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学”展示课点评材料—丁婉的《再别康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08:3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丹徒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 个性教学”观摩研讨活动5月23日在冷遹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围绕着这一主题,两位教师分别选择了文言文、现代诗歌两种文体作为执教内容,她们通过自己的解读,确立了教学内容,给大家呈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的研究课。

    现在,请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老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听课感受,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希望大家点评时开诚布公,实事求是。你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执教者及其他语文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追求美  追求自由

   ——听丁婉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引发的教学思考

辛丰中学 杨范悠

今天听了丁婉老师的一节《再别康桥》,似乎还沉浸在康河柔波当中,丁老师温婉柔静的语调,如鸣佩环;精巧的设计,环环相扣;耐心的倾听,细致入微。身处课堂中,时而领略夕阳照金柳的柔美,时而聆听星辉斑斓里的放歌,今天的课堂,就是她带领学生一同追求美,追求“美景”、“美情”的过程。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正是康桥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其心中的诗人天命,徐志摩的政治、文艺、传统道德等思想都深受康桥思想文化的影响,所以其对康桥的情感必然是浓厚的,康桥有徐志摩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如今徐志摩故地重游,自然是心绪万千。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被理想化、诗化了,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丁老师选择挑战教学这篇诗歌是有勇气的,同时,她也是具有智慧的,其具体体现在:

教学思路的精巧。诗歌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点,教学经典的诗歌更是颇有难度,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感悟诗歌的整体美,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而丁老师抓住作者朗读一首诗,欣赏一幅画,感受一片深情这三个主环节,没有破坏这首诗至美的意境。而且在每个环节的开展中,扎扎实实做到位,效果很是不错。例如第一个环节:朗读一首诗,就很好地从朗读诗歌的要求入手,和学生一起探讨,提出实实在在的要求:字正腔圆、融入感情、运用技巧。这样,交代给学生目的很明确,学生能很快地按照要求,美美的大声地自由朗读起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丁老师还认真细心地提醒孩子们美读,我们看到一个追求美的老师。

丰富的背景资料的运用。可以看出,丁老师课前进行了大量查阅资料的工作,并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他的追求——爱、美和自由:读诗歌第一节,虔诚的学子就像是与老友道别,又不知何时再能重来。他的情结——一辈子难有的属于康桥的幸福:两个暗喻,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是将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浸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使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作者与康桥俨然成为一对情侣,诗人极其所能赞美它,也不能赞美其万分之一。他的寻梦——眷恋着的深情:诗人翻出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这几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这是诗人全诗的感情爆发点,面对如此美好的康河夜,作者想放歌,因为只有歌声才能表达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但是他又顿时哑口了。他的梦之破灭——丑陋的现实:诗人欲歌而不能歌,一如诗人想留而不能留的矛盾心境,让人扼腕,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呢?作者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对诗歌的认知,丁老师将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起伏之势,也让我们看到一位追求美的作者。

丁老师也比较注重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关注到课堂教学的诗意。丁老师在每一步的欣赏,都用到了很美的诗话语言。例如:“我看到河畔的金柳,被夕阳渲染上独特的金色,像一个盛装的新娘,倒映在康河中,潋滟波光,煞是美丽。”诗样的语言,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美丽的浸染,学生被激发出阅读的兴趣,找到“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满载的星辉”读出了款款深情。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美的学生。

正如徐志摩的追求,更高层次的是“自由”,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我们除了追求美同时还要追求自由。什么是课堂的“自由”?对于阅读来说,深透文本精髓就是自由;对于教者来说,个性化的教学就是自由;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要求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教给学生的就是方法,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歌就着眼于两个问题:怎样体会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的美感。

怎样去做呢?我们知道,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把握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哪个地方该读得“低落”,哪个地方该读得“激昂”,全是靠感悟。老师所有提供的背景资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而服务的,所以,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例如,丁老师引导学生感受一片深情时,有位学生说到:“从‘在康河的柔波中,我甘做一条水草!’中我感受到诗人对康河的无限眷恋,也正说明他对剑桥大学的感情之深,他想永远留在剑桥大学。”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体会美,感受情的机会,可以用想象描述法,在康河中,作者想做的就是一条水草,水草如此低微,可是由于作者太爱康河了,所以做一条水草就甘心了。那么在这个引导下,学生可以想象作者(水草)心甘情愿在康河的柔波中招摇的状态和那份喜悦,那份深情,我想,此时学生再读,感受肯定不一般。而诗歌中的其他意象,也可以这样来赏读,追求独特的体验,感受独特的幸福,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阅读的自由。

另外,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设计的问题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窄,最好能纲举目张、唤起共鸣,引导迁移、链接、应用,激发生成。比如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关注诗歌中叠词的运用,如“轻轻”、“柔柔”、“油油”,“悄悄”等,使用换字比较法,便可体会诗歌用字的精妙和神韵。

今天,通过学习研讨,我收获的想法很多,无论是哪种课型,哪一篇课文,我们唯有熟读深思,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课堂,扣紧文本,精心备课,走出一条立足“高效”,突出个性化教学之路,若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不甚感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08:31:33 | 只看该作者
柔美的诗境、婉约的教风



——浅评丁婉老师的示范课《再别康桥》



世业实验学校  徐慧瑾



《再别康桥》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首现代别离诗,朗读它犹如在聆听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融汇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深思。如此经典的传世名作要教出味道、教出内涵、教出个性,难度可想而知

丁婉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关注于两大重点: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美,逐步领悟诗情,掌握诗歌的欣赏方法;二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内涵,感受康桥魅力的自然风光之外,体味诗人的康桥情结。

丁婉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如果和同一篇课文的其他教学镜头比较,也许并不算特别出彩,但放在“高效课堂、个性教学”的情境下,却有几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看点”。

一、        明确而集中的教学内容

《再别康桥》究竟应该教什么,丁婉老师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并且尽量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学生领略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因此她意识到这篇课文的教学必须“删繁就简、避熟就新”,通过创设情境使得整个课堂围绕一定目标展开。她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诗歌的特殊性,即通过诵读感悟诗歌的意境。这个意境,也就是诗人在与康桥的短暂惜别中,所交融于景物之中的挚爱与依恋的复杂情感。她一直在小心地引导,细心地听取,捕捉学生接近诗歌原旨的个人感受,无论或深或浅,导向始终如一,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读出诗人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留恋”

二、        饶有兴味的朗读

对于本课的朗读设计,丁老师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交织、富有层次的进行,例如:朗读层次——初读、理解后读、再读;朗读方式——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演读。朗读中唯一缺乏的是教师范读,像这样意蕴深刻的美文,教师范读能帮助课堂创设情境并且感染学生。

三、        任重而道远的审美体验

丁老师在预设学生回答时并给出范例,我觉得这并没有拘束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的回答更有方向感,丁老师因势利导、学生心领神会后用诗化、准确、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学生提炼自己的语言以准确表述自己的意图,这倒也是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

四、        持续而深入的追问

丁老师介绍诗人的康桥情结,让学生各自选择诗节或诗句进行阅读点评,展开讨论。整个启发互动的过程中,不曾刻意安排,却已将每一个诗节都“过”了一遍,这也很符合诗歌鉴赏的个体化选择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我非常认可她于尊重与耐心之中体现出的一种把握教学流程的自在与从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处细心的点拨:一是“彩虹似的梦”,一般来说,这里只要能读出梦寄予着诗人的理想即可,但是丁老师却能顺势把学生的感悟引导到诗人内心对于“爱、自由、美”的追求的惊喜发现,既符合多元解读的原则,又是出于因势利导,而不是强加,这就很成功。其次是思考如何理解“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话,虽然课上教师与学生对它最终的理解感悟仍有可商酌之处,但是“我要不要去寻梦”?“怎样去寻梦”的问题提出,却是至关重要。“梦”牵连和透露出的是徐志摩此番告别康桥的全部诗心,诗人悄悄地来重温旧梦,最后又悄悄地遗梦而去,于怀恋与眷顾之中流露出缱绻而又洒脱的心情。在此后的两个诗节中,生发得最为充分,虽然还应该有更细致深入的揣摩。而教师能够注意及此,表明其语感是相当敏锐的。只是在度的掌握上,略欠火候罢了。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节课也不是没有可改进提高的地方,有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导入不能流于形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势必激起一片思维涟漪,形成急欲一听的感染力;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要短小精悍,一般两三分钟就要转入正题,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学生索然无味。

二、诗歌教学中,通过想象感悟意境是对的,但是在想象和意境之间,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意象。《再别康桥》一诗有几个不可忽略的意象,如云彩、金柳、水草(青荇)、彩虹、星辉。我倒认为可以逐一启发学生通过品味鉴赏这些意象,并且将它们合理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完整地进入诗歌的意境。有的意象还要加以比较鉴别,以便准确把握进而深刻感受。例如笙箫并不是康桥的景物,它只是来源于诗人的想象,是只能在心中悄然“放歌”的美好感情的象征,是诗人心中的无声的音乐。至于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不属于其他校园景物,而只与缥缈的西天“云彩”作别,自然也更富于象征的意味,更值得揣摩,因为它是这首诗最为独特的意象,也是品读的难点。

三、所谓意境,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中,诗歌的情境创设、情感渲染还不到位。古诗词的语音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和音乐美。古人读诗很讲究吟诵,认为要从音乐的角度去体会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语言的音乐性在默读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必须诵读,而且要反复地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后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10: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