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后记《坐井观天》教学反思汇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15:36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教完《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说话和写话。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有的说小鸟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田野里稻谷飘香,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白过了;有的小朋友竟然让青蛙坐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教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此时又一位学生举手居然说青蛙跳出井后看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进了井里。班里的学生哄堂大笑,教师也打断了该生的话并示意他坐下,竟还说了句:我看你就是那只青蛙!教师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没有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更没有去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这孩子说井里好,肯定有他独特的阅读体验与生活经验,兴许他比其他学生更有忧患意识地从环保的角度去考虑了。另外尽可能地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珍视学生的体验、成果,是尊重学生的第一要素。在教学中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学生的心情、关注学生的态度、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从而关注学生的发展。

  另外,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品词抠句,发掘学生的灵气,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15:47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我教学两个班的语文,同样的教案,在两个班却可以上成完全不同的样子来。就拿《坐井观天》一课为例来说吧。

镜头一:

    文中有一句青蛙说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我问:“说大话是什么意思?”一一班的学生说:说假话;骗人;说谎……我说:你们的答案都不是最准确的,说大话正确的理解是吹牛皮。一一班的学生有的马上做恍然大悟状,频频点头;有的则有点茫然,欲言又止,终究什么也没有说。在一二班上课,上到这个地方时,我同样问:“说大话是什么意思?”一二班的学生的答案和一一班如出一辙:说大话就是说假话;骗人;说谎……我说:你们的答案都不是最准确的,说大话正确的理解是吹牛皮。可是一二班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老师,吹牛皮不就是撒谎吗?”我一愣,没有想到还会有人质疑老师的“标准答案”。面对他的诘问,我一下子不知怎么用最准确的语言区别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少顷,我说:“这两个词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撒谎是毫无根据地骗人,属于无中生有,吹牛则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夸大。”我自己说完,都不由得有点脸红,因为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圆满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疑问的不同态度,一一班的学生选择了沉默和接受,一二班的学生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敢于提问,敢于发出不同色声音,其情可贵,精神可嘉,值得学习。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结果呢?细细琢磨,也许因为我是一一班的班主任,有可能在班级中惯于发布命令,而且具有奖惩的权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会的是惟命是从。看样子,我要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教学方式,还得改变和学生的相处方式——平等、和谐、民主。

镜头二: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井口来,他会看到什么呢?请用“青蛙跳出井口,坐在井沿上。它看到了(    ),看到了(     ),看到了(    )。”请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一一班的学生很多人举起了手,有的说:它看到了蓝天,看到了白云,看到了大树。我马上表扬他说:不错,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第二个人马上就说:它看到了小草,看到了蝴蝶,看到了高山。我说:恩不错,你很聪明,能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来说。结果学生全部都按照了一定的顺序有序表达。

一二班的学生也很多人举手。有一个人说:它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看到了白云,看到了花朵。我马上表扬他:不错,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还能注意天空的颜色。这些小朋友马上接受了暗示,有的说:它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说它看到了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到了一座座高山,看到了蓝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还看到了飞翔的小鸟……

一样的问题,因为老师的指导、提示、评价不一样,学生的潜能被挖掘的就不一样,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就不一样,课堂的精彩程度也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16:11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到得少知道得少,还自以不正确的。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体会这个成语的寓意那就比较困难了,为了能让学生能够自己感悟出寓意,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  青蛙跳出井里会看到些什么呢?孩子们从池塘边说到果园里,从果园里说到公园里……想像力非常丰富,这时我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么美丽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么不知道?“因为它哪里也不去?”“你想像它那样吗?”“我可不想,我要像小鸟那样。” “小朋友,我知道错了,可是我怎样才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呢?快帮我出出主意吧!”“我建议你多看书。”“我说应多走走,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情。”“多听听广播,多看看新闻。”“遇到事情,多试一试,多想一想。”“对孩子们,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做,那么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瞧,孩子们说的,不就是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吗?虽然他们没有说出:“不要做目光浅、狭隘的人“但从他们的话语中不难看,孩子们已有所感悟,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16:19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给学生有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对暂时不懂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提问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我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令我满意的是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我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我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大话”。同学们逐一解释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说出来”“没有根据的话”“假的”“太夸张了”,经过不断点拨,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向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靠拢。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16:29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恰当地划为若干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这节课总的设想是读中悟,品语言,明道理。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还是花了些心思的。课后各位领导、老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下面,谈谈我课后结合老师们的建议所做出的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目光注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
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一词,我让学生把一本薄薄的作业本卷起来观看教室中的物品,你能看见多大?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书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因此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孩子们评价时可能由于紧张,不敢大胆发言,不如平时评价得热烈。朗读训练时,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如今,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师的天地广阔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语文的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我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1:16:32 | 只看该作者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教”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恰当地划为若干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这节课总的设想是读中悟,品语言,明道理。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还是花了些心思的。课后各位领导、老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下面,谈谈我课后结合老师们的建议所做出的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目光注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
1.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一词,我让学生把一本薄薄的作业本卷起来观看教室中的物品,你能看见多大?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书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因此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孩子们评价时可能由于紧张,不敢大胆发言,不如平时评价得热烈。朗读训练时,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如今,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教师的天地广阔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冲”进了课堂教学。语文的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我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0: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