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怎样设计任务
(1)对教师的要求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把教学内容按规定好的学时做好微观计划,然后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确定语言交流的主题和教学的目标)和怎么教(根据语言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实施任务,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决定检测的方式与手段等)。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任务设计能力:1)选取主题和设计任务的能力;2)设定任务目标的能力;3)评价与选编教材的能力;4)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5)对课程的综合调控能力。(2)任务设计的原则 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任务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2)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3)任务设计要有真实性,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4)任务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29)则为任务型教学活动提供了六点更为具体的指南: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 基本环节
一个完整性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含有三个基本环节:布置任务、任务实施和小组报告。
(一)布置任务
布置任务是指:教师先把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到所要讨论的话题和将要实施的交际任务上来,同时激活相关的关键词语,随后帮助学生领会实施任务的具体要求。这一步骤的具体做法是:
(1) 教师界定将要讨论的话题范围,话题最好是大多数学生所熟悉的或所感兴趣的,如有关家庭、学校、学习、就业、爱好、习惯等,这样学生讨论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2)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激活实施交际任务时所需的关键词语,包括有些可能是学生不认识的。需要指出的是,激活相关的关键词语并不是要传授大量的新的语言知识或某一语法规则,意在增强学生自主实施交际任务的自信心,让他们在需要时用这些词语或语法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激活关键词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brainstorming,词语分类法,词语画面匹配法,问答法等。最可取最简便的方法就是brainstorming,即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把他们已知的相关词语汇总起来,同时教师重点激活学生不认识的几个关键词,为学生后来实施交际任务提供语言上的准备。
(3)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将要实施的交际任务的具体要求,即任务的内容和目标分别是什么,又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讨论等。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未必总是唱独角戏。课本中有任务实施明确要求的,可以叫学生站起来朗读;如果某些做法需要演示,可以让好学生和自己一道做,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和使用目标语言的机会。
(二)任务实施
众所周知,接触和使用语言是二语习得的关键所在,语言输出,即语言使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已学的语言知识,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此外,自信即敢于开口是二语学习中必备的心理素质。当学习者意识到在没有老师“手把手”教的情况下,自己也能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某项交际任务时,其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强。任务实施这一重要教学环节为语言学习者尽其所能使用所学语言知识并增强自信心提供了不可缺失的机会。
任务实施含三个基本步骤:学生自主讨论,成果报告准备,讨论结果汇报。后两个步骤是对前一步骤的深化和提升,不可或缺。分组讨论结束以后,学生自然会产生好奇心,都想知道其它组的同学是如何实现任务目标的,他们有哪些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是讨论结果汇报这一环节不可缺失的原因之一;同时,讨论时急性使用的语言其准确度要远远低于在公开场合使用的经过反复酝酿的语言。只有设置讨论结果汇报这一环节,各组学生才会对自己汇报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反复的酝酿、推敲、修改和组织,以期力所能及地使用最佳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达到了内化学生已学语言知识的效果。
我们不难看出,成果报告准备这一阶段就形成了任务实施的中央环节,这也是学生能否在全班同学面前高质量地完成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的关键环节。因此,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小组讨论以后,就进入了报告准备阶段,教师首先需要注意如下事宜:
(1)告知学生每组要选派一名同学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如果在布置任务阶段,已交代此事,这样做仍然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严肃对待这一要求。
(2)要让学生很清楚小组报告要阐述的中心议题,搞明白在相互凝听报告时需要捕捉哪些有用信息。
(3)让学生明白小组报告所采用的形式,告知可使用什么样的教学设备。如,是口头陈述,还是书面呈现。口头陈述时,可以还是不可以使用投影机,可带笔录要点还是笔录全文等。
(4)告诉学生小组报告的时限。如口头陈述,时间设置得可短一些,因为一个说话相对流利的学生半分钟可以说或读一百个单词;如果是一篇书面报告,要建议字数和段数,并且对每一段应包含的内容作明确说明。
(5)设置报告准备的时限,告诉学生在此期间你会四处走动提供语言帮助。
(6)如果教师已发现总是某些学生包揽了报告准备阶段的全部任务,要给小组内的学生硬性分配特定角色。如让习惯于一言不发的学生书写报告,发言积极的学生提供语言上的帮助等。
(三) 小组报告
报告准备阶段结束以后,进入小组报告阶段。上文提到:各小组学生在报告准备阶段会对自己汇报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反复的酝酿、推敲、修改和组织,会力所能及地使用最佳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他们报告中的语言不会像本土人使用得那么地道,肯定会有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等。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认可学生在现有的语言知识储备情况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已尽其所能。因此,千万不要对小组撰写的报告求全责备,更不能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贬低,如作一些否定性的评述。相反,要关注他们语言表达得体的地方,对取得进步的方面加以点评。对学生的报告做出肯定性的反应会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尊意识,促进其不断努力。
三、教师角色
为了体现人性化教学,并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为了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为了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使用目标语提供平台,在任务实施的三个阶段,教师要依据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在分组讨论阶段,教师不需要充当知识灌输者,应该扮演监控者的角色;要学会“退居二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交际任务;不要四处走动向学生提供语言上帮助,实际上,这是一种干涉,如纠正发音或建议完成任务的更好方法等。正确的做法是:站在稍远处观察和鼓励学生,如果在某一小组,一个母语词汇出现的频率太高,悄悄走过去提示一下对应的目标语;如果某一组因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储备不足发生交际卡壳,帮助走出困境后,立刻撤离;不要站得离学生太近,否则他们会不断地问你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单词,而不是自己努力思考其它表意方法,这将不利于培养他们学会使用现有的语言知识独立地与他人交际。
在布置任务后,作为监控员这一角色,教师应该更加多看少“动”,做到:
(1)确保各组正在按要求实施任务,并且清楚任务目标。
(2)不管有些学生语言基础多么薄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3)宽容一些语法和词语搭配上的错误。
(4)只有学生主体交流发生障碍,才需打断他们并帮助走出困境。
(5)观察哪些学生小组活动时唱主角,发言多一些;是否有学生被大家晾在一边,一言不发。如有这种情况,下次可以重新编组或给小组人员分配特定角色已求得学生之间均衡互动。
(6)注意是否有小组讨论时,从使用目标语转移到使用母语,这种情况又在何时发生,以便事后找出原因。
(7)注意记时。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尽量静而观之,但讨论一结束,教师最好扼要地提一提自己监控时听到的一两个有趣的观点,并对学生实施任务的方法作简短而积极的评述。至关重要的是,不要作详细评述,也不要对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加以概括,因为这些是下两个阶段的事情,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的。
(二)在学生准备报告阶段,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充当语言咨询者,帮助学生构思立意,更为准确地表达他们想要说的话。下面是对教师的几点指导性建议:
(1)在学生刚开始准备报告时,要确保他们明白报告需要准备的内容及其阐述的中心。如果班级人数很多,一次帮不了那么多小组,可以决定这一次集中帮助某几个小组,记住下一次再帮助其它小组。
(2)除非有小组在无所事事,否则原则上等学生需要时再提供帮助,这样你的帮助才是为学生所需而不是强加于他们;值得始终记住的是:如果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被简单的告诉如何解决问题,他们会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报告准备阶段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极好机会。
(3)在参与小组报告准备时,对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和语言的创新使用给予扼要点评。
(4)如果学生请你提建议,要用欣赏性的口吻,在报告的篇章层面上提些建议。如:你可以这样说“这一部分写得不错,如果你们加上一个过度句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帮助听者或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你们的意思。”
(5)如果学生要求你对他们准备的报告做一些修正,要有选择性的指出错误,即一些词不达义的错误。要他们解释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共同探讨多种表义方法。还有对一些你觉得其他同学听汇报时会注意到的错误,你也可以指出。
(6)至于语法方面的错误,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纠正。你可以在用错了的介词和形式上有错误的动词下面加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7)鼓励学生对报告草稿进行反复校正,反复提炼。
(8)偶尔提醒学生还剩多少时间。如果在原来规定的时间内,大多数学生还意犹未尽,需要继续准备,可以考虑把小组报告作为第一项内容推迟到下一课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此之前可以对小组报告再反复思考,反复提炼。事实上,大脑对某一问题的不停酝酿也是语言学习成功者使用的方法之一。但是,一旦大多数小组已基本完成,就得结束报告准备这一阶段,让学生准备开始做小组讨论结果报告。
(三)在进行小组讨论结果报告这一阶段,教师应该主要扮演主持人的角色。首先对这一环节作简要介绍,然后确定学生听报告时需要捕捉的重点信息是什么,其次是决定发言者的顺序,最后在报告结束后,作一个小结。作为报告主持人这一角色,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务必让学生听清楚小组汇报时应留意什么样的重要信息,该信息在报告结束后的用途是什么。如,假设各小组向全班汇报的是各自经过讨论已准备好的故事,你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每一个故事结束时,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写下故事中你们记忆最深刻的情节,然后抽一两个小组作简要陈述。这样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使接触和使用目标语言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2)听小组汇报时,要默记一些值得点评的要点供总结时使用。如果学生期待你在语言使用方面也作些反馈,要把使用得当的表述和需要纠偏的错误一同记下来。在小组汇报过程中,不要打断学生也不要纠正他们的错误,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留意时间。如果班级很大,你可以选几个小组作汇报,其它小组下一次再进行。当然,在小组准备报告阶段,不要告诉学生你要挑选哪几个小组作汇报。
(4)如果小组汇报的内容出现重复现象,要提早结束这一教学环节,但首先要问还没作汇报的小组是否有不同或独特的观点加以补充。
(5)留有时间用于最后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