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1 20:17:23
|
只看该作者
《加法交换律》评课稿
仙居县岭下张小学 王俊巧
这次在实验小学接受了这学期的第一次教学上的洗礼,来自杭州天长小学的许海燕、张麟还有实验小学的徐旭琴都展示了非常精彩的课堂。
三位教师的课堂都是紧紧围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模式,其中,许海燕老师的课堂尤其吸引我,听过之后我真的是忍不住的鼓起了掌,这是将知识已经升华了的课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上得到落实的一堂扎扎实实的课。
这次就重点讲讲徐海燕老师的《加法交换律》。她的课题是《我们一起学数学》,一开课就以生活中的两个实例作为判断题的材料让学生判断是非,为接下来的授课内容做了铺垫。然后她以一句“在数学中,也有交换位置”顺其自然的引入新课内容,先给学生一个加法交换律的大概框架,让学生形成一种猜想,再将学习材料提供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本来,我以为到这再来个课堂小结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但是徐老师不是,她接着问了一句:减法、乘法、除法它们有交换律吗?然后提供了简洁明了的探究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与总结。这才是本节课的亮点。确实,针对《加法交换律》本身来说,这是非常简单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根据教材安排的课时下来,比较费时,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于这种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有意无意的在应用了的规律的探究提不起兴趣,像徐老师这样的安排,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且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也会映像深刻一些。
这次听课后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好教材,教好教材?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再好的教材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不适应性。这都需要教师去再创造、去内化、去升华。因此,我要深入挖掘整个小学数学教材间的联系点,将知识融会贯通,用最好、最严谨的课堂来呈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