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课课练及习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9:4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芦花荡》课课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    )    疟子(    ) 苇塘(    ) 撒网(    )



寒噤(    )    仄歪(    ) 泅水(    ) 飒飒(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



2.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那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末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



4.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错,船却走不动。(  )



三、结合语言环境,试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编算:                                                                  



2.……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她挂花了”。



挂花:                                                                  



四、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



                                                                        



五、句子理解。



1.“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六、拓展阅读。



采蒲台的苇



孙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像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



“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



“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1



                                               1947年3月







1.“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具体回答。



                                                                              



2.选文的对话有什么特点?表现了采蒲台人什么样的性格?



                                                                              



3.“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仇恨是一个:                                                              



爱是一个:                                                               



智慧是一个:                                                              



作者的感情:                                                              



4.如何理解“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这句话?



                                                                              


                                                                              



5.抗日战争虽已远去,当你看到这如歌如泣的故事时,有些什么感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9:46:01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撑  2.蹿  3.抹  4.措



三、1.盘算  2.受伤



四、由远到近由粗到细 抓住精明强干,特别有精神、敏锐、机智,英勇果敢的特点。



五、1.你把任务交给我,我就凭借自己水上的本领,保证万无一失,完成任务。自信,自尊。 2.不能去掉。这一词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铺垫。



六、1.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2.简洁;表现了采蒲台人对敌人的恨。 3.有对敌人的恨,有对同志对乡亲对亲人的爱,还有她们应付敌人的聪明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敬佩、尊敬之情。  4.句中的“血”含义不同:第一个是指英雄的鲜血在冰上凝固了,第二个是指英雄虽然牺牲了,但他的意志是坚定的,是不可摧毁的,是永远留在人民心里的。他的死震撼了每个人。  5.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07: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