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64#
发表于 2008-10-25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科学与人的魅力,叶猴与喀斯特地貌之灵气



东北师大附中 沈 雁



──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保护考察实践活动

    前言
  2003年1月18日~1月25日,我与本校五名初二学生由白雪皑皑的东北长春出发,经过连续50多个小时的火车和汽车的旅行,来到了峰丛林立、甘蔗油绿的广西崇左,参加由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北京教育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期“园丁培训计划”暨青少年生物多样性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熠熠升起的人格魅力;与白头叶猴身临其境、翘首相望。七天的考察与实践活动,令所有参加者流连忘返,至今仍历历在目。感受是多层的,教益是终身的。

    一、直面“白头叶猴”之父——科学家潘文石教授

    “亲爱的沈雁老师:当我率领一支年轻的研究生队伍跋涉在西部万顷大山之中时,激励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和年复一年勇敢向前的力量是:参与缔造人类第三次文明的伟大事业,才能问心无愧!”。这是潘文石教授在北京大学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的凌晨,为考察的师生分别提写的个性化留言。字里行间,饱含着这位著名科学家的心血、倾诉、期望和语重心长。

    我们是“过路人”。在密密的甘蔗林中和峰峦的喀斯特地貌的小径上,留下了我们渴求知识、关注白头叶猴生存的声音和足迹。本次活动成功地让考察的师生从图书、图片、录像和互联网中,走进了真实的白头叶猴美丽的家园。

    考察的第一天,领队叶珊老师将全体师生带到北京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基地坐落在崇左生态公园的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现已初具现代化设施。在全玻璃罩建筑特点的报告厅我们见到了盼望已久的“白头叶猴”之父——潘文石教授。和蔼、谦和、平易近人的潘教授,将师生们带到研究基地的中心地带,一幅镶嵌着世界和中国古老文明理念的彩色壁画前。潘教授结合壁画给我们娓娓动听地讲述“圣经”中美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壁画里自然界文明与和谐、生命与保护、掠夺与占有,触目惊心。它告诉人类,生命无辜,万物有灵。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否还能看到青山绿野、左江流碧,听到百鸟啁啾、蛙鸣虫唱,欣赏到白头叶猴在绝壁上树丛中攀爬跳荡的娇健身姿?一切答案就掌握在我们人类的手中。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思考未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体验白头叶猴的研究

    1.背景资料

    白头叶猴别名花叶猴,属于猴科,是我国特有种。它因其形态而冠名,其头部连同冠毛及颈部和上肩均为白色,像戴一顶白色风帽,手、足背面亦杂有白色,尾的下段为白色,终年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丛林中。善于攀缘,不仅能在树上攀折枝叶、悬挂悠荡;还能灵巧地穿梭、攀登在峭壁、悬崖绝壁之上。它们喜欢以家族群聚方式生活,一般6-8只,最多的达20只左右为一群体;有着自己家族一定的活动范围、路线和相对固定栖息地。比较有规律地活动于树上、崖壁和山洞中,以嫩叶、枝芽、花、果为食。据考证现在世界上白头叶猴不足1 000只。中国特有的白头叶猴独钟情于广西的崇左和扶绥一带。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这些黑白相间的小精灵已经在广西喀斯特地形的石峰上生活了三百多万年。它们有着井然有序的社会成员关系和家庭组织方式。考察中,在潘教授及研究生们的详细介绍和观看相关录像片的基础上,逐渐理解了白头叶猴的一些神秘而复杂的社会行为。明白了“杀婴”鲜为人知的秘密;“助家”只有山峰知道的寓义。

    2.了解白头叶猴神秘而复杂的社会行为

    考察中,潘教授多次与师生们座谈,并亲自选派研究生带领全体师生进山观察白头叶猴。2003年1月19日和1月20日两天,全体考察师生在潘教授的研究生王德智、秦大公的率领和指导下,分别在距研究基地20多分钟路程的喀斯特地形的山峰边,距白头叶猴生活地点约100米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真是不枉此行,我们每个人都多次亲自借助于自己准备和基地提供的高级望远镜,清楚地观察到栖息在树枝、悬崖峭壁上悠闲地吃着树叶、搔着痒痒的两组白头叶猴。一共约14只,一组6只;另一组为8只。可惜现在正是冬季,小猴还没有出生,所以,只能在画册上看到金黄色的小猴子了。

    潘教授率领的北京大学科研人员,是于1996年开始对世界濒危物种白头叶猴的家庭形态进行研究和考察的。经多年观察,潘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报告,白头叶猴重要的社会生存方式是以家庭形态为主。表现形式为“一雄多雌,多雄多雌,多雄少雌” 。这三种形态中最稳定的是一雄多雌,其它两种都是过渡形态。过渡形态常常是通过战争,取代年老的白头叶猴或被其它白头叶猴取代,成为一雄多雌,使得最强壮的公猴得到更大的繁殖机会。科学家发现:“雄性入侵—杀婴—助家”,构成了白头叶猴以雌性为中心的繁殖进化战略,这一战略确保了它们世代相对稳定地生活。由于专家耐心地讲解,又有实地考察和生动形象的录像片的配合;全体师生对可爱的小生灵的身世和秘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利用高级望远镜转拍观察到的白头叶猴许多珍贵的镜头,留做资料。

    实地考察与科学家、研究生们座谈相结合是本次成功考察的主要方式。考察期间,师生们充满激情地与潘教授和研究生们热烈地讨论,积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如:“白头叶猴面临着地最大生存困难是什么?当地农民的生存需求与小生灵生存需要之间的最尖锐矛盾是怎样得到解决的?‘杀婴’行为的生理特点和繁殖意义是什么?‘助家’行为的表现方式是怎样的?您(潘教授)有北京大学那么好的研究条件,为什么偏偏来到这么远的山里进行研究?”特别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潘教授是最早被称之“大熊猫之父”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那么为什么又选中研究白头叶猴的行为呢?学生们与专家敞开心菲,心存执着,感染着老科学家。老人思绪万千,让时光飞速地倒流,向师生们回忆起20年前在“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的艰难岁月。深情地讲述着“熊猫爸爸”对“女儿娇娇”的爱意和放心。潘教授对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对工作和社会的不懈追求,对人和动物充满着爱心和责任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师生。潘教授寄予深切地希望讲到:“每个人悟性不同,相信大家在现在、将来的生活、学习中,会从这次考察得到更深的启发和影响。”在全程的考察与实践中,是潘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的言行时刻鼓舞我们要坚持严肃、认真、坚定和珍爱的品格;在观察与思考中增长知识与智慧,提高做人做事的素质和品行。

    3.白头叶猴生态公园

    白头叶猴生态公园是世界惟一在我国广西崇左县建立的主题公园。 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白头叶猴种群,共有18群 240只左右。潘文石教授说,建立白头叶猴生态公园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性的白头叶猴研究工作,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为白头叶猴等珍稀动物、植物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活生存环境。经过多年多方面的努力,2002年8月11日,潘文石教授主持的生态保护主题公园——崇左县生态公园正式开放。至今已经迎来上百批中外游客和考察者。生态公园的开放,会不会影响白头叶猴宁静的生活呢?据崇左县旅游局介绍,生态公园的开放不会破坏白头叶猴的生存环境,因为每天进入生态公园的人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进行预约,因此,每天进入生态公园的人数会受到严格控制。为了不影响白头叶猴的生活,观看地点也设在远离白头叶猴居住的地方,游客或考察者利用1000毫米的望远镜观看白头叶猴的活动情况,和谐共处细微可见。同时,生态公园的开放必将对白头叶猴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条件,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白头叶猴,从而懂得保护白头叶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8-10-25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三、多项保护白头叶猴的措施,着眼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白头叶猴在最近30年来数量迅速减少,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当地人口的迅速增加所致。1996年以来,潘文石教授率领的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在位于广西崇左县罗白和板利两乡交界的一处喀斯特石山地区,找到了残存的250只白头叶猴,是目前地球上幸存的两个地方群体之一。因此,北京大学决定在崇左建立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基地。在整个研究的目标中,他们希望能为当地农民找到一种新的劳动方式,使农民减少对薪柴的需求和对土地的滥用,从而使生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研究人员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头叶猴是当地生境中的旗舰物种(Flagship Species),因此保护白头叶猴就是保护该地优良的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子孙后代继续生存的可能性。

    6年来,潘教授不断地用自己的奖金支助当地农民,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使与白头叶猴比邻的农民环保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不少农民主动制止偷猎活动;促使县政府下令禁止在白头叶猴分布区开山放炮和实施封山育林。潘教授讲了这样一个经历:“1996年的时候,一个当地农民给我送来一只受伤的白头叶猴,我很感动,但是我对他说我不能给他金钱的回报。如果我给他钱,那就会造成一种误解,让人们认为白头叶猴可以换钱,我们所期待的是一种环保意识的真正改变,我们所盼望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潘教授不时地给予师生这样的理念,他说:“我们过去‘保护动物’的做法,常常是把人从保护区迁走,这样做对有上万人口居住的崇左农民来讲,很难行得通。我常常想,人和野生动物不应该是敌对体,完全可以融洽相处,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在著名的科学家潘文石教授的积极努力下,崇左县政府帮助农民兴建了沼气池、饮水池;糖厂给农民发放甘蔗良种、化肥及良种补贴,并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目前,种植甘蔗给农民们带来的收入已足够他们的日常开支;我们在考察中亲眼见到,大多数农户已经用沼气代替了薪柴。令我们喜悦的是,人们已经不再需要砍树和扩大耕地。山上的白头叶猴有时放心大胆地跑到山脚觅食,不再有人伤害它们。据广西壮区林业局报道,与广西崇左相邻的扶绥县石山地区大概有350只左右的白头叶猴,为了保护白头叶猴,今年,当地的甘蔗地已经作为退耕还林的试点停止耕作,政府给予当地居民一定数量生态补偿金和充足的粮食。

    实地考察,让我们深刻地明白,白头叶猴的生活特点、社会形态的保护与研究,是一项具有参考价值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它可以为我国贫困地区及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在人口众多,土地贫瘠,同时还拥有相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风景秀丽的地区,可先考虑如何缓解当前的生存危机的紧急措施,如改善饮水和减少砍伐等;继而通过研究,找到某种更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如生态旅游,以促使当地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子孙后代继续生存的可能性。

    四、期盼与祝愿

    我和学生们非常珍惜在广西崇左的时光。每天趁着月色起床,稍稍地感受着清晨的薄雾在山谷中渐渐漂散;月光渐渐地隐落,峰丛林立的石山在朝阳呼唤中慢慢苏醒。太阳出来了,山脚下油绿的甘蔗林连延伸展,曲折无边,农民们在忙着收获甘蔗。学生们忍不住地走进农民干活的地里,热情地农民们给学生们用锋利的砍刀削削(xiāo xǘe)甘蔗吃,他们高兴地与农民们用标准话交流。一位当地的老婆婆讲述了一个关于“白头叶猴”美丽动人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穷苦的小山村,乡亲们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常常忍受饥饿。在那里,当老人去世时,人们要把他安葬在悬崖上。送葬的人要在头上裹一块白麻布带子,以示对老人的哀悼。在一次葬礼之后,一些孩子留在野果满山的树丛里,渐渐长大,生儿育女,一代又一代过着快乐的生活。日子长了,原来扎在头上的白麻布变成了白毛,腰上的白麻袋变成了白色的尾巴,以示对父母的怀念——这就是白头叶猴的由来。 这个流传于白头叶猴生活地区的民间传说,体现了当地居民与白头叶猴之间的和谐关系,也表达了人们对白头叶猴深深的喜爱。潘文石教授在座谈中多次谆谆教导我们:“它们(白头叶猴)是山间的美丽精灵,可是中国的“国宝”啊!当今世界仅中国独有,中国仅广西有,广西也仅有约700只。”

    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没有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一。它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很近,具有多种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同时由于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其研究的价值并不亚于大熊猫。潘教授还指出:“在白头叶猴仅有的这块生存空间,生态环境脆弱,较为贫穷落后,历来‘靠山吃山’的当地农民曾毫不在乎地捕杀猴子、打鸟、捉蛇、上山打柴,以此作为生活的重要来源。”大家都知道,白头叶猴和人类共有一个生态家园,在石山和农田的过渡地带生长着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植物,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的一些行为却破坏了这种宁静与平衡。在座谈中,潘文石教授向我们讲述1996年11月,刚来广西进行野外考察时的情景:石山脚下,人们呼喊着放火烧荒,准备开垦新的土地;树丛中,一只成年白头叶猴探出头,那双惊恐的眼睛里充满着对人类这一“侵犯家园”行为的哀怨。人与动物的和谐,正是科学家和人类共同的愿望。为了更好的保护白头叶猴,在崇左县白头叶猴比较集中的地区,潘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已经在那里进行了近6年的研究,他们已有四年没回家过春节了,我们期盼着科学家及科研人员的初步研究成果的公布。

    考察与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们手捧着《共同的家园common homeland》图画册,心依旧在那些可爱的小精灵身上。回到白雪冰封的东北,正值中央电视台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利用《午间新闻》节目向全国人民播放关于“白头叶猴”的生活与研究,讲述着在广西崇左对白头叶猴的保护。我与学生们深深地祝愿生活在广西崇左喀斯特地貌的可爱的小精灵们,按照自已的繁殖战略,种群日益壮大;祝愿这种与人无争的美丽奇异的动物数量和分布范围得到人类永恒的保护。我们怀念在广西崇左暂短的日日夜夜,崇左峰丛林立的独特的景观和性情温和、动作轻捷的白头叶猴始终让我们惦记和赞叹。著名的科学家潘文石教授将自己的全部奖金改善了芭旦村小学,帮助农民修建沼气池的善意和慷慨,让所有的考察师生钦佩和感动。再次祝愿广西崇左生态公园早日成为潘文石教授和所有爱护动物的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生态公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8-11-1 06:22:00 | 只看该作者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



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二中学 吕豫清



内容提要: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生物多样性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其内涵表现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几年来,我致力于“互动式”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教学内容,对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

(一) 强化对教材的理解

对教材的全面的了解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关键,《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教学内容的核心。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环保工作应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上切实做到:“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茂名市作为“三个代表”的发源地,又是闻名中外的石油化工城市,经过三十多年的环境治理,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实绩,1992年我市就关停了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茂石化油母页岩炼油装置,摘掉污染大户的帽子,现在市区绿化覆盖率37.7%,2002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生动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育的重要性。

(二)确立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就《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来说其知识目标是:

① 从直接、间接和潜在三方面的使用价值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② 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面临着的威胁及其原因三个方面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③ 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三个方面讲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成员介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状况及其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的方法;通过班内的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的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通过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注重培养民族责任感;理解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破坏,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学观点。如通过两道《自主探索题》:

1)请参与讨论,文件里面所提到的现象在茂名市有没有发生?谈谈你的看法。

“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保护和利用不够;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的建设;大量引进国外的草种、树种和花卉;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大量移栽大树、古树;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破坏严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物种减少、品种单一;盲目填河、填沟、填湖;城市河流、湖泊、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面临高强度开发建设;完整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摘自《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2)案例:“一个保护区的管理意图是扩大保护区的边界,以便将那些现在还在保护区以外的重点森林纳入保护区的边界内。”

(1)请你以下列角色参与讨论,说说“自己”的意见、建议。(这些角色是:农民、林木公司、旅游工作者、猎人、非政府环境组织、当地人士(工会领导、教师、名人)、媒体、生态部门等)

(2)请你试着使用他们的语言,向他们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对照文件中所提到的种种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象,检讨本市一些不良的做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分别扮演各种角色,以体验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个体在制造和解决问题中不同的职责和不同的作用,尝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

二、教法和学法的结合,促使学生多向交流,学会学习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争取三个“有效结合”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因此,我给各小组分配任务:研究性课题《收集和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指导学生设计知识竞赛抢答题,培训好组织竞赛的主持人和记分员;就《自主探索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争取三个“有效结合”:诱发情感和兴趣,与学生心理活动得到有效结合;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过程有效结合起来;教师的精讲和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有效结合。

(二)课堂引进“小组学习”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

小组学习是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11-1 06:22:00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有利于“互动”
我意识到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学生熟悉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是提高“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就《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教学内容

师生、生生互动

教学目的

一、导入新课
引言:上茂名市环保局网站,点击《小东江生态恢复》,教师用亲身经历讲述小东江生态治理的艰难历程,引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
生物多样性
教师用通俗的语言对“生物多样性”予以解释。学生倾听、做练习。
边学习,边巩固
1、价值
2、我国的概况
一、学生主持人:我们同学积极参与设计了下列知识抢答题:

1、生物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2、连线题
①青蒿素
(a)高级润滑油的原料

②五灵脂
(b)复齿鼯鼠的粪便

③霍霍巴的种子
(c) 治疗疟疾

3、2000年在高州市(
)镇,发现全国罕见的极具开发价值近200亩野生稻资源。

4、请你列举几个仿生学的例子?
5、野生生物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基因库中有什么价值?我国有哪些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
6、近百年来,我国约有十余种野生动物绝迹,它们是谁?目前,有2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也面临着绝灭的危险,它们又是谁?
7、你能举出外来物种入侵的例子吗?五爪金龙种在我们校园哪个地方?
8、看彩图,请猜猜我是谁?
长江里的“大熊猫”( )、植物中的“大熊猫”( )
Chinese Tulip Tree( )、“四不像”(
)、“沙漠之舟”(

二、教师总结
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2、我们说的“地大物博”如果被众多的人口一除,只能得到一个“地少物缺”的结论。例如中国的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32.3%,其中森林覆盖率13.92%,居世界第120位。
3、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4、我们正在强迫地喂给地球烟雾、垃圾和毒药。你认为这样的饮食下,地球还能维持多长时间?生物多样性提供着维持地球生命活动的肺、肌肉、胃、肠、肾和心跳。我们需要让地球休息一下。我们应长远考虑,现在我们也许不得不放弃一些,以便以后得到更多。(如“禁渔期”)
三、做第121页《复习题》。
1、设学生主持人和记分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积极参与,互相竞争,气氛紧张又活跃;
2、教师考查学生预习情况。
3、学生倾听,作笔记
3、保护1、教师提出要求后,请几个小组的代表介绍收集到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
2、学生上台介绍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小结

1、见“能力目标”
2、落实知识点,增强师生、生生的互动性。
三、自主探索题
转入对自主探索题内容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1、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2、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

结束语:让学生讨论、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之中去!

1、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种活动。
2、培养探究意识。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也将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虽然我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制作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说课课件以及教学案例均荣获茂名市评比壹等奖,但是要使之更成熟,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8-11-1 06:23:00 | 只看该作者

“角色扮演”



沈雁 吉林省教育学院



一、指导思想

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民素质教育和青少年终身发展需求的重要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可以帮助师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着的威胁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以及人类应该采取的对策、方法和措施。运用角色扮演活动,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使他们积极热情地参与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培养他们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机会;利用生物多样性考察和实践等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思考与辩析、创新与实践的能力。

问题提出的背景

白头叶猴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扶绥一带。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外还没有活体和标本。白头叶猴别名花叶猴,属于猴科,是我国特有种。它的外部形态极为有趣,其头部连同冠毛及颈部和上肩均为白色,像戴一顶白色风帽,手、足背面亦杂有白色。它们钟情于广西美丽的喀斯特石峰,食树叶,吃野果,爬绝壁,宿岩洞,生活了三百多万年。白头叶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很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而且具有复杂的社会形态。如井然有序的社会成员关系和家庭组织方式(一夫多妻、多雌多雄或全部雄性);为了延续基因和繁衍种群,一些神秘而复杂的社会行为如“助家”、“杀婴”也正在被揭示。科学家认为白头叶猴的研究有着独特的科学、经济和社会价值。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潘文石教授是最早对白头叶猴进行系统科学家之一。1996年至今,潘文石教授率领着一支年轻的研究生队伍对白头叶猴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繁殖组群等进行观察研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人类生活对其栖息地及食物资源的破坏,以及偷猎者的捕杀,白头叶猴这种与人无争的美丽而奇异的动物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却在急剧减少。在野外只剩下约700只,比大熊猫还稀少。因此,开展保护行动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模式

采用亲身经历,亲自体验、访问、调查、考察、实践等形式相结合。

2.调查研究与书面报告相结合。

3.角色扮演与辩论、协商相结合。

三、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在参与“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角色扮演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等内容。初步具备了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获得了一定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方法。特别是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态度更加主动,参与意识有所增强,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初步具备了关注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公民的责任感。同时,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较大提高,渴望表达和被人认可。因此,采用由观察宏观世界入手,让学生亲身感悟、激发内心世界的深层情感是本次角色扮演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着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方法和措施。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

能力目标:

1.概述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2.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及时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此项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

1.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真切感悟科学家热爱科学、热衷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执着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具有更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启发学生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11-1 06:23:00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媒体
1.广西崇左生态公园及考察白头叶猴的生活环境的录像、录音和拍照。获取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或文字资料。
2.计算机:以Powerpoint 的形式,适时地向全体学生展示科学考察的过程和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观察和研究工作的实况。使学生真切地感受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
六、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收集和查阅关于“白头叶猴”的文字资料和录像资料等。



结合教师提供的关于收集白头叶猴信息资料的各个途径(录像片、互联网、图片、图书、
VCD 等),提前做好资料收集整理的准备。


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新课
导入


方案
1 组织学生观看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美丽的家园》、《左江日记》──潘文石野外研究系列之二。

观看之后,组织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如白头叶猴的生存现状;农民的生活与白头叶猴生存需要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



利用学生已有的一般性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方法和技能,“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为进入角色扮演打下基础。






新课
导入



方案
2 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中“角色扮演──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背景资料和要求。


当地政府对保护白头叶猴的态度和措施是什么?现在崇左的农民生活状况如何?科学家和研究小组人员怎样帮助当地农民和群众?偷猎的人和上山伐薪的情况有什么变化?








角色
扮演



除教材提出的学生分别扮演“当地农民、政府负责人、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外,增设记者、白头叶猴(戴头饰)的扮演者。教师及时调控,既尊重学生意愿,又倡导对扮演角色的充分理解。



根据以上的事实和背景资料,每个小组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认真拟定发言提纲,主动征求同组成员或自己父母的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满信心地投入角色扮演中来。独立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务。



注重集体智慧,发挥个人优势。突出学生主体,强化准备意识。学会倾听艺术,感悟真挚情感。理解尊重民主,各方近远兼顾。富于青春活力,领悟人生真谛。










建议与策略

1.后台调控,前台导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将学生6人分为一组。小组成员自愿扮演某一角色。
2.提出“角色扮演”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3.指导并适当阅读学生发言提纲。小组内成员之间交流发言提纲。
4.限定发言时间,提出注意事项。如:倾听各方面意见、考虑各方面利益、尊重他人意见、协商达成共识。
5.组织在小组内准备,在全班范围内“角色扮演”。
6.教师或学生主持人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


1
.小组成员分工。
2.每个人承担不同的角色。
3.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根据不同的背景资料拟写个人“角色扮演”发言提纲。
4.小组内交流。
5.在全班进行交流。(由于时间限制,也可选派有代表性的小组发言。)
6.提交书面发言提纲和达成的“保护白头叶猴”的书面建议。





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与学生人格培养、心灵塑造相结合。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认识和体验规划人生。



体现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综合实践。


相关
链接


根据对保护“白头叶猴”的角色扮演活动;提出对东北虎、大象等其它动植物保护的策略和活动方式。如查资料、角色扮演、游戏等。提高学生对人与生物圈、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与人类朝夕相处的生命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11-1 06:23:00 | 只看该作者
七、教学反思

“角色扮演”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出现,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和学生有所准备,不仅能顺利完成,而且对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积极作用,即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中。伴随着“角色扮演”的准备,特别是当学生进入到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生活的美丽家园的时候,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们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在与科学家的接触与交流中,了解了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充实感和兴奋感。加深了对科学·技术·社会的认识,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能作出理性的分析及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1: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