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学校位于市区,创建于2000年。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和141位教职工,目前是全区内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
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忠诚、勤奋、求索、健美”的校训严谨治校,逐步形成了“文明、规范、奋发、和谐”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在“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致用”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坚持教育改革,尤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施二期课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为全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先行、供示范、出经验的办学特色。一、抓关键,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要有一支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高水准教师队伍。学校通过讲座、研讨、交流、培训、考核等各种形式,使教师明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备一桶水”的道理。学校则创造条件,为教师的学习、进修、深造提供条件,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师训自培之路。全校教师刻苦锤炼教学基本功蔚然成风,70%的老师精通“五种技能”,不仅能讲流利普通话,写漂亮的钢笔、粉笔字,会做教具,会用现代技术教学,还能撰写高质量论文。不少教师自学成才,一专多能。学校还通过每学期一次课堂教学探讨等听课评课活动,大大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学校鼓励教师冒尖,实施名师工程,分层抓了两支队伍:中层干部、教研、备课、学科组长的管理队伍,教学上较为成熟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拟定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实施方案和“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履行职责;对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队伍,为他们“铺路子”、“结对子”、“压担子”,加速青年教师独当一面的能力形成。目前,学校120多名教师中,高级教师有31位,区级导师和学科带头人有9位,有30多位青年教师成为区级骨干教师,5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20多人次在市、区教学评优中获等第奖。其中5人获市一等奖,8人获区一等奖。 二、搞科研,引领“德”“教”双馨
素质教育的提升有很多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待探索、解决。学校坚持“科教兴校”,向科研要德育“良方”,向科研要教学“妙招”。学校领导身先士卒,引领全校教师从本校实际出发,抓住德育、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学术理论、总结教育经验,深入教育科研。开讲座、作辅导、搞研讨、立课题。学校每年进行一次论文评比,出一集《论文选集》作为制度持之以恒。近年来,全校教师撰写论文200余篇,在区、市级交流的论文达百篇。如今几乎每个教研组都有课题,市、区、校级课题还在不断立项之中,为学校教育带来生机活力。德育上,学校倡导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以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口。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小组,以《郊区城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为龙头,全方位、多角度、课内外互拥响应,专课题、文化课互相结合,进行有机渗透。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心桥热线”等,为学生排忧解难,提升了学生心理品质。近年来,在校学生犯罪率一直为零。如今,心理教育已成为罗中特色。1998年,学校被命名为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示范学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教学工作这一学校的生命线,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的有效教学目标。坚持常规“四抓”和教改“一重”:抓教研,坚持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每二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进行研讨;抓备课,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备教材教法,备学生学法,备重点难点,教导处每学期进行一次教案检查,每学年进行一次教案评选;抓上课,学校创设了“展示课”、“研究课”、“随堂课”、“评比课”、等各种现场教学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抓反馈,学校通过听课,查教案、作业,还以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取学生和家长对教学的动态反馈,再反馈给教师进行反思检讨。注重课程教材改革:学校是二期课改研究基地学校,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一人一技,学校致力于课程教材的设置和开设,在开足基础型课程强化基础的同时,开设了特色活动课程及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等共20余门。 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学校始终站立在教育改革的前列,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学校曾3次被评为“全国少先队雏鹰大队”,连续5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并先后获得“市加强初中先进单位”、“市中小学读书先进单位”、“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础学校”、“区A级学校”等多项殊荣,连续6年受到区教育局年终嘉奖。多年来,学校初三中考成绩始终处在全区领先地位,打造了一方优质的品牌教育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