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1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四个太阳》听课反思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3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个太阳》听课记录及反思
一、导入

歌曲导入: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点明中心)

师:种什么?(太阳)对阳字的写字,从观察入手更好.认这个字不是难点,写好这个字才是难点.如果考虑了这点,反馈评价时,这些问题就不会发生了.

二、指导写“阳”:

师范写,讲解重点笔画

生练写,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先摆好写字姿势)

展示评价:怎样写得漂亮一点?火眼金睛……

再写一个

给阳字找什么朋友?太阳、阳光

三、读题,了解课文

读题

了解课文:到底他画了四个怎么的太阳

自读课文,读准生字

填空:

师生共同完成

小男孩画了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贴图)

自己试试

小男孩画了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生贴图)

小男孩画了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生贴图)

小男孩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生贴图)

齐读

四、学习“红红的太阳”

每个太阳都藏着一个美丽的心愿。郑老师最想知道红红的太阳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愿。自己读读红红的太阳。

生读红太阳的句子

出示图片,风声,这个时候你感觉到什么?(送给它一个词“冻僵”)生各种形式读词

认读脸,什么偏旁?我们学过好多好多月子旁的字呢。生举例,总结和身体有关。

当我们听到这股风声时,你们的脸(冻僵)你们的脚(冻僵)……这个时候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你有什么感觉?(温暖)读词语温暖。你哪里感到温暖?(奖励红太阳)

除了温暖了小朋友还温暖了谁?(大家)

读好温暖的感觉(出示段落)生自读

指名读(谁能把温暖的感觉带给大家)

自己再读一读

小组读

五、学习“绿绿的太阳”

如果我把火红的太阳送给夏天你喜欢吗?(出示图片)说说对夏天的感觉,如果夏天你走在大街上会怎么样?这个时候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你想到什么?

老师把红红的太阳换成绿绿的太阳(出示绿太阳和句子)谁来给大家带来清凉?

指明读,齐读

绿绿的太阳照到了高山上,高山上的树木都舒展开了绿绿的叶子,照到了田野力……这个时候走在街上的人们不用撑伞……一起读一读清凉。

这么清凉的太阳除了照到高山。田野,还会照到哪里?引读

认读生字街,找朋友

男女读,自己读,指明读,互相评价,齐读。

六、小结

画了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是为了温暖,画了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带来清凉。那么金黄的太阳和彩色的太阳又藏着什么愿望呢?下节课老师悄悄地告诉大家。

读全文

七、写字“光”

我们写了阳字有个字高兴了,你都没有写写我,它就是“阳”字。

关键笔画

生练写

师补充笔顺

找朋友

这次的听课,也是我自我反思的过程,作为同年级的老师。郑老师的课堂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和思考。

1、教师过渡语,评价语非常精彩。(红) 自己不够重视,背教案上的上课时忘了,或觉得没必要

2、教师声音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有力,时而柔和(绿)一直一个语调,纪律不好的时候只会大声

3、了解课文,理清主线。(蓝)拿到课文如何梳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是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4、生字词教学扎扎实实(先从读入手,再层层深入理解)(紫)自己平时还没有教扎实,形式单一。

5、鼓励为主,以学生为主。“光”字

从这次的听课和有效教学理论学习中,我认为

有效教学,我要加强关注学生。平时太多地担心上课的教案,课时的安排,课堂纪律,没有关注学生到底学会了吗?学到了什么?学得开心吗?以后我希望自己也要努力关注课堂和课外的学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39:12 | 只看该作者
《四个太阳》听课记录及反思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的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主题来编排,《四个太阳》这篇教材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因此韩丽丽老师将教学重点之一定为朗读感悟。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在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了要求。以读为致力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有句话就叫“读占鳌头”,书读好了,书读多了,什么都在其中,一切都在其中。因此,在教学中韩丽丽老师比较重视朗读的设计,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这样的设计让知识点有机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通过夏天的图片进行视觉冲击,学生仿佛已经置身于炎炎夏日中。根据需要,围绕主旨,提问:这么热的天气可怎么办呢?文中哪一段给我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接着图片出示,抓关键词“清凉”、“到处”感受世间因为有了绿绿的太阳后,万物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在学习“红红的太阳”时,韩丽丽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空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通过音频中播放的“北风呼啸”的情境感受“冻僵”一词。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谈感受,这样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感受在冬日里红红的太阳给人们送去了温暖。

韩丽丽老师还随时指导学生的坐姿,进行常规教育。让我为之一动,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这堂课中,韩丽丽老师轻轻如涓涓流水的亲切话语,循循善诱的目光,笑容可掬的面容,都是最美的。

               亓玲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的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主题来编排,《四个太阳》这篇教材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因此韩丽丽老师将教学重点之一定为朗读感悟。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在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了要求。以读为致力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有句话就叫“读占鳌头”,书读好了,书读多了,什么都在其中,一切都在其中。因此,在教学中韩丽丽老师比较重视朗读的设计,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这样的设计让知识点有机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通过夏天的图片进行视觉冲击,学生仿佛已经置身于炎炎夏日中。根据需要,围绕主旨,提问:这么热的天气可怎么办呢?文中哪一段给我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接着图片出示,抓关键词“清凉”、“到处”感受世间因为有了绿绿的太阳后,万物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再来进行感情朗读。在学习“红红的太阳”时,韩丽丽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空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通过音频中播放的“北风呼啸”的情境感受“冻僵”一词。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谈感受,这样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感受在冬日里红红的太阳给人们送去了温暖。

韩丽丽老师还随时指导学生的坐姿,进行常规教育。让我为之一动,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这堂课中,韩丽丽老师轻轻如涓涓流水的亲切话语,循循善诱的目光,笑容可掬的面容,都是最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39:29 | 只看该作者
听了张老师《四个太阳》的执教和竺老师的点评后,将点滴感受整理记录一下,就当给自己也备一次一年级的课,当作一种平时的积累吧。

《四个太阳》这个课题肯定会给小朋友一些疑惑,因为在生活中只有一个太阳,书上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呢?所以导课从课题入手,不免是一个能激发孩子兴趣的好方法。

原本以为低段主要以最基础的字词的掌握为主就可以了,听了竺老师的讲评后,发现低段的语文教学除了在字词上要重视以外,原来解读文本同样不可忽视。

每一个语段的教学同样要围绕一~二个重点词来展开教学。如春天的太阳是“多彩”的,那么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多彩“的内涵,借助春天多姿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强烈的冲击,然后进一步“用词解词”的方法,在“多彩”下面板书:多姿多彩、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等等,既达到解词的目的又帮助孩子积累词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甚至“彩”字的三撇用彩色的粉笔写出来,细节的注重,更能让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天的太阳重点围绕“炎热”、“到处”这两个词来展开教学。“炎热”通过图片来解词后,要让孩子口头表达炎热的夏天,小狗怎么了?树木怎么了?小朋友们怎么了?然后再出示“绿绿的太阳”来同时解“清凉”和“到处”一词,绿绿的太阳照到高山上,高山一片清凉;绿绿的太阳照到田野上,田野一片清凉等,这些合成一句话就是“到处一片清凉”,这样学生就直观地理解了“炎热”和“清凉”是一对反义词,也明白“到处”就是“处处”的意思。

这篇课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想象力丰富,所以在课的最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要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从情感上引导与熏陶,如我要画一个健康的太阳,送给生病的奶奶;我要画一个和平的太阳,送给饱受战争的孩子;我要画一个幸福的太阳,送给地震灾区的人们……

一时之间恍然大悟,无论是低段的文本还是高段的文本,练笔的设计最好能和文本的特色相结合,或是文本的写作方法,或是文本的字词运用,或是文本的人文情感,总之学一课就应让学生有所得,这是我对“一课一得”的另一种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39:54 | 只看该作者
《四个太阳》评课稿

                   南平市 流芳小学:林銮英

   

欧爱秋老师上的《四个太阳》是一堂充满了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四个太阳》是一篇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章,作者通过画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来表达自己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课文语言优美,读起让人感到亲切、惬意。本节课在欧老师那具有亲和力、带有童真和童趣的语言引导下,孩子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真正理解了小画家为什么画这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从中感受到了四季的美景。欧老师今天上的这堂课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具有美美的人文情怀,对教学尺度的把握很准确,三个维度得到有机整合,年段目标分得很清楚。

首先是工具性的落实和人文性的统一:欧老师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接触课文不到一学年的孩子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了孩子开始自主学习的能力。又通过开火车复习生字,读词、让学生画画、写写等教学方法的使用,进一步巩固复习生字,牢记生字,为下一步的朗读课文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

教育的本质就是在于帮助学生成功,我觉得欧老师把课文开发得很准,借助课文的四种不同颜色的太阳,展示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给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变成真真切切的感受。为了孩子理解小作者为什么画彩色的太阳,再结合春天的课件,联系新旧知识,巩固了描写春天的词语,描写春天的古诗。彩色的太阳是春天的象征。教师同样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万紫千红的季节。这个环节精妙之处在于,教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对春天欣赏的感性层次上,而是结合优美的旋律和画面,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赞美春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密切的结。

通过对比——冬天,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冻僵了孩子的小手,多想温暖一下呀!红色是温暖的,所以就画红色的太阳。新课程强调联系生活教语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求学习的不仅是文本,还有学生的经验。欧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空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动作理解“冻僵”。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冻僵”,这样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教师再引导学生,由文本联系生活,注重生活的体验。课文描写的是夏天,学生对夏天有亲身的感受,那么,让学生说一说夏天的感觉,注重了学生的多元体验,尊重了个性。由文本联系自然世界。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绿色太阳给小鸟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升华情感。当学生有了文本的,生活的,自然的体验后,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走进文本,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说,这个环节,学生经历了感知、感悟、体验表达的过程。一环扣一环,螺旋上升,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样学生广开思路,发表对自己的独特感悟,从开始的“走近文本”,到现在的“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的心灵碰撞),真正与文本进行了个性对话。在教学秋天时,欧老师让学生猜老师喜欢那个太阳,老师是八月出生的是什么太阳呢?生回答是金黄的太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学生自然的想到香甜的水果。教师利用课件渲染秋天的景色。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落叶,作为情境创设。儿童是富于幻想的,再让学生喜欢秋天的同学站着一起读文本。欧老师没有让学生停留在人文的拓展上,而是顺情而引,让学生读进文本,读出心中的快乐。读的方式也多样化。达到了朗读训练的目的。欧老师引领学生画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准备送给谁,再写一段话。使学生学习更进一步升华情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自然对话中,不留痕迹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这堂课中,欧老师轻轻地如涓涓流水的亲切话语,循循善诱的目光,笑容可掬的面容,都是最美的,她普撒的是太阳般五彩的爱。

最后,说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在学生自学课文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针对孩子的发言,指向更明确,发言更加肯定。要求孩子不只是知道,更要感受到。孩子说得不对的时候,教师要表明态度,或者明确告诉他,怎样才是对的。

    总之,欧老师上的是一堂很成功的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40:24 | 只看该作者
《四个太阳》评课
在香坊区进修学校“定点助教”工程的启动仪式上,我上的那节识字写字课《四个太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和学校的教学领导、同学年组以及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师们在一起集体备课是分不开的。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试讲一次之后,我参加了二年级的语文教研活动,观摩了教研员祁老师和香一小学王秋平老师的同课异构两节识字写字课,对我启发很大,借鉴很多。在之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热烈地讨论了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策略。但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方法还是存在不同之处的,不能全盘效仿,需要寻找一种更适合于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回去之后,我又一头埋进了语文书中,教案修改了若干遍,课件反复制作,最后定稿。这个过程,让我学习到了很多,重新“深造”了一把。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表示一下感谢,发表一下感言。呵呵
      以下是同学年的王瑞雪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评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课的开始,一曲富有童趣且孩子们相当熟悉的儿歌《种太阳》把孩子们带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那一幅幅鲜活灵动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怎么会有四个太阳呢?”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了参与学习的欲望。这些疑问好像一块块磁铁,吸住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初读课文。

      在指导写字时,教师选择了“因”、“园”和“脸”这三个字,本课有6个要求会写的字。“因”和“脸”这两个字是本课中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具有双目标的字。“因”和“园”结构相同。在写字之前,教师先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真好!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这四个太阳。美美的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要把字写美观、漂亮。”从而将写字与课文形象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读是一种快乐,写会有另一番快乐。教师制作了课件,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结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空笔顺。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在学生写字时,教师注意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展示评价很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相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感觉意犹未尽。这是教师不失时机地布置作业:“你们一定也有很多心愿,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要送给谁?要说什么话?回家后用我们一双勤巧的小手,画一个自己想画的太阳吧。”让学生亲身去理解,去操作,去实践,去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3:40:33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语文《四个太阳》评课稿

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中心小学 肖凤纯

刘柳新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教师能够深入研读教材,读懂文本价值所在。借助小画家画出的四个太阳,体会小画家美好的心愿,感受四季的美丽,生活的快乐,以及美好的向往。

二、根据文本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表面上看,是采取了“分割板块式”的阅读,实质上强调了板块之间的联系,由学生自己决定精读部分,最后化零为整。这样的阅读教学策略,从本节看来,是可行的,而且行之有效。

三、教师敢于放手,强调的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初探课文时,教者让学生听录音,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细品课文时,教者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展示了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在读中感悟。这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有所感知后教者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小作者的心愿:作者为什么要画这种颜色的太阳,他有什么心愿呢?最后还让学生演一演,这种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带给自己和他人无尽的幸福。

四、重视了文本与生活,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联系。学生面对面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更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看太阳,说太阳,画太阳,一系列的引导,发现了学生的纯真与善美。实现了语言教育的价值。

当然,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撼的,有缺撼的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这一堂课中有两个不太成功的地方。第一处是学习第二自然时读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这句话,老师问:“你们闻到水果的香甜了吗?”学生们答得很牵强。第二处是学习完课文之后,老师问:“小作者为什么画四个太阳,他有什么好的心愿?”学生大部分不敢举手回答。只有个别学生作答了。其实,老师问的就是这一课学习的难点,这种情况说明教学难点没突破。低年级小朋友对文本解读很低很浅,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深入浅出方面下功夫。为了挖掘文本主题,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画了不同色彩的太阳,找出了代表不同季节特点的画面,写出了每一段中关键语句,可是,教学难点还没突破好,我想到了一个教学策略,不知可不可取?那就是课堂设计时,直奔主题,分散难点。导入时作一下铺垫:小朋友,你喜欢画画吗?画画也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愿呢!今天,我们的一个小伙伴画了四个太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学习课文时紧扣主题,小伙伴为什么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解读文本直至理解,将中心问题简化为四个小问题,学生就能把握小作者的意图,难点得以突破。最后让学生画太阳,表达自己的心愿,教学语文就达到了学习的最佳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0: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