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失衡:基础教育“负重前行”
一口破旧的窑洞、一名代课教师、十几个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这是一所位于陕西山区的小学,完全不具备一个学校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高标准的游泳馆、科技馆、图书馆,每个教室都配有投影仪,走廊里配有饮水设备……这是一所北京的“示范学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整体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出来;在“能上学”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上好学”又成为矛盾的焦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认为,中国正在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这一点决定我们必须办“大教育”。在这一背景之下,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决定着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否承担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重任。
调研结果显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以宁夏固原市为例,优质教育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城镇:县城内好的学校校舍宽敞,有图书馆、阅览室,还有多媒体教室、学生机房等,而农村学校则显得“寒酸”许多;即使同一层次的义务教育,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距。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生源及质量、效益方面的差异在逐步增大;重点学校生源好,几乎都是超大班,人数最多到达70多人,拥挤不堪,薄弱学校却生源少而差。
这种状况,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同样存在。优质教学资源的不足,使“择校”、“择班”、“择师”的风气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最终,“择校”成功者,会因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不堪重负,那些不得已进入“劣质”学校的人,更会质疑教育的“公平性”。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政府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资深基础教育业内人士彭水成提出,从策略上讲,既要解决对优质教育分配的机制,更应该注重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机制。专家认为,一是现阶段必须破除这种束缚,在保障农村和薄弱学校基本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县域内城乡学校、示范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实现“捆绑式发展”,提升薄弱学校办学层次;倡导区域内教学设施等硬件资源共享,组建区域性基础教育资源调节平台;二是立即停办规模无限扩展的示范、重点学校,加强政府对区域内可控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快实现教育机会均衡向教育质量均衡过渡。
目前,国家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的最低国家标准,包括硬件投入、教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师生比例等。但在实施过程中,“弹性”往往很大。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应建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以监督教育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落实;为体现公平性和代表性,委员会成员应涵盖政府官员、教育专家以及民间人士。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建议,必须对教育均衡发展作出科学的定义,建立一套具有公平系数的评价体系;现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在实现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县域或市域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基本内容是政府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