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2 14:45:33
|
只看该作者
在本轮“同研一节课”中,我上的是第四册 21 课《最大的“书”》。
《最大的“书”》一课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讲述了在地质勘探员的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川川。如何把握好语文的特质和特点,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上好这篇常识性课文呢 ?
1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本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潜心会文本”,引领他们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初步认识化石,感知地壳运动,再利用句式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介绍化石,利用给动画配音赏析文本。在师生、生生分角色对话朗读,情景表演、语言积累中又进一步认识这本最大的“书”,在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2 、挖掘想象资源——使文本活力充溢。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学会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他们想象力的舞台。这节课我让学生由雨点的脚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迹去想象波痕,再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想象地壳运动的场景……既展示了学生理解的多元,又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既避免了讲解科学常识的枯燥乏味,又为学生的智慧学习搭建了一个个平台。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3 、准确把握“书”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书”,即平常的书,文中最大的“书”,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我以平常的书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书”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学生的视野不再被禁固在本教室,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
上完这节课 , 我们组的老师给我评了这节课
侯老师说 : 这篇课文的知识性比较强,如何体现他的语文性呢?于老师在教学时,不时地抓住语言训练的机会,如——是岩石书的图画; ————不就是书的文字吗?还让学生把陈述句改成反问的形式说一说,这些都是语文味的很好体现。不足是:语文课应该更注重人文性,和科学课、常识课不同。因此,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
刘老师说:《最大的“书”》课文很有意思,于老师更是把这个“有意思”带入了课堂,带进了学生的心田。她用亲切的语言,优美的体态,引领着学生进入了自然科学的世界。另外,于老师还紧扣字、词、句,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
周老师说:本课中对于问句的朗读,于老师做得非常到位,也可以说是本课的亮点之一。从一开始在课前谈话中的用动作表示问号,到后来找出问的句子,再到“老师读两遍,你听一听,哪遍更有问的味道?”“你听听,哪个字、哪个词读好就可以有问的味道?”再到后面教师和学生的表情对读,可谓层层深入。在这样手把手的指导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提高。可是后面部分的读有些流于形式,学生读得不够好,老师也没有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指导。如“很久很久以前……”那一段,老师和学生对读的时候,老师读得非常好,但学生却没有读出“时间久远”的味道。如果于老师能够让学生慢慢地读,轻轻地读,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哪个词读得好,重音、轻音、快慢等,效果应该会更好。
本次讲课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备学生方面还存在不足。一位优秀的老师不但要备教材,在备课时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备学生,你的设计再精彩,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只能等于零。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