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恰当地划为若干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这节课总的设想是读中悟,品语言,明道理。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还是花了些心思的。课后各位领导、老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下面,谈谈我课后结合老师们的建议所做出的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目光注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
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一词,我让学生把一本薄薄的作业本卷起来观看教室中的物品,你能看见多大?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书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因此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孩子们评价时可能由于紧张,不敢大胆发言,不如平时评价得热烈。朗读训练时,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如今,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师的天地广阔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语文的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我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