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3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力争和平解决但不排除武力方式
长期以来存在的另一个认识误区,即是将邓小平解决海洋争端的战略思想误读为只有和平解决方式之一种,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钓鱼岛、南沙问题明确指出:“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屿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其内涵是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海洋争端,但没有、也决不会放弃武力自卫的正当权利。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旦和平方式无法实现,或者侵犯我海洋权益的国家企图以武力扩大事端,武力自卫将是我国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局势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在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武力自卫的充分准备,慎战而不惧战。一是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1974年邓小平同叶剑英一起指挥的西沙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是在我国海军依靠我军官兵的牺牲精神和“小艇打大舰”的灵活战术而取得的,有效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1988年2月29日,邓小平批准同意了刘华清等呈报的关于南沙斗争的建议,从决策上保证了赤瓜礁保卫战的胜利。无论是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都始终面临着美军的威慑和可能介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军敢打必胜信心的坚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必须着眼应对岛礁被占之害,强敌介入之危,引导我军官兵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为我军捍卫海洋权益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二是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敢战方能言和,备战才能免战。要加强快速反应力量建设,重点建设远程航空兵和两栖突击群,以提高应对危机的时效性;加强海军建设,重点建造航母、新型核潜艇,以提高远海防卫作战能力;加强二炮部队在东海、南海战略方向的部署,以提高威慑能力;加强战场体系建设,以提高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三是做好使用武力的舆论和法律准备。未来可能进行的海洋武力自卫反击作战,是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为捍卫民族尊严而战,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而战,这一正义之举必将唤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但也必须看到,海洋武力自卫反击作战国际影响大,牵扯因素多。因此,必须加强武力使用的舆论、法律准备,论证和宣传我方使用武力的合法性、正义性,揭露和攻击敌对一方使用武力的非法性、非正义性,力争使我方“得道多助”。
“搁置争议”需要各方共同遵守
多年来,我们一直奉行“搁置争议”的原则,倾向于把争议问题先搁置一下,不急于解决,为的是使这些问题不妨碍我国同有关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以平心静气地商讨一个可为各方接受的方式。但某些国家却并不领情,或一口咬定“没有争议”,或不断制造事端。这一局面必须改变。须知,“搁置争议”并不是一方搁置,更不等于一味忍让,而是需要相关各方以发展的大局为重,共同坚持,共同遵守。中国决不会吞下单方面“搁置争议”,而对方却步步紧逼、得寸进尺的苦果。
当前,我们要做的,一是携手他方搁置争议。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依赖于我国经济的时机,进一步密切两国经贸关系,要求美国在钓鱼岛以及南海问题上保持中立,避免威慑和直接介入。要敦促日本严格遵循《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落实1997年11月签署并于2000年生效的《中日两国渔业协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战略互惠的精神,从维护两国友好大局出发,求同存异,妥善处理东海划界和钓鱼岛争端。 要坚持互信、互利、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携手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同构建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维护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确保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二是应对他方挑起争议。事实已经证明,我方搁置争议并不必定能换来他方搁置争议。一旦有关争议国家不理会我国搁置争议的善意之举,主动挑起争议,扩大争端,我方完全有必要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实施适度的防御性攻势行动。2010年,针对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我国渔民渔船并按国内法判决,其外相又表示从未承认钓鱼岛“搁置论”,造成钓鱼岛撞船事件不断升级,我国果断采取暂停双边省部级以上交往、推迟第二次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谈判等反制措施,同时派遣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常态化巡航,迫使日本放人放船,妥善解决了钓鱼岛撞船事件,捍卫了我国钓鱼岛主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