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霍懋征



阅读是理解,是吸收。吸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概括能力的强弱。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会分析概括,就读不懂课文,就抓不住重点;即使有所得,也所得无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呢?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让学生学会分析课题。

每教一篇新的课文,我总要引导学生先分析一下课题。课文的题目,一般地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或者是主要人物,像《小英雄雨来》;或者是主要事件,像《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有的课文,用时间、地点做题目,像《冬晚》《小站》。有的课题,还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像《伟大的友谊》。分析好课题,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思路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分析课题,就要对课题进行逐字逐词的推敲。例如,我教《草地夜行》这一课,揭示课题以后,引导学生根据课题中的四个字,推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情,重点在哪里。这时,全班学生围绕着课题,积极地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一看题目《草地夜行》,我就想起了红军过草地的事情。‘夜行’是说夜里行军。所以,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夜里行军的事。”有的说:“红军在草地里夜间行军,草地环境险恶,夜间行军更有危险。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红军战士是怎样对待的呢?重点应放在夜行上。”这样,通过对题目的分析,结合课前预习,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课文的梗概和重点,为深入理解全文找到了一个思考的中心。

第二,教学生学会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者叙述后再概括的写法,这样的写法体现了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写“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这是个总起句,有提示下文的作用。怎么艰苦呢?文章接着写道:“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我教这一段,就让学生分别列出几条,来说明延安小学当时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并使他们懂得,列出的四条(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对“条件非常艰苦”这句话来说,就是具体的分析。这种练习多了,学生就能在阅读时注意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分析概括的能力也就会逐步提高。例如,学到《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就能抓住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山的特点是“奇”“秀”“险”。有了这种能力,让学生分段、分层,编写段意、提纲,就比较容易了。

第三,教学生学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还是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简略地谈谈怎样教学生边读边想、边分析边概括。

首先,一看课题就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说是“珍贵的”教科书呢?读完第一第二自然段又可以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概括一下,写的是延安小学的学生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书,同学们渴望得到书。进一步与课题联系起来想一想,在一直没有书的情况下,如果得到了书,这书就显得有点“珍贵”了。读完第二大段,再仔细想一想:这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呢?再联系课题,对“珍贵的教科书”为什么“珍贵”,理解得就更深刻了。读完第三大段,继续想:为什么张指导员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教科书呢?这说明了什么?这时候,同学们就会想到教科书来得真不容易呀!这样的教科书多“珍贵”呀!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感情,再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张指导员临终嘱咐的话,就会深深地铭刻在学生们的心里,使他们受到更大的教育。由于学生们围绕着题目,边读边想,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概括全文,总结中心思想,他们就会觉得容易了。他们说:为了使孩子们能读到书,党中央节省出印文件用的纸,张指导员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一捆教科书上,我们看到了党和革命先烈对革命后代的关怀和期望,我们也要珍惜这“珍贵的教科书”啊!教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讲什么名词概念,或者讲许多道理,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练习分析概括,自己学会边读边想。教师在讲课时,不论是理解语句、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还是指导归纳中心,都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边读边想,怎样分析概括,特别是有些语句,表面的意思和它实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这就更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等来进行分析。这样做,既有教师的示范引导,又有学生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地掌握方法,形成习惯,阅读课文的分析概括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是分析的时候,既要注意局部的深入,又要注意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在概括的时候,则要注意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各个因素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二是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练习 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事先圈定框框或者定好“标准答案”,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闭塞学生的思路,练习一定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21: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