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教师课后随笔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8:21:08 | 只看该作者
《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山中访友》中表现出作者健康的个性,作者心中充满友爱、真诚、感激。学生在品读,研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许多高尚的品质—或默默的奉献,或纯洁正直,或坚韧热情,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他们会学会正直、热情、奉献、赞赏,特别是在“用我的心抒发自己对朋友的美好心声”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有人在赞美白云、瀑布,收获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人在赞美雪花,富有诗情画意;有人在赞古桥,学到了敬重和坚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参与的人生态度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熏陶、感染、形成。然而,这次学习活动如果不在课堂里上,而是真正带着学生走进多姿多彩大自然,让学生目睹到真实的自然景物,放飞想像的翅膀,与大自然促膝长谈,我相信,这次学习活动会更精彩,学生对美的品味会更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8:21:24 | 只看该作者
  《山中访友》教学探讨与反思

  <<山中访友>>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透射出诗人鲜活的气质和性情.阅读本文,学生既可感悟到自然的美丽、童心的可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又可认识一种全新的写景方式,指导自己的写作。因此,教学本文重要在朗读,没有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很难领悟作者描写的意境、表达的情感。“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山中访友》正是一篇词美、句美、景美、情美的佳作。我们要以“审美”为切入口,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设计,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阅读情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趣,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在具体的教学中,以课文为本,以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引领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的朋友,品味美的情感,抒发美的心声,以次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设计本课时,情境创设、知识领悟和方法指导并重,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会”并“会学”。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感受与理解是多元的,多角度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师要在情感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8:21:43 | 只看该作者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今天,我与孩子们冒着酷暑紧随诗人、散文家李汉荣的脚步去《山中访友》,认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古桥,结识了一位心有灵犀的知己——树林,还热切地跟山中的其他朋友打招呼……及至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们才轻轻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番思考:

本文有着诗一般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透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和性情。教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遵从教学用书的建议:以读为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如第三节的教学,我以理解“德高望重”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因为……所以……”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古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由此引出句子:“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在指名表演“弓着腰、俯身凝望”后,我又以“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为引子,采取引读的形式:

是呀,老人从你背上走过,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小孩从你身上走过,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牛马从你身上走过,你还是——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谁也数不清有多少人从你身上走过,唯有你依然——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在多遍的引读中,让孩子感受到古桥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从而也感受到作者那诗一般的语言。

  再如第五节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进行同桌模拟“打招呼”,再由我起个头——向一位学生来一次激情招呼,接着如接力棒似的进行轮回“打招呼”,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多方“招呼”中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除此,善于发现的学生也已在“多方招呼”中体会这段文字表达上的特点——采用排比、拟人、想象的手法。故,我在模拟演读后,就直接让学生打开作业本,完成第二页的第三小题的问题:

  作者在山中还走访了哪些朋友?仿照下面的句式写话。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从学生反馈交流的情况看,我觉得自己对这一小节的教学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能在“感受语言文字情感”的同时,渗透“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而言之,面对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的散文,如果没有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就很难领悟作者描写的意境、表达的感情。“诗一般的语言要还以诗一般的诵读”!我想这是我在《山中访友》期间采撷到的最沁入心脾的一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8:22:07 | 只看该作者
《山中访友》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8:22:15 | 只看该作者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3段时,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我设计的练习充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 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开想像,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第1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第2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关于第1问,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如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关于第2问的回答,参见“课文研讨”的有关内容。

  二、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这是一道写作训练题。设题角度新颖,不是以游人的视角写景物,而是从景物的角度,让它与游人互诉心声,实际上景物与游人已经成为“朋友”。写作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的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21: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