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7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3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随想

太仓市明德小学 顾维亚

上星期,学校开展了语文评优课活动,我认真听了几堂课,从中学到了很多。老教师的课引起了我对自己平时课堂教学的深深反思。确实,他们的课比较扎实,对教材的剖析十分到位,教材重难点把握得很准,对学生的背诵训教多,教学效果比较好。但在课堂上,我觉得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较少,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以下我想对如何上好《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谈谈自己的想法。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本文文质优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为此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教学构想:
    一、朗读铺垫,享受书香。首先要引导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这是一种享受。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通过教师范读——“你觉得老师哪里读得比较到位,或者有什么建议?”,“披文以入情”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优美;各自默读——“做好批注、圈画。”,让学生收获自己灵动的思考;指名读——“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交流自己读书的点滴收获;重点读——“你认为哪些句段值得我们多读几篇?为什么?”,赏析重点,品读玩味……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学生就能争先表现自己。
    二、独特感悟,品味果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因此,在浓烈的阅读氛围中,要鼓励学生收获自己独特感悟的果香,让学生发表、交流,乃至碰撞。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启发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我知道了……,因为……”;“我认为课文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中我领会到了……”;“我感受到了……,你们是否有这样相同的体会呢?”;“同学们,我觉得课文中…… 描写得非常美,我想用朗读的方法来展示我的收获。”……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逐渐找到交流的支点,交流的方法、途径,让学生收获文本的内涵、意蕴。在学生的独特感悟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内蕴的绵长,从而收获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感悟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三、引导点拨,延伸树香。一个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彰。这篇课文教师要主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樟树的的外形特点、品质,在幽幽的树香里,感悟宋庆龄的高贵。教师可预设这样的问题:1、你知道了宋庆龄奶奶不肯搬家的原因了吗?2、你为什么把“蓬蓬勃勃”、“总是”读得这样响亮,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3、从樟树的可贵之处,你想到了什么?4、从樟树身上所散发的香气中,你还闻到了什么?5、课文最后一节中,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知道为什么吗?“永久”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告诉其方向,而是引导他辨别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学生走,而是激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
    四、创设情景,散发心香。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气氛的烘托、美丽的想象、角色的扮演等,让学生进入文中,步入情境,可促使其与作者、与教者、与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使情感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这样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对着第一幅插图想象,我来到了宋庆龄奶奶的故居前,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2、假如老师给你一次拍照的机会,你想怎样要求老师选择最美的拍摄角度呢?并且告诉老师理由?3、人物访谈——和宋庆龄奶奶交流,设计一段访谈录。

(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摘录宋庆龄生平的有关事迹,让学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访谈,这样效果肯定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39:21 | 只看该作者
形神合一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有感

                                      

这次有幸听到俞莉老师上的这一节课,收获颇丰。这是一篇状物类文章,文章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这篇课文的大多数篇幅都是描写樟树,这只是物之“形”,可是作者作者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的高贵品格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表现伟人爱满天下、一身正气的风范。主要的是物之“神”,继而是人之“神”。老师巧妙地采取了“读中悟形,形中悟神”的方式组织教学。首先抓住描写樟树样子的语段,主抓一个“蓬蓬勃勃”,进行不断的语言生发,感知“粗壮、稠密”的“蓬蓬勃勃”的表层意思,在反复诵读中还原文本视像,使樟树高大、茂盛的样子能慢慢地从文字背后显现出来,初步感受樟树的“形”。我们知道“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为了让学生脑海中对樟树已有的形象更加丰满,老师继续以“读”为抓手,层层推进教学。紧紧围绕第四自然段这几个描写樟树外形的句子。扣准一些关键词,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这里老师能够巧妙适时地抓住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做了拓展补充朗读,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老师在不断地用语文特有的方式来规范,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感知的舞台,让学生能够想象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接着,再联系课文第5自然段,体会樟树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时,老师采取了让学生联系实际,用了对比,补充小资料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樟树与众不同的特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把樟树的“形”和“神”合二为一,巧妙融通。

面对前面读悟,对于后面理解人之“神”上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宋庆龄,知之甚少,可是老师巧妙地引进一些故事资料简介,简短易懂,丰富学生的认知,给学生的是整体性的感知。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相信学生对人物肯定有了更加全面很深刻的认识,对人物有了进一步的靠近。

                                                           严玲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39:56 | 只看该作者
人•树•情——《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后感
因为对课文不熟悉,因为从没听过这节公开课,听课前,找来课文好好读了读,读完文章,沉淀在我心中的是三个字:人、树、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对樟树的赞美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语言的朴素、干净的风格,和人物的高贵一脉相承。审视一下课题,你会发现,“樟树”二字前面的定语很长,是“故居”前的,还是 宋庆龄 女士的故居前的,这就注定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或者说,这两棵普通平凡的樟树,已经有了作者赋予它们的特殊的含义。  

课文描写了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特点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宋庆龄身上的那种“香樟树”精神。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张亚萍教导抓住了教学的重点,而且巧妙地化解了难点。    

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在进行文本细读时,常常为了一两处精彩而又新颖的设计冥思苦想,听课、评课中我们常常为一个巧妙精致的处理而赞不绝口。我们考虑“教”胜过了考虑“学”。每每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就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始终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心。    

记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祁智写过一首诗《阅读就是种树》“我们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那就太简单了!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可以不使水土流失,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阴,可以让孩子玩耍;可以让鸟儿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可以千秋万代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阅读就是种树。阅读的价值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  

其实,我们的教学也是“种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那太功利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像是种树,因为它不像数学课那么能立竿见影地看到教学的效果,它讲究的是积沙成堆,文火烘培,每个学生都像棵小树苗,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是,即使我们很难看出他们在成长,但是只要你给他足够的阳光雨露,他就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枝繁叶茂,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张教导做到了这一点。听完课,铭刻在我心中的还是三个字:人、树、情。她不是把学生当作意识形态灌输的对象,而是鲜活的,有个性精神需要的生命体去启迪去滋养。她根据文本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土壤条件,提供合适的水、肥条件,再给他们适当的光照,所以,蕴涵在一棵小树稚嫩生命中的美丽才得以尽情展露。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感悟、探究,创设了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的教学境界。让我们将评课的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从课堂上展现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等方面,来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了什么。  

收获一:认识一棵树   

(一)观樟树外形  

教师先出示了图片,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这两棵树的第一印象,学生的感知是零碎的,是表面的、是浅显的。接着老师以“那么在作者眼中,这又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将学生的目光导向文章的语言文字。扣住关键词“蓬蓬勃勃”来体会樟树的外形特点,教学的步骤是逐步深入,渐入佳境,先是“观察字形,理解‘蓬蓬勃勃’的含义并读好这个词语。”,接着,默读课文看作者怎样具体地描写出樟树这种蓬勃的生命力。学生在潜心会文中,在品词析句中,会逐渐丰满对樟树外形的认识。特别是教师智慧的点拨与引导,如“这两个‘伸’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这枝干在干什么?如果静下心来听一听,你也许会听到这枝干的什么?” “这两棵粗壮的樟树是否让你产生了一些想象呢?” 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课堂收获了精彩的生成。“像巨人,像大伞”“像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正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这个片段中,张教导不露痕迹地渗透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是从大量的描写中“读出一个词语” 的读书方法,即概括、提炼的能力训练。然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进一步品味两棵樟树蓬勃的外形,从理性提炼回归到感性描述,品味作者语言文字的味道,将“形式”与“内容”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内容的感悟中悄无声息地感知言语的形式,更是在樟树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用交流感受、感情朗读等方式,建立起对樟树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更可贵的是,张教导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抓住了樟树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舍得时间当堂指导背诵课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体现。  

  (二) 闻樟树香气  

樟树的特性是“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还能拒虫。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在静思默想中,与文本对话,看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看到了他们积极的对话,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启迪智慧的场景。学生在轻松自如的课堂氛围中,习得语言,获得人文熏陶。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随意中富有睿智,亲和中不失深情,其现场生成的功夫可圈可点。如“你读出了樟树的香气。”“风霜雨雪能改变的是樟树的外形,但谁也改变不了的是它的香气。”“这是一份可贵的坚持,更是高贵的品质。”……  

其中,教师的引读更是个亮点:围绕“是的,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师)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这木质存在十年,(生)虫类就怕它十年。   

(师)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这样一唱三叹,不但让“香气保持、永久拒虫”的可贵品性深入人心,而且师生对话中不断地强化巩固了文中的一对关联词——“只要……就……”,这就是弥散在学生心头的永久的香气。  

认识樟树的过程,其实也影射了学生学习语文是一个形象感知、情意感悟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情,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有效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  

收获二:了解一个人  

文章表面上写树,实际上是写人,但是写到宋庆龄的语句只有开头“为树不肯搬家”与结尾处瞻仰的人们与树合影寥寥几句,如何让学生体会“这樟树的一枝一叶,其实都凝聚着宋庆龄的气节和品格”,教师向学生精心拓展了一段录音资料,介绍了宋庆龄的生平主要事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超越教材”的口号深入人心。如果学生学习新课文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就需要教师进行拓展,作一些知识性铺垫,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搭桥,穿针引线,巧妙引渡。这段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加深了对宋庆龄高贵品质的印象,也渗透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这样的教学设计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情,把樟树与宋庆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宋庆龄怜惜两棵樟树,因为他们而不忍心搬家;樟树依恋着宋庆龄,虽然斯人已逝,但仍然执著地伫立门前。它们是宋庆龄的朋友、知己,更是她不朽的化身。或许以前学生只知道从外在的方面来状物,学了这篇课文,让他们知道,怎样把物写丰满,不光写看到的,还可以写联想到的,怎样将物写深刻,就可以借物喻人,写出物的内在精神和品格。这样的教学,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含而不露地达到了统一。  

收获三:铭刻一份情  

宋庆龄为了两棵普通的樟树舍不得搬家,因为她喜爱这两棵樟树,她和这两棵樟树相伴多年,早就心灵相通、意气相投,这樟树的一枝一叶,其实都凝聚着宋庆龄的气节和品格。教师在细读文本后,独具慧眼,巧妙地抓出了宋庆龄那句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情的话语“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句话在课堂上四次出现,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来回忆一下,第一次是,复习导入时,初步体会宋庆龄的爱树之情的同时,学生也自然产生这样的疑问:不过是两棵普通的树吗?怎么能牵住一个人的心呢?第二次品读外形的段落,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由外表的蓬勃生机,平添了爱树之情;第三次,当感悟到樟树的可贵品性后,再次体会宋庆龄对他们的情有独钟;最后一次是,总结课文时,引导学生怀着无比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一起深情地对他们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此时,舍不得樟树的不仅是宋庆龄,还有前去瞻仰故居的人们,还有课堂上的孩子们。我们听到学生最后一遍齐声朗读的时候,文字决不仅仅只是文字,它变成了有情感有温度的立体的形象,站立到了学生的心灵里。  

前后四次的引读,可见教师的匠心独运的解读教材、重组教材的能力。这就是贯穿教学的一条线,这一条教学的主线,有机地串联起樟树的外形与内在,樟树与宋庆龄的亲密关系,樟树的象征意义。可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让学生铭刻了宋庆龄与樟树的一份情。  

学生对樟树的认识是从表面到内在,层层深入,由形到神,螺旋上升,这两棵樟树已不再是刚开始的那样普通了,而是凝聚着宋庆龄精神的两棵独特的樟树,它们已植根于学生们心中,也许当他们以后看到身边普通的樟树,便会想起这样一位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宋庆龄。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不是解释,不是说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一次难忘的情感经历。    

听课后,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文章表面上写树,实际写人。那么品读樟树外形的环节是否可以简洁些,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走近宋庆龄这个人,教学的天平适当向宋庆龄倾斜,相信学生们一定对宋庆龄的印象更深刻,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更清晰。另外,语文课提倡“动口又动手”,为增大学生参与面,可否找准读写结合点,设计“当堂练笔”。  



最后,送给大家全国著名的 薛瑞萍 老师的几句话共勉:分数,一时的花朵和果实。不能不要,但绝不能成为基础阶段追求的目标。否则,教师努力所指向的,就只是盛艳一时的草本花卉。盛则盛矣,艳则艳矣,然而却不能长久的茂盛和艳丽。教师必须全力以赴的,是在每个孩子那里种下一棵树,是着力于根部的培植和滋养:锲而不舍地增长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40:08 | 只看该作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析

星期五的上午,阳光明媚,我校的阶梯教室里洋溢着春的气息,我校的老师都沐浴在春天般的阳光里,感到无比的幸福!东台实验小学的姜梅老师亲自将一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呈现在我们这群乡村教师面前,让我们收获多多!

姜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她紧紧扣住文本的主线——“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带着孩子们通过有效地朗读训练,进行有效地发挥想象,有效地语言再创造,有效地课程资源拓展,感悟到人物精神的魅力!一片绿叶的背后是春天,一滴水的背后是大海。这堂课里,姜老师交给孩子的就是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叶,那一颗晶莹纯洁的水滴。现摘取其中的的几片绿叶、几颗水滴与大家共享:

1、有效的复习检查

姜老师在齐读课题之后就开门见山的提出“听写词语”,相信这一环节一定给所有听课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原来听写词语也可以这样来检查呀!她听写词语的方式令我们大开眼界,内容分别是:“繁、粗壮、四季常青、表示非常崇敬地看的词语、表示又多又密意思的词语”。前三个字词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可是后两个就与众不同了。我非常欣赏姜老师这样的听写方式,不仅检查了孩子们对这个词的写法是否正确,还考查了孩子们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否到位了。这样的检查中透着一份随意,随意中又镶嵌着一份精致,精致中又蕴含着巧妙的点拨。同样是听写词语,换种方式,效果就不一样了,真是一举两得,我们何乐不为呢?

2、有效的朗读训练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文本的语言有温度,字词有冷暖。一读胜百言,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主线。这节课中姜老师运用的朗读训练形式是多样的,如:(1)抓关键词读出樟树的“粗壮”“蓬蓬勃勃”“稠密”“即使……也……”(2)想象引领朗读,姜老师引领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来品读樟树“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的”。她是这样说的“假如樟树就长在我们的教室里,它会怎样伸呢?”在孩子们尽情的想象之后“有了这些想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的”。因此孩子们个个读得有声有色。(3)旧知衔接朗读,在理解“稠密”时,姜老师引导孩子们回忆了描写荷叶多的词语“挨挨挤挤”,又借助图片的直观感受,让孩子们在樟树稠密的绿叶中徜徉着!这样朗读的训练过程,是学生咀嚼、消化、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口替作者说话,更加真切地了解文章,更深刻地体验作者表达的感情,让鲜活的文字跳跃在孩子们的生命里。因此,姜老师的语文课堂因此而熠熠生辉!

3、有效的想象训练

   儿童的语言富有弹性,在表达过程中跳跃性很大。姜老师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齐读之后“你也能用这样的句式‘无论是       还是        ,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来说说樟树吗?”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实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更为透彻。在姜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樟树四季常青的特点描绘得那么真实逼真。他们那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解读,散发着醉人的幽香,透露着迷人的气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采的,语言表达也就精彩纷呈了。

4、有效的课程资源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姜老师又进行了课程资源的拓展,不失时机的补充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感悟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借物喻人”,品悟出宋庆龄的人格魅力,课堂上又一次高潮迭起。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不但获得书面材料的意义,而且把阅读所获得的精神营养释放出来,从心底里油然而生起对宋庆龄的敬佩之情!

  姜老师这样有效的课堂,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有大气的泼墨写意,又有精致的工笔细描。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启迪,精神得到了唤醒,潜能得到了显发,心灵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共鸣,身心得到了愉悦,享受着课堂带给他们的无限欢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40:56 | 只看该作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

      听了张婷老师讲授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意在达到“形神融通”的和谐状态。这是一篇托物喻人的文章,虽在描写两棵香樟树,实则写宋庆龄身上的那种“香樟树”精神。纵观本堂课,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板书认真、工整。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自主十分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再平时的课堂中得到很好的训练,学生能自主、有序地完成老师安排的各种自主性学习任务。 课堂上,张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本节课还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字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41:13 | 只看该作者
评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BY - 杨一红
今天听了两节语文课,首先让我感受到两位老师能精心设计学案,课堂上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关于“我的十分钟”的研究成果。卞婵老师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而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因此卞老师就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宋庆龄的资料,通过课堂交流来丰富宋庆龄的形象,从而拉近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课堂上老师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但我觉得孩子搜集的资料长短不一,内容也不一样,在课堂上通过浏览,谈感悟似乎较为难了点,是不是可以规定资料的字数,这样孩子在课堂上读起来也就简单一些。交流的时间就可以长一些。当然卞老师后半部分的教学还是浑然一体,在上课的过程中,卞老师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我感觉还是比较生动的,她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让学生认识樟树,欣赏樟树,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尤其是最后的配乐诗朗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对宋庆龄又有了更深得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20:41:35 | 只看该作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深深的怀念之情。

今天听了张老师上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学到很多。老师把课堂分解为三个板块并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揭题审题、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学习课文感受樟树外形美。每个环节都显示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有效的课堂教学本色

一、激发学生兴趣。平时的教学,我多把字词的教学作为课前的自学。本节课,张老师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从读字词开始,学生一下就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学习的氛围和谐了,活跃了。于是就能精神抖擞、兴趣盎然地上好这节课。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后面的教学自然就被激活了,给学生注满了生命的活水。

二、夯实基础教学。本节课,张师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贯穿课堂的始终。如:换词、讲解叠词、填关联词、对比手法的理解,以及根据提示的关键词背诵第四段,长期下去,学生的成绩定能上一个新台阶。真可谓:高楼大厦平地起,脚踏实地登高峰。

三、朗读教学实实在在,指导朗读“樟树不高,但他的枝干粗壮,而起伸向四面八方,深得远远的。”这一句时,老师通过声音的大小让孩子们读懂了“粗壮”,用她不断向前伸展的手臂,让孩子们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体会了怎样才叫“伸得远远的。”孩子们口中诵读的是优美的文字,口中看到的事老师优美的身姿,“耳醉于音,心同其情”此时再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蓬蓬勃勃”也就不言而喻了,这就是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妙境吧。

四、是既关注了言语的内容,也关注了言语的形式。表现在第四自然段对樟树的外形教学时,老师揭示“这是两棵  的樟树”,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填空,学生分别在横线上填出四个词语: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老师能对学生说的四个短句引导学生整合,从而变成了“这是两棵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样的训练,既关注了言语的内容,也关注了言语的形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体现了教师扎实的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值得我好好学习。  



本节课还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有人说:语文课是一节让人遗憾的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如果时间允许,张老师对于宋庆龄和樟树两者之间的联系一定会进行更巧妙地引导,我想这样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3 23: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