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通过学习“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课程,请您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案例。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1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答题内容: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正在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作为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级授课制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合作学习应加强研究、使用与总结,以便于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
    一、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被受关注,于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尝试使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本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习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有助于智力放大,思维共振,提高学习效益,在合作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克服片面,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取长补短;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由泛泛地关注整个班级进步到关注每个小组,进而深入关注到小组中的个人;合作学习大大扩大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发言、表现、相互交流及评价的机会,从而弥补了班级教学制下教学的局限性;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有利于创新,获取更多的收益,得到更好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观的养成。之所以,在课改后的体育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并得到广泛使用。
  二、合作学习的分类与使用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是这种典型形式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广播体操、武术教材的复习课,让学生自由配对,互相学习、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效果非常好。(二)、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关键是怎样进行分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及其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下面把常用的分组模式介绍一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1、稳定分组。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2、阶段分组。阶段性的小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近不同。例如在游泳教学单元中,把会游者和初学者分为两个小组,教师用不同的要求对他们上课,能使会游者水平提得更高用时却短,用更多的教学时间来教初学者,使初学者的能力提高更快。(2)、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爱好相同技能却不近相同。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教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3)、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3、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三、全员合作教学。它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的教学中采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13:45 | 只看该作者
答题内容:  
体育课的学习环境是开放式的,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总会遇到学生不停地讲话,做小动作,随意插嘴,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练习,对他们已经够严厉了,可是他们还是我行我素,所以体育老师不得不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先压他们一下,可是时间不长他们又恢复到我行我素的状态。 

这样的经历对于中学体育教师而言是经常遇到的,这是体育教学中的管理问题,也是最困扰体育教师、常被体育体育教师提起的问题。即使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不时会因为学生难以管教而感到气愤,有时教师更因为管理失当引起学生家长抗议,而遭到投诉,究其原因还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缺少和谐的沟通,下面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做法。  

一、理性表述与评价  

教师的讲话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理性的语言表述、感性的表达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个性的特点,往往会表达出一些不理性的语言表述,比如责备、要求、说教、贬低和恐吓等,而教师的这些语言表述会使学生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情感与内心事实,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等。教师理性的语言与情感的表述是针对情况非学生人品的用语。当学生发生错误时,体育教师应针对情景,描述与学生行为有关的事情,而不要评价学生的人格和人品。  

二、善于和学生合作  

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个体情感、个体期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同学生的需要、情感和期望,提供给学生自治的机会、体验独立的机会。体育教师邀请学生合作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服从。  

三、接受与承认学生的感受  

学生对周围的情景以及对自我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纯真的,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不稳定性的情感体验。当面对一件同样的事件学生的自我感受与教师告诉他们面对这样的事件应该有什么样的感受时,学生会感到困惑和情感上的错乱。因此教师在遇到此类事件时,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辨别自己的情感,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意见强制地灌输给学生,应该尽量承认并接受学生的感受、减少学生情感混乱的矛盾。当然,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该如何表达自己对于学生承认和接受呢?表达“承认”、“接受”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得使用特殊的语言。体育教师在接受或承认学生时,还要加上一些有针对性的话语,比如:“我该怎样帮助你呢?”这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同时又表示了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  

四、避免直接诊断学生的缺点  

体育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避免诊断与预告学生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诊断,是揭示学生的缺点。如果教师经常地诊断或预告学生的行为,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给自己进行行为的定性,他们会认为教师的诊断和预告是真的,并会用行动“实践”教师的预言,从而会表现出一些负面的行为来自毁形象。所以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的成长和成就,循循善诱,启发引导。  

五、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  

体育教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只要说出其所看见的情景,并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即可,学生知道教师的感觉以及期望他们如何改进,他们就更可能自觉遵从教师的建议并改正错误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