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卡罗纳》教学反思教师课后随笔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37:08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味”不足,品德熏陶有余

——《卡罗纳》一课反思

育英小学  郭伶丽

何为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简单地说“语文味”就是朗朗的书声,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是教师的真情投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

而反思执教《卡罗纳》这一课,发觉字词句上缺少深入揣摩,朗读也缺少“真情流露”,只是一味地强调了文本的思想内涵——关爱。

《卡罗纳》是篇略读课文,课文抓住卡罗那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语言生动,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卡罗那的爱。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我想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不难,基于这个考虑,我在设计时就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所以在课堂上我也没有作太多琐碎的分析。结果整堂课自己“激动万分”,学生“无动于衷”。

课后我结合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朗读指导不够是导致这堂课“语文味”不足的主要根源。

(一)、“动之以情”才能读出精彩

《卡罗纳》这篇文章的“情”在于“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以及“来自身边的各种关爱之情”。而其中,理解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是读好课文的前提。而我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点,把重心直接放在体会各种关爱上,以至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

比如:“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当学生找到这句体现“关爱”的话时,我抓住“屏息凝神”一词,让学生来体会周围同学的这份关爱:“‘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从‘屏息凝神’你体会到了什么?”虽然学生有了些许感悟,但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如果结合前面“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这一句,先抓住“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两腿站不稳”“大病了一场似的”体会卡罗那失去母亲的无比伤痛,然后再来理解体会这个“屏息凝神”,我想效果就大不同了。

又比如“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具体的环境中,结合第四自然段一起来研究,先感受卡罗纳此时的痛苦,那么“我”的一“放”,一“贴,”一句话,也就显示出了它的价值,也才能让学生读得更精彩。

(二)、用好“催化剂”才能“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感悟需要靠老师的点拨,学生的朗读需要老师的指引,而教师及时正确的评价就是其中的“催化剂”。何时何处用好这种催化剂直接影响着学生感悟的层次,朗读的效果。反思自己执教《卡罗纳》一课,评价仅仅停留在——“不错,读得真有感情。”“真棒,读得太好了。”“声音真响亮,如果再读得慢一点就好了……”这种模糊的评价其实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在这样的指引下一次次反复地读,效果却并不见得,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找同学对卡罗那关切的句子,如果一开始我能这样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找得也非常仔细,如果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关爱。这样一说,学生自然会在读句子时主动去体会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又比如:“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虽然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老师把放声大哭的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心情是痛惜的,但同时还要鼓励卡罗纳坚强地活下去,所以前半部分是亲切、柔和的,后半部分则是语重心长而不失坚定的。

如何让学生感悟到预期的变化,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此时老师的心情,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点滴感悟时,及时地激励、点拨,如:“真是位亲切的老师!”“读得真语重心长啊!”“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了痛惜、关切。”“声音真柔和,真是位好老师”……从而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体会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



一天的备课,一切都是在匆匆中进行,“匆匆”地解读文本,“匆匆”地研究教学教法,“匆匆”地制作课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设计出一堂“简约但不简单”的课,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内上出一堂赏心悦目的充满“语文味”的课,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37:32 | 只看该作者

《卡罗纳》课后反思

《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文章语言既平实又生动,而且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关心和同情,在课前设计中我估计会较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本课,我先让学生充分地读,希望学生们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然后让他们分别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和体现大家对他关爱的句子。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基本能了解课文内容,从朗读来看,同学们的感情还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再启发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并设计思考题:“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遗憾的是,虽然部分同学能说出作为卡罗纳的同学该怎么说怎么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显得很茫然。我再仔细一观察,一想,原来我是被他们“骗了”,这部分“茫然”的同学双手捧着书,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我以为他们是在认真听课学习,其实不是,他们是“心不在焉”啊!

在课堂上,如何提高每一位学生们的注意力呢?如何使教学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效呢?我将“上下求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4:37:43 | 只看该作者

《卡罗纳》教后反思  

《卡罗纳》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小语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弦,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思维才会被激活,他们才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并紧紧围绕情感、朗读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犹如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和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3 21: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