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仲应华 任丽英
(甘肃省嘉峪关市教育局教研室 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
著名教育家曼思曾有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很显然,每天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从这个意义上讲,好行为如果开了头,每做一次,好习惯就被强化了一些,终究就会变成牢不可破的习惯了。现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诸多不良习惯。比如,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字迹不够端正,很难让别人看懂;写作业粗心大意,经常出错,爱对答案或抄袭别人作业,写完后也不检查,涂改随意,大量使用涂改液(纸),不整洁;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合作意识不强,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依赖心理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弱;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室后排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学习上漫无目的,没有计划,学习时间不固定;很多学生不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工具书,即便使用也只限于抄写现成答案,而且部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也主要依赖工具书……
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少学生在低年段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可到了高年级,成绩逐步下降,一般来说这与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和学习的成绩的优劣几乎成正比。
二、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良好的听课习惯就是要让学生能专心听讲。专心听讲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听讲习惯必定会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专心听讲表面来看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其实要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专心听讲,教师必要先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⑴教学要民主,师生关系要和谐,教态要和蔼,要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⑵心中要有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安排教学,讲授要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⑶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直观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⑷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现,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⑴要学会“听”。 要引导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要集中注意力听,力求解决。要能听清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避免走弯路。要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分析正误,启发自己的思维。⑵要边听边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⑶要边听边记。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⑷要多说。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回答问题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更多地体现在日常教学的细微之处,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耐心培养。我对学生做作业的基本要求是“做作业时不浮躁,静下心来仔细做”,具体重点抓好六个方面:“题目要看清,书写要规范,时间要及时,态度要认真,思维要独立,写完要检查”。这六个方面,包含了学生作业的全过程,抓好了这些,学生的作业质量和习惯一定会得到很大改善。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提供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采纳。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方式,生生、师生、小组多向互动交流,在有效、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体验,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与人合作交往的意识。要加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好分工,明确责任,要根据班级情况科学确定小组规模、构成及任务分配。要给予不同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特别是要调动学困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4.培养学生善听能说的的习惯。
“善听”,就是要能专心、虚心听别人说话。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专心,能从别人的谈话中收集有关的信息。另外,在听取别人发言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并对别人不完整的发言进行补充和整理。只有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才能从中得到启发,触类旁通。“能说”,就是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能根据不同交流对象、不同场合,做简单的、有一定条理的发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要懂得尊重,树立自己发表意见与仔细聆听别人发言同等重要的思想。要做到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与学校生活中就要多给学生创造爱说、喜听的机会。可经常开展班会、朗读比赛、热点问题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参与,在活动中锻炼提高。
5.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画出来,特别是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细看深究的习惯,哪怕对一个词产生疑问也要提出来。要帮助学生克服因自卑、羞涩而不敢发问的难关,要多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就要教给质疑的方法,如,读题目时想知道什么问题;初读课文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怎么讲的;精读课文时,找出不理解的语句,感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语言来传情达意的;学完课文后,再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6.培养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学习光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积累语言,丰富知识。为避免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我首先解决“读什么”的问题。我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依据课标要求,配合教材的学习,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一个适量系统的清单,作为学期或年度的推荐书目,选择时注意内容的“泛”和“精”,以利于学生全面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我还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有的书浅尝辄止,有的书可狼吞虎咽,有的书则须细嚼慢咽,仔细消化。拿到一本书后,先大略地翻一遍,以求对全书有一个大致印象,把握全书的梗概。对于一般的文章大略地读一下,了解大意即可。对于重要的、自己喜欢的文章,要逐字逐句研读,作好摘录,甚至背诵,掌握要点,吸取精华。为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还经常采取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如新书推荐、书评、朗诵会、讨论会、专题墙报以及小型征文比赛等等,通过此类交流,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增,极大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