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4:38:3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运用古诗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自得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独坐敬庭寺》

  1、背诵。

  2、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的美景,有山、有水,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秋夜思恋友人、故乡的深情。


二、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洞庭》

  1、诗歌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

  2、理解:

    望:遥看

    洞庭:洞庭湖

  3、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

  4、师小结: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烟波浩淼,碧波万倾,水天相接,气象万千,号称天下第一水,有神仙洞湖的美誉。自古以来,它以湖光山色引人,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名篇佳句。

  5、今天我们要学的《望洞庭》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途经洞庭湖时留下的诗句。

    (板书: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三、轻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板书: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四、理解字义

  1、和:和谐

  2、山水色:这里泛指君山一片碧绿。

  3、看图理解(青螺、银盘)。

    (理解时要求学生加以想象)


五、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1、学生说。

    (板书: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2、师小结:

    是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你们体会到诗人当时的什么情感?

  3、赞美之情。

  4、练读,感情读。

    (板书:体会诗情,感情颂读)


六、背诵

  1、短短28个字,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将一幅山水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

  2、让我们试着把它背诵出来。

    (板书:背诵、默写)


七、小结古诗学法

  1、由题入手,了解背景。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3、理解字意,串讲诗意(想象)。

  4、体会诗情,感情诵读。

  5、背诵、默写。


八、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了两首古诗

  1、齐读。

  2、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月、有山有水、景美)

  3、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

    同是写秋天月夜美景,但李白是借景抒情,而刘禹锡是赞美之情。感情不一样,意境也不一样。

    凄凉、凄美、依依不舍

    月色柔和,景色柔美、

  4、这就是诗,因此需要我们去研读、去体会。


九、作业

  默写两首诗


十、家庭作业

  回家写出第二首诗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4:38:48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简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老年回忆江南风景写的,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词围绕江南的特征“江花”“江水”具体描写春天景物的美,抒发了自己热爱、怀念江南美景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忆江南》,熟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词。(板书:忆江南)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忆江南》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
  
   ⑴ 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是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 补充: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
  
    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词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⑴ 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⑵ 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⑶ 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⑷ 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要点如下:
    
     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
 
   ⑸ 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思考:
    
  1、《忆江南》这首词哪些地方是根据江南的特点来写?写出了一幅什么景象?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总结朗读方法:
      
    用江上的朝日和江边的鲜花作衬托,形象鲜明,写江花用红胜火不仅有色彩,而且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拓展性练习
   
  1、以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5 15: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