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9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听课记录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5:3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了两节《十六年前的回忆》,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点,下面从相同和不同两方面来谈谈听课的一些体会。

相同点:
1、两位老师这节课都是上的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这部分内容,读这部分内容应该抓的几个点,两位老师抓得都比较准。一是见面时,对父亲的描写,二是父亲对我们的态度和在法庭上说的话。

2、二是两位老师上课都饱含激情,学生学习也都很投入,但是都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远观课文,而不是走进文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两位老师都过于强调李大钊的忠于革命,无所畏惧,沉着斗争,而没有考虑到这篇文章写的很平实,是作者亲眼所见,李大钊的品质是从最平淡的描述中感受到的,文章的真实体现在这里,动情的更是这些,那么学生阅读起来会显得更加困难。但是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平实之处不仅体会李大钊的伟大,还体会李大钊为人夫、为人父的普通人的情怀,学生是心灵深出的那根琴弦是否会被触动?李大钊的形象是否更立体、更丰满呢?


不同点:
        在教材的处理上,各有精彩的可圈可点之处。一位老师在处理李大钊对家人“一瞅一望”时,深情地说:“父亲一瞅一望,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刻,他想说什么呢?”

         孩子们的回答引经据典,高亢激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你们把人民、祖国、共产党记在心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看出来他们体会到了李大钊心中那种伟大的力量,通过想象李大钊说的话对李大钊的形象有了更鲜明的印象。另一个老师在这里却设问:在这样的法庭上父亲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是父亲无情吗?忘了我们吗?显然这样的设问与文本内涵、与当时的课堂氛围都不协调,学生也只能揣摩老师问话中需要的答案,而不是用心去体会李大钊此时此刻的心境。

         另一位老师在组织课文的阅读上很有特点,抓一句话“一种伟大的革命力量”整体把握课文,引导学生读上下文,前后文,不仅读了法庭上,把前面全部都带动起来读,通过读,学生能领会到这不是一句空话,是一直贯穿下来的,在点点滴滴,在时时处处。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相当精彩:

师:哪个组同学交流一下,让你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是哪些语句?
生:“父亲瞅了瞅我们……”父亲的心里只想着革命事业,对这种可怕的死刑视死如归。
生:“乱蓬蓬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受到艰苦的刑罚,却保持这种态度说明心理被这种精神占领。
生:李大钊同志坚贞不屈,化悲痛为力量。
师:他的心被这种伟大力量占据,读这段话,你为他的思想,表现震撼了吗?读了之后还有什么想法,说一说。
生:联系上文“局势越来越严重…… 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怎么能离开呢?”说明父亲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十分平静,很佩服李大钊。
师:是因为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找到上文联系很好。把两段话结合起来读,看一看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这种力量伟大吗?伟大在哪里?
生:第26段“我抢着说……”看出来这种伟大的力量感染到作者,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让我变得机智勇敢。
生:把26段和21段对比:“我忍不住喊出来……”“是的,我是最大的……”看出21段作者为父亲担心,体会到父亲的安定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后,不告诉敌人她还有个哥哥,让哥哥继续革命事业。
师:这力量的确伟大,影响着在法庭上的作者,正是因为有这伟大的力量,1927年春天,局势很紧张时……
生:“父亲每天晚上回来很晚……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师:在工友被抓时,母亲劝父亲走,父亲却……
生“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
师:所以才会在父亲被捕时,敌人夺下手枪,他……
生:“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师:在今天的法庭上,父亲更是这样做的,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师: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所以也给作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由一句话回顾了全文,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从整体入手。师生包含激情的对话,有气势,有震撼力,一句抽象的话变成了血肉丰满的画面,一种抽象的精神变得可以感受、可以触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5:36:18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安排六年级的张老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张老师翻阅大量教学设计,反复研读文本,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前,她邀请我们同年级的两位老师帮她再看看课,面对她执着认真的行为,我俩佩服不已。细细论证中,我们一致认为,要改变以往切块处理,肢解文章,破坏文本结构美语言美的弊病,紧扣“课文中的那些话打动了你,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一问题,以学生自读品味文本,合作交流感悟,教师引领深入,进而朗读指导,凸显主人公精神品质,作者无尽的怀念和敬佩之情。而后回归整体,感悟首位呼应的写法之妙处,设计寻找文本中前后呼应的句子,讲练结合,让课文首位呼应,前后照应的写法深入人心,设计为李大钊写悼词练笔活动,深化情感认知,催生语言表述,初步明了悼词的写法。实现从文本中习得方法,积累认知,在写作中实践,形成能力的有效结合。听了我们的建议,张老师又对教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整理。

    初讲在刘老师的班里进行,一切如预设般的生成,课堂非常的流畅,张老师也底气十足了一些,对于教学设计,我们又提出了将问题改为:“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看出来的?”以杜绝,试教过程中,学生不能就一个方面充分感悟汇报交流,老师调控有难度,教师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浪费教学时间的问题。本打算二次试教在我班进行,因为临时要听我的课,本课时任务只好由我本人完成。在通读完本单元内容后,我发现本单元课文题目命制有特色:《十六年前的回忆》以点明和内容有关的时间为标题,《灯光》以事物为标题,《为人民服务》以人物语言表现文章中心为标题,《一夜的工作》以事件为标题。这岂不是指导学生更准确的为文章拟定题目的有效媒介吗?我打算本课的教学能力点训练上,设计这一问题。反复读了文章的开头,句子的倒装,强调了1927.4.28在作者心中的分量,“离现在已经有十六年了”补充说明,回扣了文章题目,真的很妙呢?打算上课的时候要寻机穿插。

     正式的研讨授课时间是次日早晨第一节,全校语文老师包括十多位实习教师都来听课了,教室里有上百人,水泄不通呢,看着这阵式,张老师会不会紧张,真为她捏着一把汗。开课了,简单的内容回顾复习后,新授开始了。“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呢?”张老师已经脱口而出了,显然她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了?最初的记忆是最为牢靠的。学生们已经领了命令默默地读课文,圈圈画画,作批注了。张老师在讲台上来去的踱着步。原本这时可以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为自己课的后续进展找好胜券的,只可惜,听课的人太多,过道已经被塞满了,张老师只能靠对学生的估计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了。果真,孩子们找到的地方很多,但是就一个方面相互补充,然后深入体会出了问题,老师有些力不从心了。好在张老师对后面的教学设计烂熟于心,按照预期计划,走完了课堂教学。

    第二节,我去本班进行这一课时的教学,当问题提出后,孩子很快的默读,勾画、批注,看着那些个性化的理解,我让合作小组交流一下学习所得,然后开始汇报。先完成填空。(      )的李大钊,然后找理由,孩子们抓住关键词,抓住了关键句,品读中悟出了李大钊是一位对工作高度负责,沉着冷静,临危不惧,从容不迫,视死如归,忠于革命的好同志,也是一位慈爱的好父亲。随机进行了感情朗读,“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临危不惧,这样视死如归?”前后两次回读“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里对我们讲得——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深刻了学生的认识。继而铺陈:就这样一个忠于革命的李大钊,就这样一位深爱着家人的好父亲,却被反动军阀将竹签敲进指缝,生生剥去双手的指甲,死在敌人的绞刑架上,让我们看看,她的家人,心情会怎样呢?齐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孩子们被触动了,读文时有些哽咽,读罢便纷纷举手,向老师汇报他的感知,真的没想到,有孩子从“咬紧牙”体会出了三层含义:1.李星华对敌人的恨,2.李星华失去父亲的痛3.李星华下定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从“勉强”看出李星华无法接受父亲惨死的事实,显出了孩子对父亲的情怀。当再次回读收尾两段的时候,首尾呼应的方法学生已经明白了,首尾呼应的好处也体会出来了。穿插做完有关照应,有关命题的两道题后,我告诉同学,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写一份悼词吧!已在课前请几位程度好的同学查找了悼词的写法,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悼词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他们讲的头头是道。会说不等于会用,我当场验证,告诉他们回顾人物事迹这一部分就把本课事件精神做一综合即可。真的没想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有人采用比兴手法:“山川呜咽,草木含悲,1927.4.28,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有人引用赞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铺陈,有人以“您的精神将与山川同在,日月同辉!”做结。看着这一节课的收获,我兴奋不已——功夫做在课前,收获来自课堂。

   参与集体备课,思维被激活,实践教学设计,验证思考效果,反思教学行为,增长教育智慧,磨课,真是成才的一条捷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5:37:2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作者:本校张老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是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写的?课文回忆了十六年前的那几件事?

二、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崇高品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勾画出体现李大钊同志崇高品质的句子,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画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三、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一)1.学生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话,这里表现了李大钊什么精神?
   (1)“我哪儿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
   (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2.指导朗读。   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7自然段父亲的讲话。

3.从哪些句子中还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

“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埋头”指工作很专心,体会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的工作,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怕党的机密文件落入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
    为什么平时慈祥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烧掉时,平时对儿女总是那样“慈祥”、“耐心”的李大钊,竟“含糊”地回答作者的问题,这件事突出地说明李大钊在这一阶段中工作紧张的程度,同时也怕泄露了党的机密。
  工友阎振三的被捕为什么让我们替他着急呢?
  “阎振三”是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他的被捕,预示着敌人将疯狂地镇压革命,共产党人处境非常危险。

4.面对严峻的局势,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作者是如何表现李大钊这种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品质的?  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

(二)1.“沉重的皮鞋声”和“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满脸横肉”、“冷笑”、“搜了一遍”……可以体会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从反面衬托出李大钊沉着、机智、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李大钊对敌人的极度的蔑视。
  2.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及对李大钊的临危不惧的敬佩感情读这一段。

3.“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这句说明他对敌人早有准备,从容不迫。

4.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5.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李大钊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做好了随时为革命牺牲的准备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作者是如何表现李大钊这种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品质的?  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应用了对比的描写手法。

(三)1.学生读课文的第17节,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从李大钊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钊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几天头发就乱蓬蓬的,可见敌人多么凶狠毒辣。但李大钊的神情仍旧平静而慈祥,说明他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坚定信念,不畏惧敌人,不怕牺牲的从容态度。

2.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3.面对亲人的哭喊,敌人的严刑拷打,李大钊毫不动摇,坚贞不屈,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李大钊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体现在哪儿?

“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勇敢、机智保护了哥哥。

5.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作者是如何表现李大钊这种毫不动摇,坚贞不屈的品质的?  抓住了人物的外贸和神态描写的。

四、补充资料  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由于父亲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与另外19位年轻的革命者一起走向了刑场。面对两台巨大而阴森的绞刑架,大钊先生深情地望了一眼亲人和同志,然后头也不会的第一个走上了绞架,为了延长他的痛苦,敌人对他用刑的时间长达40分钟。

就这样一个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李大钊离开了我们。

就这样一个面对敌人的枪口临危不惧的李大钊离开了我们。

就这样一个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的李大钊离开了我们。

听到李大钊被害的消息他的家人又会怎样哪?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找句子谈体会。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体会要点:①这是教育后代永远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②也是教育后代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

2.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1)读开头和后三个自然段。
  (2) 讨论问题, 发言总结。
  内容上首尾连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谨严,表达清楚;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五、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从文中学生能很快地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A.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B.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C.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报三。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和感受也会更深。)

六、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引导课外阅读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引导课外阅读: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我们深情缅怀他们,我们的民族为他们而骄傲!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板书设计





1927年4月28日

                            高度负责

首尾呼应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临危不惧     忠于革命

                            坚贞不屈

4月28日







评课:

    研讨授课时间,全校语文老师包括十多位实习教师都来听课了,教室里有上百人,水泄不通呢,看着这阵式,张老师会不会紧张,真为她捏着一把汗。开课了,简单的内容回顾复习后,新授开始了。“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呢?”张老师已经脱口而出了,显然她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了?最初的记忆是最为牢靠的。学生们已经领了命令默默地读课文,圈圈画画,作批注了。张老师在讲台上来去的踱着步。原本这时可以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为自己课的后续进展找好胜券的,只可惜,听课的人太多,过道已经被塞满了,张老师只能靠对学生的估计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了。果真,孩子们找到的地方很多,但是就一个方面相互补充,然后深入体会出了问题,老师有些力不从心了。好在张老师对后面的教学设计烂熟于心,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完了课堂教学。

    纵观本课,我个人以为教师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把握课堂有较大进步,呈现以下特点:

    1. 课堂教学比较平实,做到了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以文导写,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也培养形成着学生的能力。比如:充分利用精巧的板书在总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首尾照应的写法,感悟写法的好处,继而在文中为给定的句子寻找照应句,让前后照应的写法深入人心。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时必要的点拨和牵引,使学生领悟了文章为了体现李大钊的崇高品质多抓住人物语言和神态描写。

    2.教师教学设计有创新。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抓住了“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句支撑李大钊壮举,凸显李大钊人品,激发学生佩服之情的文章情感的泉源,试图用一咏三叹的回扣朗读,深化学生的认识。这一点抓得准,抓得妙。

   值得商榷探讨的地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设计多,关注学生表现少,因而不能及时敏锐的捕捉学生反馈信息的有效成分,利用有效的追问,将学生高度概括的语言细化为紧扣文中关键词理解感悟的语文能力训练。

   2.教师情感在文本之外,引读缺乏激情,朗读效果不很显著。本班学生朗读课文语速普遍较快,看来教师平时教学中齐读方式运用的多,个体朗读指导的少,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3.新课改我们倡导对文本采用整体感知,淡化逐段的剖析分解,但同时抓关键词、关键句读懂文本,习得方法依旧很重要,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有语文味。如:“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仅一个咬紧牙不但有我对反动派的恨,有对父亲的爱,更有下定决心继承父亲意志。一个“勉强”把孩子失去父亲的突然,不能接受,不愿接受的心痛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对这些关键词的体悟,才更能突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佩和怀念,明白课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语句倒装的深情。

   4.教学环节设计还能实用些。比如:最后出示中共中央对李大钊的墓碑评价。我们发现,评价的话语高度概括,远离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没有实效,完全可以根据配套练习,设计为李大钊写悼词或者你想对李大钊说些什么的语言表达训练,让有限的时间实现更多的产出。

   5.对于文本思想内涵的挖掘结合现代生活让其有新意,更具时代特征,比如:李大钊坚贞不屈,毫不畏惧其实都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高度负责,责任意识,社会担当,在任何时代都有说服力,这一点挖透了,文本解读就有新意了。

   以上仅一家之言,因为是研讨,欢迎张老师及各位语文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5:39:28 | 只看该作者
鲁燕:《十六年前的回忆》评课
鲁燕,女,中共党员,汉族,甘肃玉门市人。本科学历,玉门市第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小学高级教师。


研讨授课时间,全校语文老师包括十多位实习教师都来听课了,教室里有上百人,水泄不通呢,看着这阵式,张老师会不会紧张,真为她捏着一把汗。开课了,简单的内容回顾复习后,新授开始了。“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呢?”张老师已经脱口而出了,显然她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了?最初的记忆是最为牢靠的。学生们已经领了命令默默地读课文,圈圈画画,作批注了。张老师在讲台上来去的踱着步。原本这时可以去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为自己课的后续进展找好胜券的,只可惜,听课的人太多,过道已经被塞满了,张老师只能靠对学生的估计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了。果真,孩子们找到的地方很多,但是就一个方面相互补充,然后深入体会出了问题,老师有些力不从心了。好在张老师对后面的教学设计烂熟于心,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完了课堂教学。

纵观本课,我个人以为教师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把握课堂有较大进步,呈现以下特点:


1. 课堂教学比较平实,做到了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以文导写,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也培养形成着学生的能力。比如:充分利用精巧的板书在总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首尾照应的写法,感悟写法的好处,继而在文中为给定的句子寻找照应句,让前后照应的写法深入人心。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时必要的点拨和牵引,使学生领悟了文章为了体现李大钊的崇高品质多抓住人物语言和神态描写。

2.教师教学设计有创新。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抓住了“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句支撑李大钊壮举,凸显李大钊人品,激发学生佩服之情的文章情感的泉源,试图用一咏三叹的回扣朗读,深化学生的认识。这一点抓得准,抓得妙。

值得商榷探讨的地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设计多,关注学生表现少,因而不能及时敏锐的捕捉学生反馈信息的有效成分,利用有效的追问,将学生高度概括的语言细化为紧扣文中关键词理解感悟的语文能力训练。

2.教师情感在文本之外,引读缺乏激情,朗读效果不很显著。本班学生朗读课文语速普遍较快,看来教师平时教学中齐读方式运用的多,个体朗读指导的少,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3.新课改我们倡导对文本采用整体感知,淡化逐段的剖析分解,但同时抓关键词、关键句读懂文本,习得方法依旧很重要,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有语文味。如:“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仅一个咬紧牙不但有我对反动派的恨,有对父亲的爱,更有下定决心继承父亲意志。一个“勉强”把孩子失去父亲的突然,不能接受,不愿接受的心痛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对这些关键词的体悟,才更能突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佩和怀念,明白课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语句倒装的深情。

4.教学环节设计还能实用些。比如:最后出示中共中央对李大钊的墓碑评价。我们发现,评价的话语高度概括,远离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没有实效,完全可以根据配套练习,设计为李大钊写悼词或者你想对李大钊说些什么的语言表达训练,让有限的时间实现更多的产出。

5.对于文本思想内涵的挖掘结合现代生活让其有新意,更具时代特征,比如:李大钊坚贞不屈,毫不畏惧其实都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高度负责,责任意识,社会担当,在任何时代都有说服力,这一点挖透了,文本解读就有新意了。

以上仅一家之言,因为是研讨,欢迎张老师及各位语文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5:41:34 | 只看该作者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安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先生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先生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同时,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借助课文,激起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外,还让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所以,我在本课时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因为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掌握了一些课前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课文的方法,所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课文描写的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较远,要想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革命者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质,真正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反复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一、从日记内容入手,借助学生已有情感基础,深刻领会文本内容及思想.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教研课题是“感悟,提高表达技巧”。既是感悟,就一定要有所感才能有所悟。学生只有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感受人物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而学生只有在感悟之后,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文章中表达技巧的妙处,从而得到启示,在平时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此种方法。为了引导学生迅速进入作者的角色,我设计了从学生《清明之行》日记中回忆亲人的内容入手,来感受作者的悲痛以及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然后,我以“在作者李星华眼中,父亲李大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贯穿全篇,使学生对李大钊先生有一个较全面较真切的认识,对文本的理解也由浅层感知达到深层理解。在教学最后环节,我又从学生《清明之行》日记中描写去烈士陵园扫墓的内容入手,设计了“面对李大钊先生的塑像,你想说什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把对革命先辈精神和品质的感受在具体的情境中升华,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的同时,感受肩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这样,既使学生在预设的情感氛围中感知了女儿李星华眼中的李大钊先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又使课文的教学在减少说教意味的同时,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二、多法并举,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突出对课文重、难点的教学,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使课堂四十分钟对学生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所以,在理解重、难点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在理解“被捕”这一部分时,我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的训练方法。通过讲解,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时神态、动作、语言以体会他沉着镇定,从容不迫的精神。通过划出“我”和宪兵表现的词语,采用“对比法”教学求理解,使学生体会正面描写人物、对比表现人物、反衬突出中心的妙用,从而学习这种对比写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在理解“被审”时,我采用“自学法”“演示法”“直观法”教学。通过学生自学默读这部分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在被审时的神态词语,然后讨论这些词语,提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李大钊能在凶狠的敌人和挚爱的亲人面前沉着冷静呢?通过联系上文,补充相关背景资料,朗读文中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的语句,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其对文本的学习达到思想和内容的和谐,互为映衬。同时,通过学生演课本剧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表演、朗读、把握人物情感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从而更好地在习作中对这些表达技巧加以恰当运用。

3、在指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时,我采用“引读法”暗示课文中的前后照应关系,而后采用“讲授法”,使学生了解“前后照应”的含义,弄清这种写法的好处,以便在以后习作中应用。
  
三、指导朗读,以读促悟,受到教育。
  
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以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时去朗读课文,读出爱憎分明之感;通过指名、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通过教师领读,读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最后用引读把学生带入情境,再一次体会课文情感,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教法和朗读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整合和“感悟,提高表达技巧”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23: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