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小学作文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16: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认识小学作文课
作文课,是老师和学生在写作训练的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心灵之间达成默契的时空形态。
作文课,是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一次坦诚交流,用不同文字记载下来的生命体验的备忘录。
作文课,是师生从有法到无法的一次长征,多数的留在草地里,少数人成了国宝的壮举。
作文课,是师生无法彻底完成,无法给出绝对指标,无法执行一个标准的一种成长过程。
理想的作文课,以人的快乐健康成长为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始终坚持整体论(即和阅读教学、其他学科主动整合)、系统论(即写作基本知识与文体的有机、有序、有效结合及应用)、个体论(即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合作学习)、阶段论(即按学年大体分成初中高三大阶段,分别设定大体目标并细化到月),确保作文教育教学达到较高的境界(即遵循小学生认识规律、写作规律、教学规律)。作文课,是师生共同建设的适宜小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小环境。
二、作文课的问题
教育改革步步深入,作文课教学不断取得进展。但囿于微观于教材,微观于语文学科,围观于课堂结构,微观于技术手段,微观于教师能动,致使作文课教学进步的量和质,都远远地落后于时代对学生掌握写作工具的能力需要,远远落后于作文课对学生实行有效人文关怀的生命需要。无论从教材上,从教法上,从学法上,从评价体系上都与动态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基本还在沿用一把尺子——考分第一,宁可失去或不情愿牺牲作文课的本质。绝大多数的作文课程式化、任务化,绝大多数的作文模式化、任务化,绝大多数的作文教学科研形式化,官样化。一句话,僵化。致使我们小学的作文课死气沉沉,老师心疼,学生头疼。而能使老师“出彩”的阅读教学却风风光光,热热闹闹,舍本逐末,令人匪夷所思!
目前的这种悲哀的状况人人皆知,人人不满,人人想改,可绝大多数施教单位还是看文件行事,等着上边拿主意、出路子,瘸子打围坐山喊的现象极其普遍。有一些改革者,也是战战兢兢,左顾右盼,生怕得罪了什么,丢了饭碗,丢了乌纱。要么,就往现行的评价体制、高考制度那里一推,违背良心地又过起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应试围墙内的日子。真有罪却无罪,真有心却无志无行。真搞了,真停了。降罪,大家扛,己无过心有病。这是客观原因。
主观的东西也有。不热爱导致不钻研,是第一个原因。市场经济价值观物质化,导致许多教师对职业特殊性的认识发生了错位,渐渐地功利了起来,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师德定力产生了摇摆,甚至是变异。于是,对作文课的研究探索着力不多,即使做了,学了,观摩了,也心不在焉,照猫画虎,生搬硬套。或者搭搭戏台子,拉拉花架子,混混好名字,仅此而已。第二个原因是,教者本身就不爱动笔写东西,有的几乎就不会写文章。对写作,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写作的特殊性的关注、研究、破解他们写作中遇到的难题不够,解决不力。使作文课形式僵化,内容老化,评价套化、成果雾化。厌倦批改作文,怕苦怕累导致训练量不足,是第三个原因(其实,批改是学生自己的事,不学会修改,只能说学了一半,甚至说还没有学会作文)。
结果呢,小学作文课堂教学围着教材上的几篇近乎毫不相干的习作训练转,个别的有一些随机性很强的小作文,也是没有整体规划,没有系统计划,多点开花,一盘散沙,广种薄收,浅尝辄止。小学生作文训练看似没有缺失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是放任自流的状态,加之学生写作严重滞后的传统复制,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令人担忧成疾,被命名为“癌症”。翻看关于小学生作文的报刊,大多数还是老面孔,学生习作的开头结尾几乎和几十年前的作文一模一样。书店里的所谓作文方面的书,装帧、书名翻新夺目,可是打开来看看,几乎就是一个人编辑的老套子。文体分分类,文后不痛不痒的点评,堆积成书。就是这样的境况,还有人在说,小学生的作文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更有甚者说,惟有这样做,才是尊重了孩子的个性。其实,这是我们的应试教育画地为牢、培育失败的可怕后果。到了初中、高中、大学,这一弊端更加凸显出来了。在校许许多多的孩子不会写作文,想去学吧,积习成癖,加之学科增多,无暇分身,姑且放之,久而久之,作文成疾,积重难返。甚至大学生毕业生写毕业论文居然要到网上去抄、去摘,甚至要请枪手。岂不是咄咄怪事!?
诚然,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以培养作家为标底的,但我们在小学阶段既要训练多数学生学会简单写作的基本技能,也要为可能成为作家的孩子渗透基本的创作常识,不可一概而论,给自己“减负”。执行一个标准,模仿一个教法,坚持一个答案,听一家之言的做法和现状应该见鬼去了。
那么,小学的作文课到底有没有一条大体的路径可走呢?回答是肯定的:有!因为文章是人写出来的,好坏是有客观标准的,因而它就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文章产生的基本规律,作文教学的普遍规律。以文章产生为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产生须经由搜集材料、提炼主题、构思、起草、修改、抄清(打印)、评价(老师批改、考试——被动评价、班内、校内外投稿——积极评价),几个大的程序。即便是考试,成文的过程也是如此,只是搜集材料的过程不像平时那么自由而已,只有到自己记忆中去获取了。这个过程,即程序,是循环往复的,无穷的。学生在反复中认识,在反复中提高。由小到大,有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具象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必然,到自由,这就是规律。
实践证明,好的作文课大体分为三大部分:课前准备、课中展开与生成、课后链接。
三、作文课前的准备
要上好作文课,需要这样的基础条件:首先,学生具有爱学作文的兴趣,老师具有爱教作文的德行。其次,学生具有相对的语文基础知识,老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艺、智慧和广博的知识。三,作文课有整体规划,训练成系统,当堂有知识点,而且持之以恒。就一堂作文课本身来说,课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摄取鲜活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生活一般可分为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课余生活、信息生活、感情生活五个部分。比如,写《我的同学》,不可因为比较熟悉而放松材料的搜集。如何收集呢?应该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某一个侧面,详详细细地和写作对象聊天,了解他方方面面的和这一个性格特征有关的故事,再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突出的,有趣的,生动的、新鲜的,有意义的故事,就可以说准备充分了。总之,课前关于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坚持学生容易做到原则。即:容易看到、查到、问到、访到、想到、记到。
2、以学生情趣为主线,容易激趣乐学。课前准备,多是个体学习过程,应关注到学生的情趣。他不感兴趣,准备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就会影响课上展开、写作过程和训练目标。我们还以记人记叙文为例,比如写家长,如果泛泛地要求,学生也可以做准备,但指向范围太大,他就不容易准备得好,直指家长的童年效果就会不同。因为孩子们对家长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过的?以及衣食住行等等,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课前准备起来,就会积极主动,事半功倍的结果会纷至沓来。
3、以学生能力为目标,容易独立达到。课前准备,不仅仅是为了给作文课提供探究合作的宝藏,给习作提供素材,提高搜集写作材料的能力,同时训练培养的还有学生为达成一种目的,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与人与物沟通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在独立中思考,在容易达到中自信,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课前准备就会越做越好,越做就会越有创意。比如,写《家乡的春节》,课前就可以发动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到网上、街上搜集写作素材,以新为佳,他们会很愿意独步天下的。因为喜新、好奇心、探寻、争胜是他们的天性。
4、以学生理想为动力,容易坚持。早立志早成才,无志空活百岁。作文的过程,就是做人的过程。因此,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就应该处处将育人渗透其中,培养孩子们为了明天抓住今天的美好情怀。践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将军理念。养成不求最好,争取更好的科学心态。这样,课前准备,就会常搞常新,越搞越有趣,越搞越自觉,越主动,综合效果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实现既聚精会神又能持之以恒的理想状态。
三、作文课堂展开与生成
校内作文课的主要特点是班级授课制,时间一般是80分钟,均不能逾越。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训练技能,获取成果,点式设计与操作是对作文课的必然要求。
点与点的逻辑链接,是提高作文课堂效益,保证学生对写作知识认知,写作技能掌握、娴熟运用的关键环节。
综合训练与应用,乃至创作是检验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课堂导入部分的任务,主要是承担课堂氛围的构建,集中注意力,增强课堂的凝聚力。一般以自然、亲切的方式为主,因为它的目标是建立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具体要求是方式方法多样,避免重复,小学生最喜欢新鲜,哪怕就是一点点的新变化,他们都会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具体导入时要根据训练的进程和上一节课、课前的准备灵活设计。例如讲与写作有关的古今中外的故事、班级同学的故事、评佳作、赏名篇、励志故事、时事新闻、校内、班级故事……如果有同学的习作发表了,更要大讲(奖)特讲。
展开部分,即教学过程。它的目标看似是为了完成一篇作文,其实不然。它首先是要将课前师生准备的原始材料进行再认识,促进新的认识的生成,反过来审视搜集材料的有效性和具体的得失。第二,学习其他同学搜集材料的做法、经验,以及认识的角度、层次。第三,听取老师具体的认识点拨和写法的引领。主要包括材料收集、整理、选择、剪裁、组合、新的生成、主题的提炼、构思的出新等。第四,根据新的认识,新的生成,达成新的构思,明明白白地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进入写作状态。因为这样做,是坚持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师生对此次作文训练的纵横都提升了深度广度。视野也会因此而开阔,思路也会因此而多样,思维也会因此而得到开发。作文课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是提高了,而不要只盯在完成教学任务上,一篇作文上。
总之,我们的作文课从方式上应以师生间容易交流为主,从参与上应以学生容易表现为主,从过程上以容易把握,容易体验为主,从容量上以容易控制,容易承受为主,从深度上以学生容易感悟为主,从结果上以学生容易表达为主,从评价上以学生容易提高为主(点不要多)。把课堂建设成学生主动学习作文的乐园,积极创新的舞台,紧紧围绕能学、想学、乐学、爱学、会学,主动学、创新学,人人有收获展开。知识点呈现网状结构与分布,既有每堂课的相对独立性,又有广泛的联系性。每节课的点不求多,不突兀。围绕训练点,链接和点相关的线、面而由这个点结成的完整体——作文;围绕训练点,评价收集材料、构思、说、演、写的得失;围绕训练点,给定课后拓展的建议。
四、作文课后链接
作文最终是学生个体完成的,无论老师同学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也无论他的其他资源多么雄厚和优良。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重作文课的课后链接。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容易独立操作完成。2、容易个性发展提升。3、容易看到成就。4、容易与人交流。5、容易发散思维培养和知识迁移。6、容易学习修改方法。7、容易保存、积累材料和习作。
课后链接应包括成果展示与总结。成果展示与总结,是以往作文课的薄弱环节,这是违背认识规律的,也是违背小学生心理需求的,更不符合作文教学规律。首先,作文的成果应容易在班级展示,营造学习作文、学好作文、学好作文光荣的环境、形势(组建月轮流制的班级墙报编委会,建立展示平台,结对子)。第二,容易在校内展示。三、积极搭建在本市媒体展示平台。四、坚持开辟本省、外省市媒体平台。五、努力攀登国家、国外媒体平台。六、科学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5: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