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1-9-19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学会感恩,做大写的人
胡雪峰
各位老师、全体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学会感恩”。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又是什么节日呢?(父亲节)人们为什么要设这些节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父亲节设立的经过,你就会明白人们设立这些节日的目的。早在近一百年前的1909年就开始有人建议确立父亲节。据说第一个提出这种建议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庆祝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通过。1900年6月,人们便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
最近,读到一位教师写他参加一个孩子生日聚会的事,我深有感触。那天,这位老师应邀参加了一个特别的生日聚会,说到“特别”,是因为所有应邀前来的亲朋、老师、同学被提前告知不要送任何礼物。相反,每位到场的客人,包括孩子的父母都受到了小“寿星”的礼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在每张贺卡上,孩子都用他稚嫩的笔写下了不一样的话语,画了不一样的插图,却又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感谢所有帮助和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面对客人,孩子高声朗读贺卡,他那纯真的话语,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他内心的真诚和谢意。
孩子的母亲告诉这位老师,为了让孩子的生日过得有意义,她家特意开了个家庭会,孩子也为制作贺卡整整忙了一周。“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得到得太多,付出得太少,家长有必要引导他们学会付出,懂得回报。”这位家长的话说得多好啊!由此我想到在我们的同学——绝大多数独生子女身上,缺少的正是这种“感恩”的情怀。
我曾读到一则报道:说的是南京大学逸夫楼前的公告栏上贴了两张A4纸。那是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给大学生儿子的信,信中叙述了父亲替孩子扛行李,挂蚊帐,缝被子,家境贫寒却尽量满足孩子种种不合理的用钱需求……但结果换来的却是孩子的自私、狭隘、骄横、冷漠,缺乏爱心,不知感恩。少得可怜的几封家信还不如一份电报长,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清晰……究其原因,不正是“得到得太多,付出得太少”吗?有文章分析说,现在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一个怪圈:幼儿园学小学课程,小学学中学课程,中学学大学课程内容,而大学生反过来学幼儿园小朋友怎样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尊敬老师、孝敬父母……这岂不是教育的悲哀?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敬佩前面那位母亲的明智,她借一个生日聚会,用一种真诚的方式教育孩子,让他知道去感恩,懂得去回报,哪怕仅仅是一张小小的贺卡。试想,当这种情感体验内化为我们孩子的道德行为时,谁能否认孩子不会实现从一味索取到乐意付出,从惟我独尊到懂得感恩的超越呢?感恩应该从我们幼小时开始,有了感恩的心,我们长大了才能成为孝顺父母善待他人的人;有了感恩之心,我们长大了才能把回报社会,建设祖国作为我们神圣的职责。
亲爱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在幼小的心田里种下感恩的种子吧!从感恩出发,走人生的路,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