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
在二年级的数学研讨课中,刘红斌老师展示了《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整节课中刘老师始终是面带微笑语言质朴、简洁,和蔼可亲,显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刘老师巧妙的处理教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教学。而且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上有认知的冲突,有智慧的碰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一、 合理选择学习素材,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句“猜一猜后面躲着什么?”引起学生的兴趣。刘老师让学生观察揭开的图上有哪些图形?从而拿走下面的“玩”字部分图,留下了今天要学习的角,显得非常的自然。这一素材的使用,构思很巧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教学模式。
上课开始,刘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学生熟悉的校园一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什么?找出呈现在各种图形中的角;同时让学生找一找教室中那些物体上有角。通过找“角”的活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是刘老师对这一现象的细心捕捉,直接安排学生从平面图形中去找角,并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分析,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自主归纳出数学图形“角”的共同特征。避开了“非数学角”的干扰因素,学生归纳得也不错,紧接着在判断中补充了“两边应该是直直的”。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就得到了解决。
二、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刘老师设计了找角、摸角、做角,画角等一系列操作性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让学生自己做角这一环节,刘老师让学生摸一摸、用自己的脸去感受一下自己所创造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再让学生通过活动角的变化问学生:“这样都是角吗?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为什么?”通过各种感官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角是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要让角变大就要让其边张开,要变小就要让其边合拢”。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三、自主探索,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角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或者说学生是很模糊的。刘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各种实物上的角,如自己身上的红领巾、扇子、桌子等,通过学生的思考、合作,教师的引导、启发、讲解,从而明确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其次是让学生画角,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角,老师在下面拿了几个典型示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学生来说好与不好,并说明为什么。可以说整个过程,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只是充当了一名组织者。这里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师的角色转换。在初步建立了概念以后,教师在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时又反复强调了画角的正确方法:从一点引出两条线。之后回到了“数学领域中研究的角”,从实物中分离出了角。明确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组成。判断角这部分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组成特点的认识。在制作角这个环节当中,刘老师先提出了活动的要求,之后再让学生动手,在整个过程当中适当参与其中加以指点,使学生的合作交流更有目的性、实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在导入时刘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在校园图中找一找角,使学生对角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感受角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刘老师还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让学生把学具袋中的实物扇子拿出来,让学生在扇的过程中感受角的大小的变化,挖土机工作时也有角的变化。熟悉的物体引起了学生强烈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汲取了新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向上发展。总而言之,刘老师这节课,体现了当代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