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B、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C、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D、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挤劳
2、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4分)
①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
A、反复 B、夸张 C、夸张、反复 D、反问、夸张
②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A、比喻、反问 B、排比、反问 C、设问、反语 D、反问、夸张
3、下列短语体现了鲁达的哪些性格特点?〔在下列各项后写出性格特点序号〕(5分)
①自坐主位( )②呵斥酒保( )③摔盘扔盏( ) ④询问苦情( )
⑤赠送白银( )⑥客店催行( )⑦怒打店小二( )⑧坐镇客店( )
⑨三激郑屠( )⑩三打郑屠( )
A、疾恶如仇、不畏强暴、见义勇为 B、慷慨大方 C、扶危济困 D、率直鲁莽 E、粗中有细,机智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人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3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希望;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5、用课文的原句填空。(6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精神境界的诗句是 , ﹗
(2)我们可以用陆游的 , 这两句诗句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3)千嶂里,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怀民亦未寝( )
(3)盖竹柏影也(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7、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请写出来,然后谈点看法吧!(3分)
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最苦与最乐 (17分)
(甲)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②贫吗?③不是。④失意吗?⑤不是。⑥老吗?⑦死吗?⑧都不是。⑨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⑩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⑾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⑿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⒀为什么呢?⒁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乙)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9、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不是最大的痛苦,最大的痛苦是想逃也没处逃
B、对于知足的人来说,贫困不算最苦;对于安分的人来说,失意也不算最苦
C、个人之间的责任没有解除,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便会受到良心的责备
D、“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这句话运用比喻说明该做的事未做所受的痛苦之大
10、文段(甲)中提出的“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作者在文段(乙)中作了举例论证,请用横线画出对应语句。(3分)
11、对文段(甲)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3分) ’
A、①一⑧/⑨一⑾/⑿一⒁ B、①/②一⑩/⑾一⒁
C、①一⑩/⑾一⑿/⒀一⒁ D、①一⑨/⑩/⑾一⒁
12、两个文段的中心论点是 。 (3分)
13、对梁启超先生的见解,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5分)
(二)赎回灵魂 (13分)
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然后,她看到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睁大着眼,内心出奇的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直到贼离开。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她答:“是。”“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也全是惊讶。“是我给他的。”她坚持说。
这时,她看到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救我?”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14、文中“她”看见贼时,为什么不叫喊?(3分)
15、文中“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是什么意思?(3分)
16、文章题目叫“赎回灵魂”。“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文中的“她”用什么赎回了少年的灵魂?(3分)
17、通过“她”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四、作文。(40分)
18、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请你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