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六合猪头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新消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7:5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六合猪头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新消息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六合区马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希望将六合猪头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猪头肉也能申非遗?还世界非遗?”不少网友觉得,一款非南京特有的卤菜居然也申遗让人不解。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就“猪头肉申遗”采访南京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的观点也是针锋相对,有人支持有人强烈反对。有关专家表示,“申遗”乱象在国内时有发生,需要人们冷静看待“遗产经济”,才能避免“滥用文化”的情况出现。
  见习记者 付逸杰
  扬子晚报记者 张筠 文/摄
  网帖爆料
  “六合猪头肉”要申报世界“非遗”
  有网友认为猪头肉难登大雅之堂,也有人质疑是炒作
  4月24日,网友“不会再理”在西祠胡同上发帖称“前天,六合区马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正兵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希望将六合猪头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这句话以外,剩下的文字皆是介绍六合猪头肉的历史资料。
  此帖引来网友热议,有人赞成,认为“六合的猪头肉能成为世界遗产,对当地人是件好事”,也有人反对,认为“猪头肉能‘申遗’,江苏至少有二十多种食品也可以‘申遗’”,“猪头肉又不是六合独有的?我们东北也有猪头肉,为什么六合的就能‘申遗’?”有人认为,猪头肉作为一种卤菜难登大雅之堂,而且猪头肉并非南京独有,不像南京板鸭。
  同时,也有网友质疑“六合区马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借“申遗”炒作的嫌疑。扬子晚报记者随即检索发现,网帖中提到的祁正兵是一家名叫“六平六合猪头肉”公司的负责人。
  对话当事人
  不是申报世界非遗而是国家非遗
  2009年曾向区文化局提交材料,但没成功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六合,与网帖中提到的祁正兵取得了联系。他带记者来到了他的猪头肉加工企业,记者看到企业规模不大,7间屋子,包括一个独立的蒸煮车间和一个包装车间。祁正兵证实,他确实为六合猪头肉“申遗”过,而且他申请的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正兵向记者介绍说,南京云锦、金陵刻经、秦淮灯会和金线金箔等四个项目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遗”后,他觉得六合猪头肉在南京家喻户晓,和以上四个项目拥有同样价值。为此,他用柴火取代蒸汽锅,力争恢复六合猪头肉的“原貌”。2009年祁正兵向六合区文化局提交了“申遗”材料,可惜没成功。记者询问祁正兵“申遗”都上交了哪些材料,他说除了生产流程和商标,其他的也记不清了。祁正兵告诉记者,目前他还是打算继续申请国家“非遗”。
  据了解,六合猪头肉早在晚清时即享有盛名,民国以后,大约有20家店铺经营猪头肉,其在选材、加工、用料、火候上都很有讲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7:52:15 | 只看该作者
关键词: 申遗,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要] 六合区马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希望将“六合猪头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猪头肉,应该是消费者放心的猪头肉,是经得过重重检验、质量上响当当的猪头肉,是老百姓享用得起、不是达官贵人宴席上才得以一见的猪头肉。

  六合区马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希望将“六合猪头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来源:扬子晚报4.27)

  不管申遗成不成功,“六合猪头肉”名字是确实比原来响亮多了。有报纸、网络的免费广告,有茶余饭后的口耳相传,弄得我这个从前没听过它的人,现在都流口水了。慕名而来的人多了,猪头肉,你要涨到多少钱一斤啊?

  有了名气的猪头肉,是要骄傲的。它总是会无休止的想把自己身价抬得更高些。“世界唯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猪头肉、前无古人并且很有可能后无来者的猪头肉”这招牌打出去,多气派!如果不比普通的猪头肉高个一倍的价钱,岂不是有失身份?

  现在的六合猪头肉是在50块左右的,礼盒价更贵,淘宝价便宜些,但是品牌真假不吃过很难鉴别。普通猪头肉一斤只要30块左右。只是“特产”就已经比“不是特产”的高出近一倍了,如果再附加上新的名号,估计这价格又要飙升了。

  食品的申遗是要慎重的。泱泱大国五千年,什么技艺精妙、工序的繁杂好吃的没有过?如果这些流传下来的美食都去申遗,那遍地开花的“非遗”食物涨价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却在人们心中贬值了。食品商们满脑袋想着的都是怎么把自己家的“祖传秘方”和“遗产”搭上边,却忽略了在原有技艺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新口味。

  不知道如果这食品申遗的必经程序是:把原料、加工过程、环境卫生等等统统彻查一遍,顺带查查有没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六合的猪头肉还敢不敢申报了?

  毕竟,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猪头肉,应该是消费者放心的猪头肉,是经得过重重检验、质量上响当当的猪头肉,是老百姓享用得起、不是达官贵人宴席上才得以一见的猪头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7:52:21 | 只看该作者
专家观点PK

  “六合猪头肉”传承的是手工技艺,可以申遗

  “刚公示结束的南京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没有六合猪头肉,因为没人申请,下一批非遗如果有人申请,我想还是有一定希望入选的。”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第二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0多项,目前已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和猪头肉同属卤菜的“六合牛脯”此次成功入选。王露明说,和六合牛脯相比,六合猪头肉在文化背景上可能要差一点,但也算是一个品牌,且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是可以申遗的。

  记者了解到,和食品有关的南京非遗项目,在目前南京已经选出的两批非遗项目中占1/5。“牛脯和猪头肉这类食品‘申遗’,申的不是食品本身,而是制作这些的技艺。”王露明告诉记者,南京江宁湖熟的板鸭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一批南京“非遗”项目,就因为制作板鸭的手工技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成功的传承了下来并得到了保护。

  猪头肉如能申遗成功,还有什么不能成“非遗”?

  “如果猪头肉也是非遗,那还有什么不能是非遗呢?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烹调遗产!”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顾问王涌坚对“猪头肉申遗”持反对意见。他觉得,如果六合猪头肉申请成功了将是非常不妥当的。“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六合猪头肉不好,相反我也很爱吃。但不能把什么东西都往文化上靠,这是一种滥用文化的现象!如果猪头肉能是非遗,那羊头肉、牛头肉、狗头肉等等,只要好吃都可以去申遗了!”王涌坚认为,食品类“非遗”项目不宜过多,如果都这样搞,“非遗保护名录最后就成食品大全了”。

  “非遗”成了炒作的手段,各地申遗有点乱

  通过“申遗”炒作在国内确有不少,一度掀起了“申遗”热。王露明说,申请“非遗”成功对项目本身的品牌影响力确实有提升的作用,这也造成了有些人削尖脑袋想来申请。“南京第二批非遗项目,申请的有90多个,通过的不到1/3。”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徐艺乙教授告诉记者,世界遗产分为很多门类,有些负责申报工作的机构自己都搞不清楚。徐艺乙认为,一些人认为只要能“申遗”成功,就能达到提高自身影响力的效果,并不是带着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感来申请,这种变味的申请,自然就会造成啼笑皆非的结果。“其实六合猪头肉本身不存在是否适合‘申遗’的争论,主要看它在传承文化方面是否有贡献,有就可以申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4 02: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