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交流课《盘古开天地》听课笔记评课稿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28:06 | 只看该作者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文章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中,何老师老师十分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落实到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下面我就这节课有特色的几个地方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渗透名师理念,注重情景创设
     课前导入时,以图片、动画创设情景。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是他们的最爱,也最具有吸引力。何老师通过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
画片,让学生更直观感知课文内容,学生看的特别认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神话故事的兴趣和对课文的探知欲。
     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的那部分,以表演体会情景,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出盘古的艰辛与伟大,“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
     在领会盘古因为累倒身体变化的那一节时,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中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在美妙的想象中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升华了文章主题。
二、在阅读中表演 在表演中升华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何老师让学生用动作体会“抡”和“劈”字,这样更形象、生动,更容易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何老师让学生根据文本描述让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学生两脚使劲蹬地,两手顶着天。数十秒钟后,何老师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二十秒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与不易。紧接着,何老师读道:“一年过去了……”学生接着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何老师又读:“一百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 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何老师的这一设计,水到渠成,不必大费口舌去解释字面的意思。同时,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三、拓展学生思维,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时,何老师扣住重点,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引导学生想象,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那部分,何老师抓住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把省略号作为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并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然后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语言训练.同学们说得很生动。有的说;“盘古的脖子变成了高山。”有的说:“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指山。这一教学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注重课堂对话,内化书面语言
    何老师以读贯穿全课堂,读的方式颇多,自由读文,快速读文,师生对读,角色朗读,生生互读等多种方式,落实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是盲目的读,每次读有目的,读有任务。读后交流,把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实现迁移运用。
   结尾的拓展对话,既深化了主题,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和环保意识。
五、小小建议
    1、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交流那个环节可以适当延长点时间,让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
2、课堂上关注学生的面应更广一点,当学生缺乏思考的积极性时,要注重激励,变被动为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28:23 | 只看该作者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连江实小     陈芳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神话故事,因此,我们要把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李贞华老师在教学时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一、抓住重点,创设情景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分开天地以后盘古做了什么。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味用词的准确生动,由表及里,走进盘古的内心世界,进而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丰满盘古的形象,在脑海中树立一个勇敢、顶天立地、坚持不懈的巨人形象。
  【教学片段】
  (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师:看到这张图,你会想到哪个词?
  生:顶天立地。
  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到了顶天立地?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 头顶着天,用脚瞪着地。”
  师:这句话写了什么?
  生:这句话写了盘古怎样顶天蹬地的?
  生:这句话写了天地分开之后,盘古顶天蹬地。
  师:画出这句话的动作词。如果把“顶”“蹬”改为“碰”“踩”,怎么样?
  生:“踩”很轻,不能表现出“使劲”的意思。
  生:“碰”只是轻轻地碰,“踩”像平常那样没有用力。
  师:盘古此时可能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要顶住,否则宇宙会合在一起。
  生:我不能放松,不然天地又会合在一起。
  之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
  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两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十万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这样在教学中,李老师紧紧循语言这根藤,让学生在品味动词,换词比较,想象补白中入情入境,走进文本,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在品味中将盘古的高大形象凸显出来。
  二、结合文本 ,展开想象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男女生合作朗读来整体感悟语言表达的结构。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朗读,感悟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
  (出示句子)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而后让学生去发现语言的秘密,学生潜心读书后,发现这段文字都写了盘古身体的某个部位变成了什么样的什么。对于“    的     ”词组老师让学生通过删词比较,体会在前面加上修饰性的词语,表达上更加形象生动。
  由于学生并没有发现每个分句即身体的某一部位和后面变成的自然界的事物的联系,老师则发挥起引导作用,通过换词来比较,学生一下豁然开朗,领悟到前后之间的相似及联系,这就为学生下面的仿写打下了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他的(头发),变成了(  )的(   );
         他的(   ),变成了(   )的(   );
     他的(   ),变成了(   )的(   )……
  先让学生练写第一分句,写后交流
  生1:他的头发变成了茂密的小草。
  生2:他的头发变成钢丝。
  师:“钢丝”不是自然界的事物。
  生3:他的头发变成蒙蒙的细雨。
  ……
  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老师再让学生进行比较,第一个同学的练写最生动、想象最合情理。这样交流之后,之后就让学生放手去写,学生们对句式的把握就更加到位,在想象中感受到盘古的无私伟大,在语言训练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个人的不同看法:
  教师引入了神话的定义,但是课堂上却没有有关让学生理解神话特点的教学环节。其次,对于课文的读书似乎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读书的味儿不够浓,没有入文入境的读。如本文第四自然段语言极具特色,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范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整体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排比句式的特点,通过想象画面诵读,让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将文中的句子变换方式读,让学生感悟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有效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激活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其三,教师的“倾听”环节还比较薄弱,对于学生的发言情况没有随时跟进或点评,这样使得教学处于浅表状态。
  另外,老师在说到第三自然段的三句话时,引导学生说每句话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本人觉得这三句话意思有联系,它有着事情的发展过程,但不能说是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28:44 | 只看该作者
《盘古开天地》评课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28:51 | 只看该作者
听了陈老师的《盘古开天地》后,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粗浅想法。侯老师根据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读和理解两个方面。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节课在教学时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特点,扎实地进行教学。
注重朗读指导轻声。在朗读指导“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时,老师先让学生找到描写盘古动作的词,自己做动作,感受抡的力度,再指名读,学生读得不理想时,耐心指导,问:“他抡起斧头时会怎么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开。”就这样引导学生带着这份决心再读,体会抡的力量。并通过范读指导学生重音轻读。比如:引导学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轻声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重音读。读“雨露”时,先引导学生想想雨露是什么样子的,再引导学生轻声读,不要把雨露震落了。通过解释太阳光芒四射,月亮温柔如水引导学生读句子。“奔流不息”想想河水流淌的样子,引导读出又急又快的语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边读边想,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他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的风和流动的云。”让学生充分想想画面,感悟风和云的动态。读中思,思中悟。把学生带入一定的语境,从而更快更好的理解课文。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在盘古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那段,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有读盘古的身体部分,有读身体发生的变化,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明白课文内容。“创造”是本课的关键词,开始学生对这词的理解并不是很准确,通过解读文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宇宙创造前是什么样子的?创造后是什么样子的?盘古又是怎么创造的?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学生也就明白了创造的意思,这种设计,水到渠成。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一词,指导自然。
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指导朗读方面,让我受益匪浅。我个人还感觉有些地方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有些地方让学生读书时,很快就提问问题,感觉不是读,应是快速浏览。整节课习惯养成贯穿始终。我会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5: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