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浅谈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21: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农村学校的音乐课堂一方面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只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另一方面为追求音乐课的形式,花样的创新,忽视学生演唱,鉴赏等方面音乐素质的培养,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新课标不断创新音乐课堂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质过程中就教会学生会唱歌和学会欣赏乐曲这两个方面简单地谈了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音乐素质 培养
音乐是一种用鲜明的节奏,优美动听的和声和丰富的情感去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的特殊艺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她更赋予音乐课堂特殊的魅力,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足,认为音乐无外乎是唱唱歌,跳跳舞,与培养学生的素质关系不大.实践证明音乐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综合素质.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课程,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音乐位于第二.现代社会教学中,音乐已成了各个国家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对新世纪的接班人,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就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做了一些认真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乐曲的演唱中学会唱乐曲
1.由教会学生唱歌曲向学生会学习唱歌转变
过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程仅仅停留在教歌和唱歌单一化
的状况上,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虽然会唱几首歌,但大部分学生既不会识谱视唱,又毫无音乐基础知识,更谈不上音乐艺术素养,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 在音乐教学中,我从自学引导入手,培养学生音乐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高了学生音乐素质.如教学《咱们从小有礼貌》这首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1)视谱读拍节奏:"5 1 5 |3 4 5 |……"读拍成"ti ti da |ti ti da |……"让学生流利地读拍谱中的节奏;(2)学生随琴声进行音准练习,采用音阶,音组,音程,模唱,构唱等形式进行;(3)将音符的唱名代替节奏符进行初步视唱,在琴声中学习唱谱,形成唱谱能力;(4)将歌词的每个字代替相应的音符,自己进行模唱;(5)采取"能者为师"的方法让学生相互教唱乐节乐句,在互教互学,共同探讨中完成初步唱词能力.这样处理后,就改变了从教会学生唱歌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学生怎样去处理歌曲,会唱歌曲的教学轨道上来.
2.用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意境美激发学生情感,真正地会唱歌
怎样演唱歌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内容.在教学生演唱歌曲之前我先认真分析教材,做到抓住歌曲的情感核心以及速度,力度综合处理要点,使自己心中有数.在教唱歌曲时我一改以往要求学生记背歌词,一句句听琴模唱的方法,而是首先让学生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学生自主表达,这种表达也是一种对旧的教学模式的创新.如教学《小雨沙沙》这首歌时,我对教材作了如下分析:《小雨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娇嫩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2/4拍子,一段体分节式,由自然音域中的六度内的三度流向进行展现,乐句之间节奏方整,旋律相韵,体会出一种对话般的呼应感.整曲短小精致,琅琅上口,易学易会,符合儿童乐感发挥的自然天性.教学这首歌,我设计了如下演唱教程1)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乐曲对唱,在对唱中,引导学生处理好力度,使学生产生呼应感,从中体会到旋律中所表现的儿童情趣;(2)启发学生分析词意,激发他们演唱之情.我在启发中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小朋友都喜欢吃汉堡包,假如只有两片面包,中间夹肉,这样的汉堡包好吃吗 (不好吃)假如夹点卷心菜呢 (要好吃些)假如先将面包烤黄,再放进适量的沙拉,番茄酱等佐料呢 (好吃极了)!是的,我们唱歌就像吃汉堡包一样,没有感情唱歌就像没放沙拉的汉堡包一样,不好听,不动人.唱歌的感情从哪里来呢 是从歌词的意境,旋律展现中来.《小雨沙沙》是采用拟人手法写的,"小雨沙沙"的"沙沙"是象声词,"种子在说话",种子在地里"说话"的声音很小,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在说"悄悄话",演唱时采用轻声地力度表现.至此,让学生尝试着演唱,再通过老师的范唱进行修正,完善.这时,学生们才真正学会了这首歌.这种教学方法,改变原来纯粹教唱歌的单一感性教学,转变为学生用情感去体会学习演唱歌曲.
二,在乐曲中学会欣赏音乐
选增作品,我认为必须注意:(1)作品必须富有艺术表现力,能为学生的感受提供形象性基础.如欣赏声乐曲《保卫黄河》时,补充《黄水谣》,《渔光曲》等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不仅使学生了解独唱,轮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和特点,而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从感性上感受和体验《保卫黄河》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选增一些学生较不熟悉的"经典"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如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通过补充欣赏,学生对民族乐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借助美妙的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地去体验和感受作品的情绪,使学生在从平静低沉转为激动昂扬的旋律中,进一步感受到瞎子阿炳对旧社会的不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充满的坚定信心.
聆听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课的主要途径是以"听"的方式来仔细品位音乐作品的,我认为采用"比较欣赏"是一种有效的聆听方式.如将《牧童短笛》第一部分中的复调音乐进行比较.(1)上下两个声部中,音色,节奏,力度进行比较;(2)把第二声部改为和声伴奏与复调式的演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聆听使学生感受到该曲的上下两声部犹如红花绿叶,相互映衬,紧,收,疏,密巧织成章,才能使旋律变得这样优美动听,使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放牧的情景.通过聆听和比较使学生了解了复调音乐的知识,也感受到复调音乐的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比较才能有鉴别,在欣赏中对比的范围是很广的,有题材,体裁,曲式等之间的对比,如童声合唱《植树歌》与童声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也有同一首作品各乐段之间的对比,如《快乐的小熊猫》……从对比中儿童可以感受到不同音乐形式,不同音乐风格的表现特色,这样既能增强儿童对作品的感受程度,又可以增加音乐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讨论作品,洞悉音乐丰富的内涵
欣赏后进行讨论,这是较好的办法,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把对作品感性的体验提高到理性知识上来.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作品内涵,根据旋律情绪展开想象,并通过评论来统一思想,沟通心灵,从而使个体感知在群体感知中得到统一和升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如欣赏男低音独唱《伏尔加船夫曲》,在听前,教师可先借助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简要介绍伏尔加河上的船夫,然后引导学生从乐曲结构特点上去认识,从风格色彩里去体会,从深刻的思想内涵中思索探求,关于谈到听后感,有的学生说:"这首歌气氛非常凝重,好象陷入沼泽地的感觉."有的说:"这首歌中描绘的是船夫们拉纤时非常辛苦,但他们仍然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情景."也有的说:"听了这首歌,使我感觉到纤夫拉着货船由远及近,由进及远,在艰难行进的场面,体现了纤夫不屈不挠的性格."总之,讨论时抓住作品的题材,体裁及情绪,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去了解,体会音乐的表现力.讨论的方式可以三五人一组,七八人一组,也可以全班性的学生谈,教师谈等,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实践证明,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应以课堂教育为突破口,并充分发挥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的作用,突出学科特点,摈弃"教书不教学"的弊端,就能够使学生的主题素质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音乐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4: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