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8-24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
①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千和千位的认识,初步认识一万和万位,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位数的意义,掌握四位数的组成。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用100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经历探索比较10000以内的数大小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加法中和不超过10000),会口算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
②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能估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经历探索除法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先求总数或剩余部分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③会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中和不超过100),会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不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会解决已知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数和或差的实际问题及其变式问题。
④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会口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不进位),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或几千几百。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⑤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只限于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能结合观察图形比较两个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⑥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⑦了解24时记时法,会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时间的相互改写,会进行事情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空间与图形。
①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名称。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②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确定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能看到不同个数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③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3)统计与概率。
①参与从袋里摸球、往袋里放铅笔等实验活动,经历在这些实验活动中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简单的条形图(1个格表示1个单位)表达统计的结果。
②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差不多”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能力和类比迁移能力。在探索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利用教具认识10000以内数的实际数值,联系现实生活认识数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类比迁移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在认识千克和克的学习活动中感受物质的多少和轻重,在进行千克和克的换算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在24时记时法的学习过程中发展时间观念,在计算经过时间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发展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初步学习利用直观进行思考,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
在探究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实验活动中,经历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描述数据、依据数据对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和判断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运用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体验不同的问题往往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有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采用观察操作的策略;有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采用实验、记录、统计的策略;有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采用计算的策略,其中有的采用精确计算,有的采用估算。还应初步体验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或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或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初步体会合作的益处,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在计算后初步形成验算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后初步形成回顾解题过程、判断解题结果是否合理的意识。在单元学习结束后初步形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意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阅读教科书中“你知道吗”栏目和有关书籍中提供的资料,通过电视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初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和自然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感受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初步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之处,并作出认定和修正,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 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2、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五、为达到目标采取的措施
1、多与学生一起活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找准适合于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2、精心备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练习,适当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
3、强化学习目的性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饿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饿能力。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家校合力,加大教育力度。
5、加强对优生和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在小锅饭中,优生吃得饱,后进生增强自信心,找到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进度表
根据同年级学科教研组研究制定,具体见下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