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琥珀》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4:3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琥珀》教学反思

《琥珀》这一课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是怎样展开合理的想象”。文章条理清晰,描写生动。为了将语言感悟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德育渗透点——激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琥珀》一文作者按照琥珀“形成时间——形成——发现——科学价值”的顺序来写。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然后直奔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学习琥珀的特点。精心设计了“推测”一词的教学,先是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地深刻理解“推测”的词义。然后以琥珀的特点为根据,紧紧抓“根据……推想……”的练习,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琥珀形成的环境,使学生了解琥珀的科学价值,进一步理解“推测”一词在句中的意思,学习由已知推想未知的思维方法,有层次地展开琥珀的特点、形成、发现的教学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读、思、画、议、批注、交流等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通过揣摩、引导、讨论、点拨让学生边读边思,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反思:

在教学《琥珀》一课时,我体会到:当今小学教育仍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必须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要使课堂教学优化,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方法

《琥珀》这一课教学时,我采用了“篇末入手”、“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法,把幻灯、录音等电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创造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小小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有声有色、有字有图、色彩鲜明、形象具体的世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采用“自读——质疑——发现——解疑”的教学模式,由认识琥珀入手,从它的共性特点“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到它的个性特点与价值,引导学生抓重点段的重点句,分析科学家是怎样想象琥珀的形成过程,想象的合理之处所在、合理想象的美妙所在,促使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得以解决,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巧设提问,活跃课堂
   教师的提问是传授知识、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琥珀》这一课时,我依据教材、紧扣重点,精心设计提问,使提出的问题起到“以问促读”、“以问促思”的作用。针对小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注重选好问题的切入点。《琥珀》一课是根据已知的去推测未知的,学生不易理解。我首先从重点词入手,提问“什么叫推测?”学生不难答出推测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又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已知道”的,哪些地方是“不知道”而经过推测才了解的?作者怎样进行推测?提出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明白了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推测出松脂球的形成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炎热的夏天。从这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推测出当时松脂刚好滴在树枝上把这两只小虫包在里面的情景。从“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出当时两个小虫包在松脂里挣扎的样子。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思路一目了然。

3、采用讨论方法组织教学

《琥珀》这一课采用了讨论方法组织教学,用得扎实有效。教学过程中充分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教学一开始,学习第四段时,指名学生读课文后讨论: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互相补充,学生就初步地了解了琥珀.“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这一句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也采用了讨论方法,以发挥集体的想象力。课文的两个难点:“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和“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也设计了让学生讨论,旨在让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采用讨论方法来组织阅读课文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着疑问,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如:“科学家是怎样展开合理的想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琥珀的形成”是科学家的合理想象,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琥珀的发现”,连许多老师也把它看作是对事实的描述。“琥珀的发现”不是事实,它恰恰显示作者想象的精妙之处,是作者行文精采所在。虽然,本课教学时学生没有提出这一个疑问。但处理好这一部分的话,能够深化学生对“合理想象”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4:32:36 | 只看该作者


                                《琥珀》教学反思

《琥珀》第二节(讲读课)采用了“篇末入手”的变序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心切,积极性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好处,既解决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活动
  精心设计了活动幻灯片、录音等,创造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加强语文信息刺激,使学生眼、耳、口、手协调识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爱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真对学生朗读的情况,应多指导范读、引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就一个自段的朗读到位,不应一带而过,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读得有情感,有滋味。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科学价值。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的必备条件,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故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了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起他们对琥珀的兴趣,我在课前作了如下布置:选择你喜欢的途径,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包括图片)。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汇报关于琥珀相关资料,有的用文字介绍,有的根据图片介绍,有的利用电脑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个互动环节他们更全面了解了琥珀的特点,进而导入课文:文中的琥珀什么样子?采用了“篇末入手”的变序教学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心切,积极性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好处,既解决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如: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课文中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实的?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学习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根据学案,找出描写琥珀形成过程中松脂球形成的段落(从第二至第九自然段)从中得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1、在一个太阳光很强烈的夏日;2、在一大片松林里;3、松脂不断地往下滴;4、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刚好遇到一起。同学们很快找出了条件并发现作者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用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写作手法。例如:第八自然段有一句“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同时把两只小虫无可奈何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写两个小动物行动时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突出它们的活泼可爱:小苍蝇“展开”、“停”、“掸掸”、“拂拭、“飞舞”,蜘蛛则是“爬”、“划动”、“扑”……这些收获全是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本节课中由于尝试“361快乐课堂”模式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征对学生朗读的情况,应灵活地因势利导指导范读、引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应当在感悟后的基础上读得有情感,有滋味,毕竟语文课的特点还是要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4:32:59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琥珀》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构思巧妙,既有生动传神、刻画入微的记叙和描写,同时在谴辞造句上又非常严谨,准确,逻辑上也很严密。

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措施,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加强语文信息刺激,使学生眼、耳、口、手协调识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爱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语言生动,想象丰富。为了让学生感悟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作者描写小苍蝇和蜘蛛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朗读,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所推测故事的生动。让学生结合上文的学习,进行小练笔:

让学生也来仿照课文2-9自然段,根据课件所提供的图片资料,放飞想象,去探索发生在远古时代的秘密,去创造另一个神奇的故事。

这样,不但学到了课文独特的语言表达,又培养了学生合理的想象!

教师的提问是传授知识、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琥珀》这一课时,我依据教材、紧扣重点,精心设计提问,使提出的问题起到“以问促读”、“以问促思”的作用。针对小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注重选好问题的切入点。

《琥珀》一课是根据已知的去推测未知的,学生不易理解。我首先从重点词入手,提问“什么叫推测?”学生不难答出推测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又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已知道”的,哪些地方是“不知道”而经过推测才了解的?作者怎样进行推测?提出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明白了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推测出松脂球的形成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炎热的夏天。从这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推测出当时松脂刚好滴在树枝上把这两只小虫包在里面的情景。从“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出当时两个小虫包在松脂里挣扎的样子。

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思路一目了然。

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我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还不够,针对学生朗读的情况,应多指导范读、引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就一个自然段的朗读到位,不应一带而过,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读得有情感,有滋味。

同时,课堂小练笔的时间过短,影响了学生习作的质量。

通过这节课的探索,我感悟了很多,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一路欢歌走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4:33:18 | 只看该作者
《琥珀》教学反思



《琥珀》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构思巧妙,既有生动传神、刻画入微的记叙和描写,同时在谴辞造句上又非常严谨,准确,逻辑上也很严密。教学时我采用了教学措施:

1、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观看课件《琥珀》让学生从课件中的讲解及画面直接接触了解琥珀。同时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四字词语来形容琥珀,紧接着向学生介绍琥珀之最,以激起学生学习这课的热情。

2、本课在教学作者描写小苍蝇和蜘蛛的语句中,要如何体会语言的生动、想象的丰富。我抓住作者描写小苍蝇和蜘蛛的语句,学习作者合理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结合上文的学习,进行说话训练:说说蜘蛛和小苍蝇在琥珀里挣扎时的情景,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得:抓住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想象的丰富;通过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想象的丰富;通过说话练习,学习作者这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失:由于教学应变机智不够,在指导朗读和指导说话时都有不到位的地方。(1)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小苍蝇的句子时,第一个学生说到这是一只爱干净的小苍蝇,而我的预设是“快乐、可爱”,一时不知如何处理是好,所以在这个地方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自己将“可爱”说出。可见在具体的细节处理上不够从容,不能游刃有余。这也是以后提高自身素养的一个努力方向。(2)指导说话时,下课铃声一响,心里一慌,对学生说话的指导也就匆匆而过,没有深入下去,没有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想开来,使训练未得到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4: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