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感想体会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58:32 | 只看该作者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意见


  周二学校对一年级进行教育教学综合调研,我听了赵老师上的数学课《认识人民币》,该课教学中“认币----换币----付钱”的线索清晰,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视认识”转向“有认识,重使用”;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两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组织学生思考生活中哪里见过人民币、两人小组抽奖活动比谁的奖金多及遮盖人民币部分图案认面值等活动,很好地引导学生认币;通过想想做做第1题的教学让学生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面值;
   2、注重灵活、简便的换币、付钱方案的选择策略教学。
    通过P72第2题和出示头盔、牙膏实物让学生购买的教学和活动,使学生能联系已有经验理解换币必须等价、付钱应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确定付钱方案,如果多于物品的价钱要找回一些钱。
    如果P72第3题的教学设计成小组操练,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58:50 | 只看该作者
听聂校长评课——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所用教材是北师大版,内容设计活泼有趣。只要理解了编者的意图,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实际生活,并力求做到使学生掌握,就算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当人民路的骆小晶、新教育的刘平芳、新港的邢楠三位老师讲完之后。聂校长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切实的指导。
   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指导:
   一、备课。
   教师要充分理解备课的含义,备什么?备知识、能力和情感。
   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所以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认识人民币的方法。那么,认识人民币最关键是要看跟在数字后面的字是“元”还是“角”或者“分”。这是在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学会认识一般事物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形成能力。
   在本课知识的一个点:1元=10角的掌握方法上,聂校长提出了这么几点:要让学生背或者写或者默写,总之采取多种方式要让学生记住1元=10角,聂校长为什么这么强调知识点的掌握呢?这是因为他对课堂的看法决定的,他觉得数学课堂就得既让学生有所收获,而且把知识点要落到实处,能够达到应付考试的程度,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既要有思维素养的培养,还要能够把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也就是要把自己会的能真实的再现在卷子上。
   情感方面,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主要是要学生学会珍惜人民币。那么,从什么地方入手呢?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人民币是怎么来的?是父母辛勤劳动得来的,要学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而这三位老师却挖掘的不够。其实,我也没有想到这样给学生教学,也就是思维的深度决定了语言的深度。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谈得上关注学生,师生关系体现在课堂上的每一处。包括一个抚摸,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我觉得这是聂校长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的一种体现,体会到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注,哪怕是教师的小小的一个眼神,学生都是很在意的。现在的我正在逐渐失去热爱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设计是线索,目的是让课堂清晰。教学要有阶梯型,用一条主线串起全课,层次清楚,分版块教学。听到这里,我自己总结了几句话:整体认知,关注细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
   四、课堂管理:
   最好的课堂管理方法是无意识的。通过语言的速度、声音的大小、眼神、停顿、手势语言的魅力来展现伟大事物的魅力。课堂上教师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学生。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的调子,使上课成为一件愉悦、快乐的事情。要让上课就像玩游戏一样,制造神秘,制造错误,挑战学生思维。何时请学生快快回答,何时自己慢慢教学,这些教师都得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关注教学细节,请学生齐声回答问题不是好的回答方式,当我们想让所有学生都思考时,首先必须让学生安静下来。
   真是真知灼见。聂校长其实也说过这是阿莫那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上已经充分阐释过的。但是,就我的经验和见识,有些重要的东西我并没有看出来。还是得不停地学习。
   聂校长所讲的这些是综合了他几十年的见识和经验,是在他深厚底蕴的基础上挑选了精品呈现给我们的。我觉得首先得全盘接受,然后有意识在教学中内化这些重点,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虽然有个别观点我并不完全同意。比如,让学生记诵本课的知识点。记诵1元=10角,在我看来并不重要,因为这个知识点虽然我们没有检测,但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已经能够掌握。记住知识点不是根本,根本在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在课堂检测题上有一个题目是:出示两张一元、两张五角和一张两角,让学生填写是几元几角,这个题目就不是1元=10角能够解决的。在教学1元=10角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元可以怎么取,学生所提供的答案,两张五角、五张两角、十张一角,这些内容才是真正要让学生经历并记住的。如此,才在做具体题目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在这里,过程很重要。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是我们新教育“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目的。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再来听聂校长评课,是一种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58:56 | 只看该作者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





我听了孙老师上的数学课《认识人民币》,该课教学中“认币----换币----付钱”的线索清晰,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视认识”转向“有认识,重使用”;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两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组织学生思考生活中哪里见过人民币、两人小组抽奖活动比谁的奖金多及遮盖人民币部分图案认面值等活动,很好地引导学生认币;通过想想做做第1题的教学让学生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面值;

    2、注重灵活、简便的换币、付钱方案的选择策略教学。

    通过P72第2题和出示牙膏等实物让学生购买的教学和活动,使学生能联系已有经验理解换币必须等价、付钱应根据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灵活确定付钱方案,如果多于物品的价钱要找回一些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0 03: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