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总结报告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张 军



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六年多,这是一次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改革于一体的全面变革。随着课程教材的全面使用,课程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但矛盾和问题同时开始暴露,有些问题源于课程内部,包括由于教师对新教材的不适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些是非课程因素所致,这些矛盾和波折是改革中的必然现象。



教师们对新教材的感受最真切,以他们的视角比较新旧教材,能从实践层面更真实地认识课程,更及时地发现新课程的优势与不足。



一、实验现状总结



2001年秋季起高密市进入国家新一轮课改实验,我们强化对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标准》,学习上级领导有关课程改革的讲话及有关课程专家的论著,通过听专题讲座、组织讨论座谈、外出听课、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途径和方法,建立起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领悟新教材体现的新教学理念,并初步了解所有学科新教材体系,明确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和教学实施建议。广大教师学新课程标准,用新课程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了解自己所任年级段学科的课程标准内容,并能进行体现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实践。以下是通过对教师的调查问卷整理出的目前的实验现状。



1.  教师对《标准》的了解。



《标准》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新课程的标志。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四大依据,《标准》虽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基本相同,但从体例到内容两者都有明显的差异。



在对课程标准熟悉程度的调查中,36%的教师表示自己仔细阅读、思考过课程标准;62%的人大致浏览过,认为是初步了解;认为自己不了解课程标准的仅占2%,而且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是因为参加过新课程培训,并为了应付相应的考试。



教师普遍认为,与“大纲”相比,“标准”留给教师的创造空间更大、弹性更强;“标准”强化指导意义,弱化了操作意义。“大纲”时代,“依纲靠本”是教师教学的准则,“大纲”按年级详尽地列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师就是执行者,而“标准”是粗线条的,按制订者的愿望,“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彰显教育个性,也迫使教师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教学艺术、获得素质提升” 。然而,据我们的调查,“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性作用远远没有达到上述境界。



由于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任务繁重等主客观原因,教学中课程标准的作用并未真正发挥,而“创造空间”“弹性”反而成了大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的障碍。使用“粗线条”的课程标准做指导,教师普遍感受教学“很累”。



2.  对新教材的认同性。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许多教师认为课程标准是虚的,教材才是实的,因为教师认识新课程的理念、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以教材为主渠道。在他们眼里教材就像剧本,这出戏改成什么样了,关键在于剧本的变化。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认为新教材变化很大的占71.8%,认为变化有点大的占94.9%,认为变化不大仅占1.8%。喜欢新教材的占96%,说不喜欢的占2%,说不太喜欢或不喜欢的占2%。教师喜欢新教材的理由主要有:“知识面广,呈现方式多样,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容丰富有趣,具有时代气息,关注学生发展”,“教材灵活,突出人文性,希望与挑战并存”,“内容生活化,形式美观,趣味性强,主题图内涵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自主发挥的空间大了”。



认为新教材有不足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有些内容偏难。有的知识面涉及广,难点也多(如低年级中“时间”“人民币的认识”);“数列”“立体图形”的渗透学生较难理解;由于题型开放,条件隐藏,有的题目增加了无关信息,低年级学生识字又少,增加了题目的复杂程度。



(2)有些形式上的多样化反而华而不实,冲淡了数学味;个别题目重形式不重培养技能,训练不够扎实。



(3)教材编排有的地方不太合理,知识跳跃性较大。



(4)教学目标难把握,由于开放与灵活,教师对有些内容的编写意图难以理解,心中不踏实;虽然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课本作二次开发,但“不要把我们普通教师都看成特级教师” 。



(5)有些教材要求组织的活动超越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人民币的认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体验较少,农村家长又不太配合)。



(6)由于教学资源缺乏,班额大,无法体现新教材的优势,学生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个别班级半数以上的学生适应困难,后进生丧失学生数学的信心。有些教师认为新教材是为高素质教师和优等生编写的。



应该承认,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和以传统数学教育价值观审视新教材,可能使教材的不足放大了。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所谓好教材,不是专家一厢情愿即可,适应大多数学生,同时面向教师群体的现状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当然,完善教材,使其既保留传统优势,又恰当体现新课程理念,这不可能一蹴而就。



3.对新教材的把握水平与使用效果。



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19.5%的教师认为自己能按课标要求把握教材,73.3%认为能基本把握,4.7%认为不能把握。在对教材难以把握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结果比较分散:11%的教材认为是教材系统性不强的原因,23.4%认为开放度太大所致,33%由于教材意图在教学中不好落实,21%因为学生难以掌握新增内容与教学要求,而27%认为是由于课程资源缺乏。



在对使用新教材,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否变化的调查中,89.1%的教师认为,教师负担加重了,认为变化不大的占9.8%,认为减轻的仅占1.1%,而认为学生负担加重的占63.5%,认为减轻的占18.2%,认为变化不大的占18.3%。



在新教材对培养学生整体数学能力的效果方面,87.3%的教师认为比传统教材好,3.05%认为比传统教材反而差,而4%认为离课改目标有较大距离,另有6%认为还很难说。而最令教师担忧的是可能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必要技能的形成。



对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重视“数感”培养,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调查中,30.5%的教师认为与使用原教材的学生相比,会削弱计算能力,其中76.6%认为不会影响后续学习,而23.9%认为会影响后续学习,85%的教师认为不会削弱计算能力。



我们感到,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虽感压力大,但都在努力去适应教材,并且努力体现教材的新要求。因为教师理解的课程改革是一种一致行为,是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不适应主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试图调整自己的适应能力,而少有教师怀疑教材甚至改革本身是否有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感到自己是弱者,而要达到课程改革的推动者所期望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创造者”这样境界的教师还为数不多。



4.  对使用新教材学生变化的评价。



新教材使用的效果最终反映在学生的变化上。在对“使用新教材的学生有哪些主要变化”的调查中,比较集中的意见如下。



肯定的认为:合作意识、想象能力、提取与整理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操作、探索、表达、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化、自我反思能力获得意强化;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知识面扩大,思考问题的角度多了;学习不死板了,胆子更大了,善于与生活联系了。



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使用新教材只让一部分学生得到发展,而产生了更多的后进生,这与义务教育相违背;过程是重视了,但对结果掌握不理想了,基础不扎实,计算能力明显削弱;学生静下心学习的机会减少了,会说不会做,自我中心理解更加突出;由于内容过多过深,削弱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对学生从低年级就产生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感到尤为担忧,认为使用新教材使优等生的思维更活跃了,但中下生更加自我封闭;优生的潜力得到开发,而中下生受到压抑,差距越来越大;优生更爱学习、更善于交流,而中下生连基础知识都掌握不了,更谈不上爱学数学。



由于部分教师反映新教材增加了不少负担,一些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不理想,我们调查了使用新教材班级每周开设的数学课时数,45%的周课时数与规定课时数相同,46.2%的每周增加了一节课,6.9%的每周增加了二节。有教师反映,这只是课表上增加的,实际上教师会根据需要随时加课,直到学生懂为止。“减负增效”也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这一,但一些教师采用的新教材补充老内容、新标准使用老方法的做法是加重负担的重要原因。但在现实环境下,教师出于无奈,教师是无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

二、实验思考



1.对实验的肯定。



短短几年,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对教师而言,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课程执行力有所提升,专业成长有了更大的空间;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方式有所转变,自主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扩大,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课堂而言,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活跃的气氛使课堂不再沉闷枯燥。这些都给我们以信心。



教师对新教材不适应是正常的,新的课程总是与教师的经验有反差。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全体教师随着新方案出台而一夜间脱胎换骨,但我们的教师会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姿态和行为自觉参与进来。同时,新课程实施无论是目标、内容还是实施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过分理想化而脱离现实的状况客观存在。因而,改革需要继续深入。数学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材,不是建一套新的制度,也不仅仅是观念转变、教法变化,而是一次数学文化的变革实践。既不能期望课程改革能解决所有传统教育中的弊端,也不能把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全归罪于新课程。



2.  把课改目标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完善课程标准与教材。



从教师实践视角看,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过高、内容过泛、目标偏向。表现为:数学课不仅要教学生学数学,更要教学生做人;降低了数学要求,而加大了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要求;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弱化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培养;过分强调了生活化而淡化了数学味;提升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与教育价值,而削弱了数学应有的学科价值;扩大了“教学空间”,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不够详细明确。



对于教材,过分的跳跃性会打乱知识体系的严密性,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情景设计应适可而止,不可让数学知识淹没在花花绿绿的画面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数学的特点是简洁、明确、规律性,过分的拖泥带水会大大削弱学科优势;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精神能使人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放任的“多样化”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责任感,而只会让学生学会浮躁而华而不实。小学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而不是教给数学应用的能力;小学数学教育主要是促进学生理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在小学,尤其在低年级很难真正全方位实施,要讲求实际效果而不必追求形式。



3.对于教材的优点。



(1)教师眼中的新教材。通过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师们感受到教材在知识的编排上与以往相比更加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原教材相比,注意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更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发展性的特点,综观教材,其开放性、梯度性、系统性和灵活性堪称美妙绝伦。



(2)教材形式设计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整套教材的编写中都采用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充分注意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以前的数学教科书,题目中的文字信息比较多,题目显得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教材中就改变了这种方式。①教材设计得非常精美,插图多,图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暗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这些图作为一个情境线索,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用数学。②“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如一年级上册第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第53页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第96~97页的“学校运动会”全景等,这些情景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3)教材改进呈现形式,重视过程学习。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一个显著的不同是,旧教材对知识的讲解非常具体、非常细,而新教材大部分只出现情境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课本上讲述的很少。精心设计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改进栏目设置、图文搭配、版面设计等方面,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科普小品等)呈现教材内容,适当设问、留白、引导,加大探索空间,安排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教科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4)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过去我们计算的方法是单一的,现在新教材中计算教学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来计算同一道题,培养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练习上将枯燥单一的计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这样,一方面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三年级有两个单元的计算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①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③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④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等等。使学生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形成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发展起良好的数感,而且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等。



(5)练习题设计体现两“活”。一是贴近生活;二是开放灵活。纵观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你会发现:所有的练习题改变了以前旧教材中传统的题目,新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图文并茂,而且题目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有些是常用的。这样的练习题设置学生有很大的兴趣去研究,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练习二中的练习题全是图文题目,并且里面的题目是学生见过的或学生都常用的物品。



教材中练习的设计变得更加开放灵活,尤其是解决问题的安排不仅变得更合理,不再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是与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因为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与运算的意义是相同的,在学习计算时实际上也是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便于教师站在一个高度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把握教材,也可为学生今后能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打下基础。



(6)增加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各册教材设计了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动脑进行设计与制作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增加,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7)教材渗透数学思想和人文关怀。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例如,等量代换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这些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各册教材还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例如:三年级教材安排了6处“你知道吗”,2处“生活中的数学”,2个“数学游戏”。介绍了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亩,以及除号的出现史、小数的发展史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充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实验所带来的变化



伴随着课改,教师们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经历了新与旧的碰撞,尝试过失败,也体验过成功,学生们在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新课程给学校带来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



变化之一:教师、学生、家长对课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许多教师都说,通过课改自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课堂上获得了更多的活力与激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了。学生们普遍反映,教师变得亲切了,笑容多了起来,语言变得风趣、生动,上课不再是枯燥的包说包讲,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收集资料,学习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学校新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已经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了。许多家长都发现课改后自己的孩子自信心足了,兴趣变浓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变得讲文明、爱读书了,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以前较内向,不敢举手发言,成绩一般。课改后,在老师的教育、鼓励下,自信心增强了,变得爱学习了,回家后经常给他讲课堂上的精彩片断和学习的乐趣,现在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已跃居班级前几名。课改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欢迎。



变化之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自由探究和合作交流,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过去一味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动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



一位数学教师在上《分类》时,将一个玩具包,一个文具包、一个服装鞋帽包和一大堆物品放在讲桌上,让学生把这些物品分成上面的三类,放在包里。学生争着上台分类,有的是先把玩具找出来,再找文具,最后找服装鞋帽;有的是顺着一个一个地分……学生在整理房间的模拟活动中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能按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学会了怎样整理房间。



变化之三: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亲身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拿来一束小棒,和学生玩起了拿小棒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白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变化之四:教育评价发生了变化。学校在探索中建立了一套着眼于学校与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唯分数”评价教师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一张试卷评优劣”评价学生的评价方法。教育评价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⑴评价形式多样化。考试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外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等,课内笔试主要是着眼于学生“双基”内容的水平测试。期末考试采用A、B卷,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考试成绩不满意的学生可以重考,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目的。平时利用“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个人的有关材料,期末在学生的素质报告册上进行描述性评价。⑵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评价的过程中,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还有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⑶评价注重激励。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祝贺你克服了羞涩,争取到一次锻炼的机会”,“你真了不起,比老师想得还周到”,“你读得真有感情”这样的话语。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似一缕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似一滴雨露滋润了学生的心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变化之五:师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上,学生看到更多的是教师亲切的教态,听到更多的是有趣、生动、贴近学生的语言。课堂上,学生们不再将双手背在身后,既可以不举手直接起来发言,也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还可以在老师讲课时插嘴。过去“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正在悄悄地由“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师生间轻松和谐、平等互爱的关系,打消了学生的畏怯感和怕羞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与教师争论问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四、实验工作



1.2001年全国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组织进行了12次的培训,共约有3600人次参加了培训,人教社的专家20多人次来高密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培训,并举行数学观摩课、公开课20多节。



2.利用周六举行研究课活动,除节假日外,每周的星期六上午为活动固定时间,从2001年9月至今,每年十次利用周六组织人教版新教材研究课、观摩课,共组织了60次,并举行数学观摩课、公开课120多节。通过活动重点解决“影响实验工作的十大问题”,围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重点,突出学科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锻造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市教师授课水平的全面提升。



3.利用人教版新教材提倡的教学方式,每年组织两次“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开放周”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内涵提高不足。能否在教育教学领域不断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已成为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打造基础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整体上看,以知识传授灌输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堂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课堂上“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在讲、“学生已经会的”教师还在讲而过多占用学生时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当堂检测与反馈矫正在课堂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用“假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还大量地充斥课堂,无效教学环节在课堂上仍大量存在,讲练分离的课堂还时常出现,课堂上没有实现教学内容的当堂训练、跟踪检测、反馈矫正连环跟进,忽视及时反馈矫正措施的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关键因素,离实现高效课堂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我市每年组织两次“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开放周”活动。



4.组织了六次实验教师进行人教版新教材达标检测活动。



5.组织进行了六次评选“高密市优秀新教材实验教师”活动。



6.组织进行了12次优秀教学案例与设计评选活动,每位实验教师每年设计2个精品教案与设计,每年上交教案与设计约600篇,六年共3600篇。评选出的优秀教学案例与设计及时报送人教社,有30多个教学案例与设计被选入《课堂教学案例与设计》一书。



7.组织进行了六次新教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8.组织主编了《新教材怎样教》一书和《新教材分析》一书。



9.组织高密市优秀实验教师到泰安、诸城、寿光、青州、潍坊昌邑等地进行新教材课堂展示活动,并进行新教材教学交流活动。



10.组织进行了新教材“在线教研活动”,有60多人参与网上教研活动。



11.有30多人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对新教材新教法有了更新理解,本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有9人被评为“优秀学员”。



当然,如同改革一样,一份好的课程标准和一套优秀教材的出现需要不断完善,反复修改。我们应该有耐心,不可过分求全责备。我们应该意识到,课程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对教师而言,不是完成指令性任务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有义务在这场大革命中勇于承担责任,正视困难和问题,坚持正确、果断地修正错误,总结经验,真正成为改革的推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


创新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数学课程改革  



四川省郫县教育局数学教研室 付 强



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呼唤新的数学教研机制



2001年9月,我县作为首批全国38个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率先进行了课改实验工作。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有效地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之初,我们的课改实验大体上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小学数学教学面上一些带共性的问题,帮助实验教师走出了起步阶段的困惑和茫然。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发现实验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学校、教师的个体差异,在探索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的不断增多,再用由少数人包揽对全县的学校和数学教师进行指导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逐步认识到,要将先进的数学教学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要顺利地解决学校和数学教师在课改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必须确立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唤醒一线教师们自主研究的热情,充分相信和激发他们在课改探索中的创造能力。同时必须创造条件,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状态,让教师养成自觉学习、反思和研究的习惯。唯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才能促进教师迅速地走向专业成熟,从而为课改实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进入课改之后不久,我们就着手对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制度建设、开展形式、开展的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探索和研究,并逐步总结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县的有效的数学校本教研研究模式。



二、实践中反思,新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的诞生



新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即“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是我们在对以前传统数学教研活动的剖析研究,以及对新课程下数学教研活动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



反思过去的数学教研活动,由于缺乏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数学教研管理机制,缺乏对数学教研活动本身的研究,往往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



1.数学教研活动形式单一陈旧。一般都以“先由老师上研究课,再由教者说课,然后听课的老师进行评课,最后组织者进行总结发言”的固定模式开展活动。



2.不能聚焦研究的话题。每一次的数学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研究的随意性较大,往往是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什么都在研究,面面俱到,但什么又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性不强。由于数学教研活动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听课教师不能进行有效地准备和深入地思考,所以在评课时往往是人云亦云,没有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教师收效甚微。



3.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研究层次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不能让参与者感受到活动的价值,因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总之,由于数学教研形式单一、研究的内容脱离教师的教学需要等因素导致数学教研活动效率低下,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收获不大,逐渐缺乏对数学教研活动的亲近感和参与热情,从而使学校数学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针对以前数学教研活动中的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提出了每次数学教研活动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先在县级数学教研活动时进行实验,然后推广到区片的数学教研活动中去。由于数学教研活动有了主题,这些从老师们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升出来的主题使每次数学教研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教师们感觉有话可说了,针对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畅所欲言,数学教研活动逐渐“活”了起来,初步的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随着数学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又发现数学教研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数学教研活动之前教师们对相关主题的学习准备不充分,使得研讨的深度不够;在数学教研中横向交流不足,更多的表现为各自对主题的看法,没有形成多向地交流,研究还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更没有研究的现场生成性;教师们的研究往往就事论事,不能得到及时地梳理、理性地提升和专业地引领。这些问题若不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数学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于是,我们认为数学教研活动有了主题之后,还更应有教师互动的研讨与交流,以及适时的专业引领。



经过六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探索出比较完善的具有我县特色的“主题+互动”的校本数学教研模式。



三、新型数学校本教研模式的内涵



“主题+互动”式的数学校本教研作为多种数学校本教研形式之一,它除了具有一般数学校本教研的特点外,还具有与其他形式的数学校本教研不同的内涵。



首先,我们强调每一次的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新课程下的校本数学教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校和数学教师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的。学校和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是方方面面的,而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这些问题与困惑都作为我们数学校本教研的主题,因此,我们要对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梳理和提炼,找出那些具有共性的,急需解决的,而且又能够通过数学教研活动逐步解决的问题与困惑作为我们研究的主题。这样自下而上形成的主题是来自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要解决的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困惑,教师们就有了研究的亲近感,有了研究的热情。同时,有了主题后,研究目的指向明确,可以切实提高数学教研的效率。在课改之初,广大数学教师的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因此确立了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等理念方面的主题,接着又针对数学课不同类型即如何上好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进行研究,后来又专门研究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提倡互动生成的研讨活动。这种积极互动的探讨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校本教研活动之中,主要分为教师个体之间的个别互动与集中的、有组织的互动两种形式。教师个体之间的个别互动是指教师在整个数学校本教研活动中自发进行的个别的交流与研讨;而集中有组织的互动研讨则是指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的,全体数学教师参与研究的,有预定目标的研讨活动,主要在以下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在现场研讨活动之前,教师围绕主题积极进行数学教研的准备(包括理论资料的学习准备和自身教学实践的准备)之后,进行的一次互动交流。第二次的互动研讨,也是最主要的一次是教师们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围绕研究主题,以研究课为载体,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现场的互动式的研讨活动。最后的互动研讨,是在后续的反思、实践、总结过程中进行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教师们相互交流各自对主题研究的反思和总结,实现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扩大研究的实效。



四、新型数学校本教研模式的操作流程及要求



“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是一个系列的研究活动,充分体现了一般数学校本教研操作流程的特点。



第一个阶段:确定研究的主题。



首先,研究主题的来源。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问题,但有时候不会对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自觉的分析研究,而我们以往的数学教研活动往往又不会研究到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从学校层面出发,积极鼓励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自觉反思和收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反馈到数学教研组或学校教导处,教导处再对这些困惑和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急需通过数学教研活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这样的主题获得的渠道是自下而上的。如某小学高段数学研究的主题:在课堂40分钟内,如何提高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效率;中段数学研究的主题:如何处理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间的关系;低段数学研究的主题:如何在大班中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我们认为研究的主题不宜过大。研究的主题应该是我们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小现象、小问题、小困惑。例如,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使分工明确,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通过小组学习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又比如对数学教学情景图的使用问题;学生数学操作实践活动有效性的保证等一些贴近我们教师教学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切合我们教师的需要,能够让教师感受到切实的收获与成长,能够感受到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的真实性,增强对数学校本教研的亲近感和增强研究的动机,提高研究的兴趣,激发和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



第二个阶段: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



首先,围绕主题的学习准备。确定了研究的主题,但往往我们会发现有的主题还有些概括、抽象,这时需要学校教导处帮一把,即还可以对主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将主题进一步细化,让教师明白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然后应及时让教师熟悉研究的主题,帮助我们教师制定研究的行动计划,并鼓励教师围绕主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教导处也可以为教师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料;同时鼓励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对主题进行探究、实践,帮助教师进行相应的行为研究,收集第一手的实践素材。当教师学习准备到一定阶段后,数学教研组或教导处可以组织教师坐到一起,就前阶段各自围绕主题开展的学习实践情况进行一次交流,这样既可以实现教师学习研究资源的共享,教导处也可以及时了解教师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其次,围绕主题的数学教研课的准备。以数学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主题选择研究课的内容,然后大家共同分析研究教材,集思广益设计一节能充分体现研究主题的数学教研课。



第三个阶段:以研究课为载体,围绕主题开展的现场互动研讨。



首先由一位教师执教大家共同设计的数学教研课,其他成员参与听课活动。在听课时,听课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教者的教学是否体现了研究的主题,在哪些地方体现了,体现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等问题,并结合自己前期的学习研究为接下来进行的互动研讨做好充分地准备。



接下来,大家就以刚才的研究课为载体,围绕主题开展现场的研讨活动。这种研讨应充分体现互动和现场的生成性:在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现场研讨氛围中,有教师们不同观点的陈述,更有对不同观点的看法与表达;有思维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有教学实践事实的陈述,更有理性的思考与延伸;有预设、既定的研讨内容,更有在研讨中现场生成的目标。如何使现场研讨活动真正形成互动、真正具有现场生成性呢?从我们几年来的数学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来看,研讨活动的主持人是关键。我们认为主持人是现场研讨活动的灵魂,他既是活动的组织协调者,更是研究活动的专业引领者。用个形象的比喻,主持人有点像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既能机智幽默地抛出话题,能有效地控制研讨话题的走向,更能对话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点评分析。一方面,我们的主持人要善于有效地营造宽松的研讨氛围。主持人抛出的话题应该贴近我们教师的教学实际,能够激发教师的表达欲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还要有效地控制话题的走向。在现实的研讨过程中,教师有时会不自觉地跑题,这时主持人应巧妙地引导教师回到主题的研讨上来。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主持人能在现场研讨中,及时地捕捉教师们对话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及时地点拨、提升和引领,还应对整个研讨活动中形成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进行总结提炼,提升到系统的、理性认识的高度。要做到这点,主持人应该比一般教师做更为充分地准备,对主题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形成更为深刻地认识。



当然,要形成积极互动的研讨,还需要对我们教师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技能的培训。例如,要积极鼓励教师(尤其是薄弱教师)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发言,形成积极的专业自信;要提倡教师实话实说;要培养教师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要培养有理有据进行发言的习惯等等。



第四个阶段:在现场研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反思和总结。



现场研讨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数学教研活动的结束。这也是新课程下的数学校本教研不同于传统数学教研活动的地方之一。一方面,学校主要从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管理层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整个活动开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调整的;反思并研究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其主体性的体现程度,以及其参与研究活动的心态变化和专业成长的进展等。还要注意在研讨基础上对主题研究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对后续的研究做出进一步的规划等。另一方面,教师应带着研讨活动形成的研究成果或结论,甚至是形成的新的困惑和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再实践、再验证,再探索、再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这样才能使得数学校本教研具有深度,具有了深入推进的可能,同时也能不断促进和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必须强调和说明的是,“主题+互动”模式的数学教研获得理想效果的前提是研究必须真实。这里的“真实”有三层含义:一是数学教研要真正成为学校和教师自身的需要。不能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高层次和人无我有的课题创新,如有的学校需要对基础性的计算教学进行研究,而有的学校则需要研究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符合学校的实际和满足教师的需求。二是研究要建立在真实的教学情景基础之上。研究课和观摩课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人为地包装和粉饰研究课,研究课必须回归常态。三是研究要“实话实说”。在研究中要营造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氛围,让研究者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思维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



五、新型数学校本教研的成效



“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在我县开展的六年时间里,我县数学教研室的数学教研员以分头包校的形式直接参与学校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包括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数学校本教研的通识培训,参与学校数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直接参与到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全过程:从研究主题的确定、教师的学习准备、研究课和互动的现场研讨,到后期的反思总结,对每个环节进行了跟踪指导。学校和教师经历了从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后来的边实践边探索,到现在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亲近和认同了“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首先,从全县层面来看,“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数学教研制度改革,促进了教研室和数学教研员职能的转变。传统的数学教研活动研究随意性较大,没有明确的主题,这种低效的数学教研模式一直困扰着数学教研员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数学教研员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关注某个或某些教师到现在关注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过去只关注本次活动到现在关注数学校本教研的整个系列活动,关注学校的持续发展,关注学校数学教研文化的建设;从过去立足于纯教学业务到现在关注每次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数学教研员的工作职能也从单纯的业务指导、评估检查向现在的亲身参与、统筹协调、专业引领的方向转变。从实践来看,我县数学教研制度的改革有力地提高了数学教研的效率。



从学校层面来看,“主题+互动”的校本数学教研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师专业培训的难题,提升了学校教学研究的层次,形成了一定的校本研究文化氛围。自学校开展“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以来,学校加大了对数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力度,加大了对学校数学教研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学校尽力为教师们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提供软硬件的服务,如:有的学校专门开通电子备课室,有的学校则订阅十几种数学教学杂志供老师们阅读,尽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数学教研氛围,并运用管理和评估等激励手段,积极鼓励和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的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教师乐于数学教研、善于数学教研的校本教研文化氛围。



从教师层面来看,“主题+互动”的校本数学教研模式真正促使我们广大教师成为数学教研的主体,提高了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的意识和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的主题来自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要解决的是他们自身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通过研究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从以前的抵触、应付数学教研活动转变为现在的亲近数学教研、喜欢数学教研活动。在“主题+互动”的数学教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学习准备和实践探索,要进行充分的行为研究,并且能在研究中实现研究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引领。在这些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一次次小问题、小困惑的解决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专业自信心不断得到加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和数学教研员进行了众多主题的研究和探讨,教师们撰写了大量的数学校本教研反思札记,记录了他们的成长轨迹、他们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他们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其间,涌现出一大批善于研究、乐于研究的教学骨干教师,也涌现出一批颇有潜质的学校专业引领人才,他们正成为我们数学校本教研的骨干力量,使我们的数学教研充满勃勃生机。



从课堂教学层面来看,“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个个主题的研究都会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积极的变化。例如,在某所小学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保证人人参与”的主题研究,研究认为应当从合作的意识培养、合作技能的训练入手,更重要的是要使合作学习中的每个成员都明白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真正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我们看到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小组示范,使学习小组把合作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合作活动中注意关注小组中的弱势学生的参与,并通过积极的评价进行引导,如“我发现这个小组的分工很不错,张小平负责拨珠子,李川计算珠子的个数,侯小凯写乘法算式,大家和陈芳一起编制乘法口诀,接着再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口诀编制。”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明显地提高。我们发现通过“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的课改理念正在不断内化,教学行为也发生较大变化。在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书本以外或纸笔测试不能进行评价的一些学习能力、方法策略的培养,如学生的数学估计意识、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关注在课堂上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回归平实、开放和有效。另一方面,学生也发生较大变化: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更成熟地呈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明显得到提高,能力、素质也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六、对新型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的深入思考



尽管“主题+互动”式数学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已经进行了六年,形成了初步完整的模式,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为了使我县的校本数学教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我县的校本数学教研实效性,不断促进我县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切实提高我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主题+互动”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



首先,我们认为还要不断加强对校本数学教研本身的研究,在数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数学教研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使校本数学教研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力争建设具有我县特色的学校校本数学教研文化。



第二,要加强对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策略、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学校高素质研讨主持人也就是以校为本的专业引领人员的培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调动数学教师的研究热情和专业自信,为数学教师的学习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要进一步培养教师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在数学教研互动中真正形成积极有效地互动交流,真正体现在互动中的生成性。



最后,要加强对整个“主题+互动”校本数学教研操作流程中每个环节的研究。如何引导教师善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如何对问题梳理提升为适合的研究主题;在确定主题后,教师如何有效地围绕主题进行学习准备,教导处如何对教师的学习准备和实践探索的情况进行监控指导;如何使现场的互动研讨更有实效,如何加强对专业引领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如何加强对后续研究、实践的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总结使校本数学教研的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教学观念的提升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只有对这些环节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有可能推动我们“主题+互动”式的数学校本教研的发展,把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3: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