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地理课教案《地势的三级阶梯》教学思路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3 08: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形地势不仅是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基础。所以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充分体现了地势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本节课与世界地理的关于地形类型、分布和形成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要以这些知识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中国地势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在认识中国地势特征中,使这些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深入。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地势特征;了解地势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各种地形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通过地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意义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势的特征。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设计

教法设计指导理念: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通过老师启发、诱导、点拨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采用了如下三种教学方法:1、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2、媒体教学法。利用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生动直观。3、注重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

三、学法指导

学生课上有思考、合作、探究、竞争、交流、展示、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通过读地形图分析、列表比较、总结归纳、逆向思维、讲练结合等,掌握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结构:六步教学法:1、自学质疑2、合作探究
3、展示交流4、引导点拨5、总结归纳6、检测提升

(二)
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思路总体设计如下:

【引入新课】播放歌曲《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由“滚滚长江东逝水”原因引出“地势”的概念,导入新课。歌曲导入,可以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新课学习】师生齐读板书上的课题:  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一)地势的特征

1、西高东低

①看地图复习方向及海拔,从而得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人们把我国地市的这种特点形象地比喻为“三级阶梯”。

②通过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出中国地势特点,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在陆地上颜色越深,代表海拔高度越高,颜色越绿代表海拔越低。从地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我国的西部大部分是褐色,中部是黄色,东部是绿色。由此证明:我国的地势的确是西高东低。

③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温故知新法。

2、呈阶梯状分布

①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画中国地势简图,小组代表在黑板上板图展示,评价总结。

②引导学生辨析中国地势阶梯图,加深对中国地势阶梯的理解。

③学法指导:辨析法,图示法,讲练结合法。

(二)三级阶梯特征

这部分内容比较多,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

①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说出三级阶梯海拔、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区以及阶梯的分界山脉。完成P20表格(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我国地势特点的了解)

②学法指导:列表比较法,图示法。

(三)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①小组讨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哪些影响?

②反弹琵琶,拓展延伸: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有何影响?

③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法,逆向思维法。

(四)回顾总结。

(五)限时练习,当堂检测,巩固达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0 01: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