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园的周长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21:3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圆的周长(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圆的周长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该班有67位学生,其中男生有45人,女生有22人,学生数学能力基本可以。

       三、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并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史实,向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

六、教学课时

共二课时

七、教学准备

圆形铁丝、圆的模型、画圆工具

八、导学流程设计

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九、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实践引题。

画圆,指出圆的周长。

如果第二个圆一周长度(周长)要求比刚才这个圆的周长大,画的时候该怎么办?(半径变大,直径变大。)

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揭示课题。

(二)展开

1、按课本P11问题中的插图和讨论题,分4人小组进行讨论。

2、出示P11活动中铁丝围成的圆,求它的周长,有什么办法?(绳子绕一周,量绳子;铁丝剪断,化曲为直。)   

     出示一个圆形,求它一周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引出在尺上滚动周长的方法。)在滚时要注意什么?(滚动时很容易原地打转,测量时容易有误差,所以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分组操作:用滚动(将圆片拿起,放在尺上滚)或用绳子绕一周,测绳子长度的方法,分别测出直径是2㎝,3㎝,4㎝,5㎝的圆的周长,填表计算,观察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 然后分小组汇报,由多组汇报都得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

4、通过实验认识圆周率。

5、介绍数学家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三)巩固

1、请生复述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径,还可以求半径。

4、练一练

       a、判断

      (1)、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

      (3)、圆的半径扩大2倍,周长也扩大2倍 。  (        )

      (4)、π值等于3.14。                       (        )

       b、求圆周长

      d=3分米

      r=4.5厘米

     c、应用题

      一个圆形牛栏的直径是25米,要用多长的铁丝 才能把牛栏围上2圈?

(四)总结

       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评价)

(五)作业

选用配套部分作业

(六)、课堂感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21:33:19 | 只看该作者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圆的周长时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上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所以,数学知识的探索轨迹,作为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展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本节课探究的课题“圆的周长”,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圆周长意义”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由表达;“圆周长公式”的建构,则是借助于学生主体的测量、计算、自学、推导、论证等充分的实践活动而展开的。可以说,每个知识点的发现,都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结论。探索,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达到了最大化。

      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探索内容,给予学生愉悦的学习氛围;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做到恰到好处的鼓舞激励;标准严密的知识表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人文精神;课堂生活的亲生经历,培养学生初步的感知。   

      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教学中新理念的运用还不够,教者在课上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做,引导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练习时间短。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避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1: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