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8:57:30 | 只看该作者
《矛与盾的集合》评课发言稿

——在城东教科研理事会四届一次研讨活动上的发言

长铺中心小学   高 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认真聆听了两节成功的交流示范课。说这两堂课成功姑且不论它能体现多少新的教育理念,单从它是教师按自己的理解来上的,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上的,上出了个性,上出了特色,收到了实效这个层面来说就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今天,我不仅看到了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我更惊喜地看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师生的双边互动中大显神威。

一、且看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之上如何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大显神威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以学生为主角,但这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以春风润物之举,教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以画龙点睛之笔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以上两节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恰当好处。细细回味一下,有如下几点值得借鉴:

1、教材的使用具有独创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加工”,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使教材拓展出新的内容,挖掘出新的底蕴。教材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同样的教材,不一样的取舍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杨老师在教材的处理方面匠心独运体现在如下方面: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矛和盾的集合》这篇文章从语言到内容都偏于理性,这对于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存在理解方面的困难。针对教材这一突出的特点,杨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发名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这一部分,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课堂花去了近一半的时间。这部分的教学到位了后面的识理就是水到渠成。②适时给教材补白。在学习发明坦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紧扣教材进行教学,而且引导学生探究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层层深入,创造性地补白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发明家的心里,想他所想,急他所急,乐他所乐,这样立足于文本的生发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③有机地重组教材。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避免了逐词逐句的繁琐讲解,避免了盲目散漫的无味纠结,以重点问题“发明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组织教学,科学高效。在学完重点内容后,教师串联,学生配合,把发明家的思考过程通过朗读进行回放,这种串读就是对教材的重组。教师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坦克的发明过程,把课本中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这就是一种内化和吸收的过程。张老师在教《比尾巴》一文时对于问句的呈现,引导学生可以三问三答读文,也可以一问一答地读课文,让学生来当报幕员宣布比赛内容,当裁判宣读比赛结果,学生乐在其中这也是得益于她对教材的一种创造性使用。④适度地开放教材。课堂小语文,生活大语文。我们的教学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势态与生活相连接。杨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时并不拘泥于课本,而是鼓励学生以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张老师由课文引导学生课外读《十万个为什么》,由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引到谁的脖子最长,谁的鼻子最长,谁的耳朵最灵等。有此可见,两位老师没有把教材当成不可逾越的“圣经”,而是当成了课堂教学的“支点”,依据这一“支点”让学生增长学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

2、课题的呈现具有艺术性。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我们今天所听的是第二课时,但杨老师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课题写出来,他在课题的呈现上注重了层次性,先呈现“矛”和“盾”这一组反义词,同时让学生识记这两个字,将课题于巩固旧知相结合。接着再让学生说说矛和盾的作用,然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将矛和盾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将会如何?”至此课题才完整地呈现出来。同时学生学文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3、问题的设计具有多维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 :“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 可见 , 提出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实践中 , 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 : 同样的问题 , 这样问 , 学生一头雾水 , 那样问 , 学生会豁然开朗 ; 这样问 , 可以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而那样问 , 则会 “ 一潭死水 , 微波不现 ” 。提问不仅是一种方法 , 更是一门艺术。从增强指向性、注重思辨性、体现层次感、找准切入点四个方面 , 有效进行课堂提问 , 引领学生在创造性的智力震荡中活跃气氛 , 调剂精神 , 促进思考 , 启迪智能 , 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坦克同学们没见过,对他充满了好奇,问题肯定也很多。他们想知道坦克为什么要做成铁屋子的摸样?为什么还要伸出长长的炮口或枪口?为什么会跋山涉水?等等。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教学,变散为聚,化零为整,优化了课堂提问。学生在关键问题的统领下,自觉地把大问题化解为:①盾太小了怎么办?②铁屋子不能进攻怎么办?③铁屋子不能动怎么办?不需要老师再多费口舌,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也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理解发明家的创造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

4、词句的教学具有灵活性。

汉语是世界上情感最为丰富的语言,她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含着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语言的教学,词句的教学永远是语文课的大餐。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重点词句,把重点词句的教学与课文内容、情境、学生的体验紧密结合,织就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让词句的教学形象生动,具体做法有:①唤醒表象,构筑画面。例如,杨老师在教学“大显神威”这个词语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生动的画面,坦克在战场上跋山涉水、所向披靡的神威令学生啧啧称赞。同时再把这个词语放回句子中,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想象德国兵见到坦克时的情景,有点仿佛看到了德国兵狼狈逃跑的样子,有的仿佛听到了呼救声等进一步体会到坦克的神威。这样的教学使静止的语言变得生动了,使平面的语言变得立体了,令人拍手叫好。②比较评比,引导发现。对于课本中带双引号的“矛”字的理解,杨老师采用了比较法,拿学生的两张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矛实际上指的是炮口或枪口,没有机械的灌输,学生从不同中自然体会到词语的妙处。张老师把长得像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来记,事半功倍。③转换语境,移情体验。例如,杨老师在教学“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这几个词语时,就采用了移情体验的方法。先让老师来拿盾当文中的发明家,同学们用矛刺,再互换角色,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而且体会到了这场比赛是多么紧张激烈,发明家的处境多么窘迫,他想要发明坦克的愿望是多么强烈!教师将语言的教学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④读议结合,激发联想。例如,文章的中心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如何理解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杨老师就采用了读议结合、激发联想的方法。他不是孤立地让学生理解,而是把文章的内容前后贯通,先让学生充分读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再让学生充分地议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法,学生从具体的人物身上、从具体的事例当中理解中心句。接着老师还激发学生联想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这是学生的认识在自己讲述事例的时候又得到了提高。正是老师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才使得学生始终保留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很明显。

5、朗读指导有实效性。

众所周知,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要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离开了读,那将一事无成。尽管今天的文章偏于理性,但杨老师在课堂上力避繁琐的讲解,把读的剑挥舞得游刃有余。①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书。他利用多媒体、利用表演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例如在读“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这个句子时,教师利用表演先让学生体验到发明家的危急,学生读起来就有真情实感了。张老师一开始就创设童话的情景,本来是让学生读词语,却借喜羊羊的口,以进动物园为诱饵,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读,让鼓噪的字词教学变得妙趣横生。②设计问题,让学生心有所想地读书。如第一部分设计了“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怎么解决?第二部分设计了坦克在战场上如何大显神威?第三部分设计了你能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使学生读书的目的性很明确。③读写结合,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杨老师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读书,还发了表格让学生填写,有了读书的任务,学生的读就不会浮光掠影,而是深入其中,扎扎实实。④读议结合,让学生争先恐后地读书。在学生读完书后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例如边读边让学生议议盾太小了会怎样?铁屋子不能动会怎样等问题,为了在课堂上表现一下自己,哪个孩子不想好好读?⑤读悟结合,让学生有所创造地读书。例如老师要求用自己的话介绍坦克的发明过程,让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谈理解都是一种读悟结合的过程。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读书的过程是手、脑、口并用的过程,这样的读书活动是实实在在的,是能增长学生的智慧和愉悦学生的身心的,孩子们在读书中也习得了学文的方法。以上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宝贵经验。

正是由于有了教师科学的引导、及时的点拨,学生才得以在课堂上大显身手。他们专心致志地听,大大方方地说,声情并茂地读,认认真真地写,自由自在地议,他们如鱼得水,毫不拘束,快快乐乐地学习。

二、然而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也正是因为有了缺憾我们才用永远不会停止探究的脚步,下面提出几个问题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1、谈谈读书。尽管老师安排了不少的读书环节,但我总觉得还是没有读到位。我认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要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读。像本文的中心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成功”这一至理名言应该引导学生多度几遍,读到孩子的心里去。我们在看完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后,让学生对着插图中的发明家读一读。当学生讲到带橡皮的铅笔时,我们可以请他拿出铅笔读一读。学生每讲完一个实例我们都可以回读这个中心句,这并不是无味的重复,而是一次又一次丰富他的内涵,一次又一次震撼学生的心灵。

2、谈谈延伸。在理解“谁善于……谁就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由课内延伸到了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所延伸的方向是集他人所长的实物,而没有提及到善于博采众长的人,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老师忽略了这一点,让学生痛失了一次受教育的良机,令人惋惜。

3、谈谈智慧的启迪。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们的智慧,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我们可以以身边的实例去启迪学生的智慧,比如曾经学过的文章《充气雨衣》或者同学们参加“中小学生创新作品大赛”的实例,鼓励他们动脑动手,自己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自己解决,也来当个小小发明家,那一定其乐无穷吧。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应该让学生识理 。

4、谈谈板书。板书是文本的浓缩,精华的集中,应该精简,同时又能揭示重点。杨老师的板书工整美观,但略显繁琐。“发现问题”一栏和“解决问题”一栏既然有表格为辅导,就没必要再板书出来,“谁善于……胜利者”这句话是文章的精髓,在板书中应该有所体现。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最后也借用文中的这句话“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来结束我的发言。我也会把今天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的长处带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8:57:51 | 只看该作者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我评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杨老师所讲授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以及实验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是在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重点是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这样几个亮点:

一、    复习旧知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杨老师先指名读了一遍课文,再通过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之后,她听写了部分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在理解“大显神威”这个词后,让学生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等一些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进入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思考中寻找答案。

三、    感悟、理解课文

以疑促读,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学生在读书中不难发现,课文中“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这生动具体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激发了学生说一说对坦克的了解。

质疑是学生求学的重要途径。在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逐步深人,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文中告诉我们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呢?”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在读一读,说一说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杨老师采用表演的形式在学生对“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的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较为抽象,如能将课文和事例融为一体,在事例中感悟语言,在事例中理解课文,那么教学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总之,在尽量尝试着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4: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