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2-7-8 18:32:43
|
只看该作者
《蜜蜂》教学反思
上学期末的时候,曾上过跨越式课《阿德的梦》,上完后,老师们给的建议是:学习目标不明确,重难点不突出。因此,在之后的课堂中,我尤其注意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否具体明确成了我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如何较好的达到所定目标,更是让我费劲脑汁。这次的优质课比赛,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蜜蜂》是人教版三年级上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身为科学家的作者所做的一个实验。课文记叙线索清楚:先写作者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然后讲述实验经过;最后就实验结果又提出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对儿童来说很有趣味。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这样看来目标似乎很明确。可如何激励学生自主达到学习目标呢?我开始了尝试。在多位前辈的指点下,我作为第一位“选手”上场了。上完课的第一感觉,就是时间不够,很多部分上的很匆忙,或许是因为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太碎,也可能是对跨越式课堂的把握不够熟练。看过听课老师的评价,我受益匪浅。现在就几个我自己也很感同身受的方面来说。
首先,课前没有一个有趣的导入过程,课后没有一个总结收尾的部分。这的确是自己问题的所在。好的成功是开始的一半,一个趣味性十足的导入,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增加他们对于课文的渴求度,从而沉浸在文中的情节。那究竟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生本课堂”呢?“从题目引入”“从孩子身边的事情引入”“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引入”是陈春华副校长给我的三点建议,当然,如何在具体操作中灵活运用,还需要多次的尝试和反复的揣摩思考。
其次,学生的活动过于少,老师有牵着走的嫌疑。这是我最大的一个问题,每次备课听课,都知道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可轮到自己上课,就会忘了自己的初衷。课后,陈副校长让我多看看优秀的课例,并把薛法根老师的《番茄太阳》借给了我,花了2节课的时间,我如饥似渴地盯着屏幕,笔下不停地做着记录,有太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了。比如学习生词生字,我总是以“教”的姿态面对学生,学生就是理所应当地学。而薛老师呢?他让会读的学生读,他作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一旁纠正,读音正确以后,他会让剩下原来不会读的孩子跟着那个会读的孩子,这样子一来,一部分孩子成了“教授者”,另一部分孩子受到激励,觉得如果以后自己也能读出,也能一跃成为“小老师”,充分考虑了“生本”的体现。再比如,揭示课题的时候,薛老师会询问大家“看着课题觉得特别在哪里”,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薛老师没有做任何解释,只是让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之后再说说对于自己提出的好奇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从“质疑”到“感悟”,不用老师的讲解,孩子们自己就能完成这个过程。当然,最让我难忘的是读课文时,通过对于作者平生的介绍,让孩子反复体会“灰暗无比”,对于依旧“我行我素”的孩子,薛老师更是体现出了他的教学机智,“如果作者就坐在你的面前,你还能读得如此轻松么?”一句话,就把孩子的态度转变了过来。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太多,我想自己以后也可以试着从模仿开始,最大限度地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
最后,我的课堂激励方式和言语还是过于单一重复。陈春华副校长在校办发的“课堂激励语”十分有用,每节课尝试用其中的三五句,假以时日,我也能有所提高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