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沁园春 雪》课课练及习题答案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5:0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沁园春 雪》课课练
湖北省宜都市松木坪中学 彭泽青
一、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



①驰(  )    ② 稍逊(   )     ③ 妖娆 (   )   ④分外(   )



2.在下列拼音后填写恰当的汉字。



①红zhuāng(     )素guǒ(   )     ②jìng(     )折腰  ③略shū(     )



3.理解下列词语或词句的意义



①略输:                                             。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4.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①词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②词中作者想像的句子是:                                。



③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④词中由“惜”字统领的句子是:                          。



⑤词中点明作者抱负的句子是:                         。



5.请写出三句古诗词中的含“雪”的句子



①                                   。



②                                   。



③                                   。



二、课文精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



2.“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本义是什么?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怎么理解这句话中“竞”的意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些景观有何特点?显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和气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认为词中的“风流人物”是指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文互读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请根据这首词的特点将其词牌填写出来。



                                                           



2.请用词中的一句话概述此秋景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请用《沁园春·雪》中的一句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请概括出来。



上阕:                                          



下阕:                                          



5.在《沁园春·雪》中“万里雪飘”是白色,“山舞银蛇”是银色,“红装素裹”是红白相间的。色彩的自如运用缘自于作者对万事万物敏锐的观察,单一的事物在语言的润色下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在这首词中,作者又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怎样多姿多彩的画卷呢?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沁园春 雪》比较阅读,两首词有哪些异同?你更喜欢哪一首?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段仿写



1.语段引用: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特点提示:“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溶入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渲染一种气氛。《天净沙秋思》也是如此,这首词用白描的方法只罗列了一些寻常事物,却组合成了一幅凄美的图画。展开想象,把你感受到的细腻地描绘出来。(300字左右)



3.语段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5:09:20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基础锤炼:1. ①chí;② xùn;③ yāo ráo;④fèn。 2. ①装 裹;②竞;③输。3.①略微差一点;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4.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④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课文精读:1.北方雪景 评古论今(意近即可)。2.本义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用了对偶、夸张、互文的修辞,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4.“竞”有竞相、竞争之意,它在这里写出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这也使结尾处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了一种必然。 5.这些景观气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6.言之成理即可。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或英勇的广大人民。



同文互读:1.沁园春2.万类霜天竞自由。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上片描写所见的景色;下片回忆年轻时期的理想抱负。 5.“万山红遍”是红色,“漫江碧透”是深绿色,“百舸争流”是帆的白色,“鹰击长空”是天的蓝色,“鱼翔浅底”是水的青色。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哪来对美的敏感呢。6.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参考)相同:这两首词在结构上很相似,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如《沁园春·雪》上阕写雪景,作者横括万里,大胆想象,使景物产生深远的意境。词的下阕评古论今,词人对历史上折腰者的评论,正是为了讴歌今朝的风流人物,是为了讴歌当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这两首词情景交融,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富有表现力。且两首词都运用了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沁园春·雪》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沁园春·长沙》“万山红遍”和“漫江碧透”是景物色彩的对比,“鹰击长空”和“鱼翔浅底”是景物动态的对比,“指点江山”和“激扬文字”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对比。而“同学少年”和“万户侯”是社会上人物的对比,显得褒贬分明,“万类霜天竞自由”和人民被压迫的对比,则鲜明地突出了主旨。



语段仿写: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06: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