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9 10:21: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评课稿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是第7单元的 一篇略读课文,如何有效把握课型,丰实课堂呢?5月18日石岩街道开展的“同课异构”比赛中,四位老师针对这节课,同课异构,在课堂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现对四位老师的课做一个粗浅的点评:
一号教师: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指导学生略读课文学习的方法,并通过填空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教给学生默读课文的方法:默读课文思考交流: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到达阿尔及利亚后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可以说教师把握了全文的重点,以一个问题有线索,细致领悟,交流感悟,极其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比如对“一……就……的理解和说话,还有图片引读,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训练,整个课堂,师生双边活动始终围绕“读”来展开,读的形式也是比较多样化的,但是整篇课文中教师的过度语、评价语言不能吸引学生,没有启发性和激励性。朗读的指导还只是流于形式上的需要,没有很好的深入。比如在指导读出震后的悲惨难过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配上音乐示范朗读,这样才能真实真情地感染学生。
二号教师:这节课给我一个很深的感受: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资料的使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补充学生的认知空白,调动学生的情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位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资料,通过有感染性的过度语言和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读中感悟情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同学们的朗读,投入了真情实感,大家能够融入了情境,尽情释放自己的心情,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在朗读中体验中感悟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细心、坚持、技术高、有责任心等品格。”整篇课文教学中,教师有激情,感染力强的语言,能够联系生活--------汶川大地震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并设计拓展,来深化情感,是一堂扎实、丰实、有效的语文课。
三号教师:这位教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节课40分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教学激情和优雅的仪容仪态,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这位教师在对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时那种细心、耐心的指导和等待。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所以我必须学会等待。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老师的语言不够简洁、重复次数过多,问题重复次数过多,讲过过于细致,给人的感觉像是“满堂灌”。如果能偶让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读书,不求面面俱到,只要一节课有所得,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课堂。
四号教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表现中非两国友好的文章。文中写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时给予他们帮助。通过视频资料和课文的学习,该教师能够让学生层层深入体会出中国国际救援队高尚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点做得很好。最后教师也能够联系生活,激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习写新闻报道,投递到学校广播站,这种“学以致用”的设计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学习的。如果这节课老师能够在课堂用更加激情、魅力四射的语言来引导和激发学生读、感悟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相信学生会体会得更深,那么对于自己的生活的观察就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最后需要指出一个问题:在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载誉”,老师在讲授这个多音字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即就是“载”应该读三声和四声才对,这是一个知识性的错误,是不容许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这样的错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