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近几年某道高考试题为例,谈谈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0:5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近几年某道高考试题为例,谈谈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发布者:胡新添
无论是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还是高三的高考复习,我们都应当明确高考对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的考查要求,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分析试题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握高考命题的命脉,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主干,狠抓基础,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高考试题可以千变万化,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变,基础知识仍然是命题的落脚点,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此,教师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脉络清晰地进行教学,应从高一开始就帮助学生树立结构意识、体系意识,建立知识体系;以主干知识为中心,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基础知识的内涵进行深层分析、比较分析,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和规定性;更重要的是要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知识点,放在知识的整体中去把握。在2008年的高考政治学科试题中,主观试题的答案要点贴近教学内容,文字表述精练,基本源于教材,充分显示出试题贴近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学习什么,准备什么,就考什么。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准确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达到对基础知识理解的深刻化和精细化,尤为重要。须明确,教材只是从特定的角度、特定的背景对某一具体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的,若想做到在不同背景和角度中活化使用知识,则必须做到除了把握教材的显性知识外,对教材延伸的隐性知识,即所谓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重点把握。这种对知识的深层掌握绝不是机械背诵所能够奏效的,也不是教师单纯的讲解所能实现的,必须经过学生自己长期的、有意识的主动思考才能逐步做到,运用时也才能够得心应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对教材知识从面上有所把握;然后要做到整体把握,即某些知识在学科教材中的位置、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心中有数;以此为基础,就能纵横串联,找到同类知识之间的相异相同点,或不同类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即通常所说的教材背后的东西。只有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做到随“点”随“到”。一般情况下,在每一课、每一知识板块的教学开始和结束时,都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和及时总结其知识结构体系,在学习每一知识点时都会自觉地主动地把它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去,这样长期坚持下来,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是行之有效的。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所在,也是高考政治命题的重要原则。我们之所以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作用,归根到底是为了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专家多次强调,“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尽量达到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的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因此,在平时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将讲授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热点问题相结合,注意对课本知识结合我国的现行政策进行适当地拓展。应从高一起就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善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实际问题,增加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敏感度和对理论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
  对重大热点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分析与思考。一种方式是以热点问题为中心辐射教材知识。比如针对近来发生的毒奶粉事件,高一年级虽然因教学进度的制约不能更多地联系教材知识,但完全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第一课商品、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去分析,高二年级就要引导学生,既可以用经济常识有关商品、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财政支出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去分析,又要结合高二教学进度从唯物论、辩证法的角度去分析,而高三虽然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虽然在第二轮复习中还会以热点专题的形式来学习,但毕竟已经学完了所有教材知识,毕竟这是当时发生的引人注目的鲜活事例,因此完全可以用经济、哲学、政治三科内容分别来思考。这无论对于高一高二学生,还是高三学生,都是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热情的,因为这个事件本身就是近来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间的热议话题。及时捕捉社会重大信息并引入课堂,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综合思维能力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最好契机。另一种方式是以教材知识为中心辐射热点问题。比如,高一年级分别上到有关商品、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财政支出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同时联系问题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高二年级上到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知识时可以联系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等;高三年级上到政府职能时可以联系到问题奶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神舟七号(文化职能)等。第二种方式使课堂教学中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事例和用实际事例论证理论知识达到高度统一。在高三年级,一轮复习侧重以教材知识为中心辐射热点问题,二轮复习侧重以热点问题为中心辐射教材知识即热点专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多联系社会现实,多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多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提供材料信息,激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全面培养思维能力,着力提高考生的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过程与方法
  考查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高考着重考生四种思维能力:①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通过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去发现,收集信息的能力;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根据试题设问动用原有知识储备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描述阐释能力即把试题中的对象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语言借助一定的逻辑顺序叙述出来和解释出来;④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高考对这四种能力的考查最终是通过试卷反映出来的。不同能力的学生主要表现在解题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在陈述性知识表述上的差异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解题思维、或叫解题思维策略上的差异。很多学生解题策略的形成往往是盲目的,“跟着感觉走”。因此,一定的审题、解题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提醒我们,从高一年级开始,在平时训练和考试命题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向高考试题的方向靠拢,一定要以经典题为范例,精练巧讲,特别是借鉴近年的典型高考题来训练学生尤为重要,高考题是考纲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且高考题相对规范科学,同时高考题在命制中为了选拔区分度,往往是集中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弱点,所以高考题是平时课堂教学和高考复习中的典型教材,这些试题在训练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一定要引导学生总结各种题型的特点与要求,总结不同题型审题、答题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同时又要根据各种题目的具体要求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回答问题,防止思维定势。在提升审题、解题的能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过程与方法。作为学生,既要掌握从背景材料中归纳结论、观点的答题方法,还要掌握一般针对扩展性问题去发散思考、得出结论的答题方法,应对高考试题凸显综合性、开放性、创造性的更高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2: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