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这一天各个游戏区正有序的忙碌着。小卖场的赵春艳和戴金秋两个女孩子是今天的营业员。一开始,比较空闲,两个人正友好的相互帮助系好围裙,带好头巾,满意的相视一笑。刚收拾妥当,蹬蹬蹬,费须洋急匆匆的从娃娃家拎个篮子跑来说:“我要两个鸡腿,我们家来客人了要吃肯德鸡。”赵春艳说:“好的,我拿给你。”结果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架子上只有整鸡,就是没有鸡腿,戴金秋还算机灵说:“用鸡代替鸡腿行不行啊”“不,我一定要鸡腿”,赵春艳急忙附和:“鸡很好的,它有两个鸡腿还有两只鸡翅呢。”可是费须洋不答应:“我们家的客人说只要吃鸡腿,不要吃鸡翅。”两个营业员你看我,我看你没办法了。正当她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赵春燕突发灵感,跑到积木区很快拿了两个“鸡腿”跑来了 “鸡腿来了!”原来她用圆形的积木插在长条形积塑上,成了所谓的“鸡腿”,费须洋先是一愣,马上兴奋的说:“好的可以吃鸡腿了。”说完还笑呵呵的做出啃鸡腿的样子。终于满意而归了。
【分析】
以往我们提供的游戏材料成品较多且具有明显特征,停留在形象逼真,外观美丽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缺乏。如逼真的电视机、电冰箱、娃娃床铺、桌椅,很自然地摆在一起,成了娃娃家。电视用来观看,冰箱在家用来放东西,床铺用来给娃娃睡觉,无形中老师的定势作用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只能玩出单一枯燥的游戏,更谈不上趣味了。由于没有及时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材料,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正缺少以物代物的能力。
案例中的费须洋是个个性比较鲜明的孩子,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他态度坚决的坚持主见的意见,“我就要鸡腿,不要整鸡。”他的执着给两个营业员制造了一个难题,这就考验了孩子的游戏中想象创造以及以物代物的能力。赵春艳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积极的附和戴金秋的提议拿整鸡代替鸡腿,但是顾客不答应。陷入困境的游戏马上就玩不下去了,赵春艳的突发灵感及时的解决了这个。从这一点看来,她的游戏能力在孩子中间处于比较好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会提议,附和想办法解决难题。在第一个办法不奏效的情况下,想到了以物代物的办法,终于让顾客满意而归。两个营业员在送走了费须洋之后流露出了愉快满足的表情。看得出,她们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困难解决后的轻松。游戏的经验和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指导策略】
1、抓住游戏契机,扩散幼儿思维,发展游戏想象力。
捉住这个机会,我立刻表扬了这位赵春艳,并且推广了这一举动,这无形中又拓宽了幼儿的思维。于是在角色游戏这一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出现了用积木当手机,当遥控器,用月饼盒当收银机,当电脑,积木做的羊肉串等的可喜现象。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使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得到较好的锻炼。
2、提供材料为发展幼儿以物代物的游戏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能暗示多种解答、避免局限于一个正确答案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操作、试验、探索、即兴扮演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我们就提供一个大箱子,里面放一些看似杂物,却很富有想象的空间,如一些圆形、方形物体可以替代组合成很多游戏中需要的材料。教师就应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
3、分享交流,共同提高游戏水平。
游戏后的评价交流是游戏价值最能体现的时候,好的创意想法通过交流,达到分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一次游戏中,一幼儿用一个纸箱当烧烤箱很形象,在游戏后我启发式地问幼儿:“这个纸箱还能玩什么游戏?”幼儿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当电视机,放在小卖场”,有的说:“可以当自动柜员机”,有的说:“可以当VCD机”还有的说:“保险柜放钱的”……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这样一来,一个看似平常的纸箱,在幼儿的游戏中却发挥了一物多用的作用打破了思维定势,不但充分发挥了玩具的利用率,而且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陆桥中心幼儿园 李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