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数学观摩课《角的初步认识》听课反思评课稿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51:50 | 只看该作者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在一次外出学习活动中,有幸聆听了陈老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这堂课中,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如:在教学角的大小和角的特征时,陈老师通过调动学生观察、动手制作角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这些结论。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这节课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思维方法,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教学“画角”这一部分时,陈老师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试画。开始,学生出现了各种画法,有的没顶点。有的边不直……,最后教师演示了角的正确画法。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

三、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陈教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先出示了各种实物画面,再抽象出角,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学会本堂课有关角的一些知识后,陈老师让学生到教室周围去找角,学生兴致勃勃地抢着去找每一个角,有的甚至找到了老师穿的衣服上。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商榷之处:教师在让学生制作角时,给的材料太多,学生为了全部能用上,摆弄了好一会儿才制作出角。学生在这点上花费时间较多,并且做的角也不是一目了然。教师对于学生选择材料的指向可否具体些,清楚些。如就一个图钉,两根纸条,让学生制作角,这样学生会很快、很准确地制作出一个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52:05 | 只看该作者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

刚才我聆听了胡舜娜老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们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胡老师巧妙的选择教材,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上有认知的冲突,有智慧的碰撞,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主动,愉悦。下面结合本节课的一些片断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情境图的有效利用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上课开始,胡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学生熟悉的校园一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什么,找出呈现在各种图形中的角;同时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上的也有角。通过找角的活动,使学生对“角”这种图形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胡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点,教师组织学生找一找、辩一辩,画一画等的活动。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难点,胡老师利用判断题展开教学,先让学生比较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并说明理由;再通过课件演示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所产生的不用大小的角,使学生对“角有大有小并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有了再认知的过程,这样做体现了教学材料的再次利用,同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难点, 胡老师通过课件延长角的两条边,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角的大小与边长短的关系,再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最后用课件来验证,从而明白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样教学符合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三、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胡老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在课题引入部分,让学生找一找画面上的角,找一找自己身边的角,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角就在我们的身边,了解数学和日常的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欣赏由角组成的各种美丽图形,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精心设计,循序渐进,注重细节

胡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不管是新知识的教学,还是练习题的设计都遵循着这个原则。这样使孩子能清楚的掌握知识点、明确概念;使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如在“角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找角共同的地方(一个顶点,两条边):什么叫做角--指一指不同角的各部分名)-辨别角”使学生对于这一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掌握,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好了准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胡老师比较注重细节,如在示范画角的时候,注重画法的指导,对于每个步骤都解释得比较清晰到位;不论是在示范画角还是在展示孩子完成的作品时,不断地让孩子回顾角各部分名称,使这一知识得到巩固。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融知识性、创造性、思维性为一体,增强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各个环节的设计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使学生一举多得。



值得探讨的是:第一、在感知角是尖尖的,直直的时候,教师请个别学生摸一摸角,体验角的特征,我个人认为,角是比较抽象的几何知识,学生手中都有尺子的,何不让每个学生都用手碰一碰,摸一摸,让每个学生都有所体验,再得出角是尖尖的,直直的,从而避免把角的顶点误认为角的现象。第二、在教学“画角”这一部分时,胡老师可以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试画。一开始学生会出现了各种画法,有的没顶点,有的边不直……,接着教师再演示了角的正确画法。这样让学生在“做”中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习能力十分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52:36 | 只看该作者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



   在二年级的数学研讨课中,刘红斌老师展示了《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整节课中刘老师始终是面带微笑语言质朴、简洁,和蔼可亲,显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刘老师巧妙的处理教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教学。而且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上有认知的冲突,有智慧的碰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       合理选择学习素材,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句“猜一猜后面躲着什么?”引起学生的兴趣。刘老师让学生观察揭开的图上有哪些图形?从而拿走下面的“玩”字部分图,留下了今天要学习的角,显得非常的自然。这一素材的使用,构思很巧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教学模式。

上课开始,刘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学生熟悉的校园一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什么?找出呈现在各种图形中的角;同时让学生找一找教室中那些物体上有角。通过找“角”的活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是刘老师对这一现象的细心捕捉,直接安排学生从平面图形中去找角,并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分析,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自主归纳出数学图形“角”的共同特征。避开了“非数学角”的干扰因素,学生归纳得也不错,紧接着在判断中补充了“两边应该是直直的”。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就得到了解决。

二、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刘老师设计了找角、摸角、做角,画角等一系列操作性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让学生自己做角这一环节,刘老师让学生摸一摸、用自己的脸去感受一下自己所创造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再让学生通过活动角的变化问学生:“这样都是角吗?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为什么?”通过各种感官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角是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要让角变大就要让其边张开,要变小就要让其边合拢”。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三、自主探索,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角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或者说学生是很模糊的。刘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各种实物上的角,如自己身上的红领巾、扇子、桌子等,通过学生的思考、合作,教师的引导、启发、讲解,从而明确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其次是让学生画角,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角,老师在下面拿了几个典型示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学生来说好与不好,并说明为什么。可以说整个过程,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只是充当了一名组织者。这里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师的角色转换。在初步建立了概念以后,教师在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时又反复强调了画角的正确方法:从一点引出两条线。之后回到了“数学领域中研究的角”,从实物中分离出了角。明确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组成。判断角这部分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组成特点的认识。在制作角这个环节当中,刘老师先提出了活动的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在整个过程当中适当参与其中加以指点,使学生的合作交流更有目的性、实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在导入时刘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在校园图中找一找角,使学生对角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感受角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刘老师还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让学生把学具袋中的实物扇子拿出来,让学生在扇的过程中感受角的大小的变化,挖土机工作时也有角的变化。熟悉的物体引起了学生强烈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汲取了新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向上发展。总而言之,刘老师这节课,体现了当代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52:50 | 只看该作者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嘉积一小   周雪明

新课程给我们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机,许多教师注重情景的创设,注意学生的合作交流,还纷纷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于是课堂上花样多了,场面热闹了。然而,在这种所谓的追求个性,热闹的背后,总给人一种肤浅、浮躁、迷茫的感觉。课真的越来越难上了。可听了《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后,犹如春风拂面,使我茅塞顿开。在教学中,莫老师巧妙的选择教材,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教学。课堂里没有华丽的场面,也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课堂上时有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学生被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学生都学得那么主动,愉悦。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课堂吗?静下心细细品味,发现莫老师看似简单,却很神奇的教学其实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运用引导的艺术,促使学生自主生动地发展。下面结合本节课的一些片断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把握起点准确,定位合理,是实施引导的基础

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来自自身的需要,只有针对人的需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有一定生活经验,对新知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莫老师课一开始便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角,前两个学生很快地说出长方形有四个角,书本上有角,莫老师没有就此切入课题,还不断的鼓励学生说,于是便出现了一角,两角的角,羊角,牛角的角,这些角的出现,使得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数学上的角不同于这些角。在此基础上,莫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画角,学生的思维彻底暴露了,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莫老师再适时制造矛盾冲突,角的知识便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生成。

二、制造冲突,巧拨妙引,是成功的关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显得尤为重要。莫老师当学生说出角后,就在黑板上画了一点“我明白了,角是这样的”学生纷纷摇头,老师接着说,那么角该怎样指呢?简单的一句话,却制造了茅盾的冲突,学生通过指黑板,摸三角板上的角,很轻松的感受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在概括角之后,莫老师设计了一组练习,特别是两题判断,让学生产生了分歧,老师不做任何的表态,只是轻轻地说:“还有不同意见吗?”“你能说服他吗?”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在交流,辨析的过程中,逐渐解决疑问,真正的把角的知识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概括,再回到实践的科学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2: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