成了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按要求完成导学提纲的同时,对文本的解读带上了自身的个性,其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其语文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因此,这样“理清脉络”式导学提纲可谓当之无愧的“语文味”十足的!



总之,通过“导学提纲”导学这一有效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提纲及师生讲评导学提纲的互动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表达、积累意识、思维力等语文综合力都得到训练,语文综合素养也在慢慢提高。这样,教师借助“导学提纲”这一教学平台,将教材有机整合,降低学习难度;在精心设计课堂训练中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5 2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