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研课教学设计:理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9:2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理解诗歌的主旨。

3、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计划课时:2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2、把握诗歌的结构。

3、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2、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正音、正字、释词

3、默读感知课文内容: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4、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历史意义(2、3)           鼓励人们树立

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远大理想,并

  人生意义(8、9、10、11)   为之奋斗(12)  

三、研读与赏析(上)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1、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2、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3、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4、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5、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1)理想使人积极乐观。

(2)理想使人斗志顽强。

(3)理想使人永远年青。

(4)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6、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四、作业:

1、抄写并识记字词。

2、背诵这首诗歌。

3、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4、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9:28: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研讨与赏析,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主旨。

2、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识记字词。

2、朗读、背诵。

二、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1、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2、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3、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4、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体验 :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努力奋斗。

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语言运用

1、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2、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六、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

板书设计:     

                            6 、理想

历史意义(2、3)           鼓励人们树立

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远大理想,并

  人生意义(8、9、10、11)   为之奋斗(12)  

课后记:



链接:

关于理想的名言:

1.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2.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3.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4.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5.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6.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7.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9.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关于理想的诗句: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 刘安《淮南子》)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6.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 荀况《儒效》)
关于理想的事例: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0: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