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9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的课本剧都是由我选择课本中短小精悍的。一般只有一个事件,一个场景。以这件事的发生、发展、高潮顺序为全剧的结构,并由我选择演员,准备道具等等。课下排练了好久,轮到课上孩子们展示了,演员们一个个兴致勃勃,轻松自如的表演,让他们真正过了一把演员瘾。下面的同学凝眸观赏,时而紧张,时而捧腹大笑,一堂课轻松愉快地结束了。孩子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让我第一次体验了什么是新课程下的语文教育。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大增,课下经常看见其他同学模仿着表演。我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孩子虽小,不妨让他们试着自己编演课本剧,自己去体验创造的乐趣,即使没有成功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这样,不仅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还能把死课本变为活生生的表演,而且能增强学生间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处理琐碎事务和人际关系中学会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和做事的原则。也锻炼了他们执行任务的能力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开始我尝试着让孩子们独立地编排《三兄弟》,把孩子们分成5个组,每组6人,把责任和任务明确给组长,根据自愿,让组长确定角色。
排练开始了,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孩子们虽然已经明白了文章的内容,但所谓的台词,根本就没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这哪是剧本呀,不就是在背书吗?但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明白,对于学生而言,开始总是难的,就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我让孩子们自己讨论怎样才能把这篇课文演好,孩子们这下发言积极了。人物的语言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准备什么道具等。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合理丰富的想象,进行适当艺术的加工,加上他们自己制作的简单道具,甚至有的组还找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当导演,表演起来个个都象模象样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如此的透彻,就连平时不大说话的侯良巧同学在扮演三弟时都那么投入。其他组在表演时,每个同学都看得那么认真,懂得了怎么去尊重别人。
从那以后,我知道,孩子们对课本剧的欣赏已为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孩子们从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这中间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都有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地方,就连平时的后进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信心。孩子们的信心更足了,我对他们的信心也更足了。之后编演的《猎人海力布》在校“六.一”节露面,在全校获得了轰动,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课本剧,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为我的语文课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展示、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也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中国教育的不足之一就是培养了大量千人一面的应试人才,他们大都缺乏个性,缺乏创造力,缺乏创新精神。在我们的课本剧的排练及演出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才华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意志得到充分的尊重,还可以先期发现许多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及新课改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实践依据和范例作用。
课本剧,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一、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二、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四、解放他们的嘴巴,使他们能谈;五、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
当然,在课本剧的排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料,怎样创造资源、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效果。也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