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勇敢无私诠释不朽师魂---记大地震中的北川中学教师群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李伦娥 李曜明 张以瑾

北川中学在绵阳市复课开学后,学校为学生配发了教材和学习、生活用品。图为学生展示领到的新校服。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这场可怕的大灾难,使北川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北川中学更成了无数人牵肠挂肚的所在:两座五层高的教学楼,顷刻间一幢全部倒塌,另一幢摇摇欲坠,1000多名师生被埋在废墟中!北川中学整整40名老师遇难!而其中,有许多老师是完全有生还机会的,但是为了学生,为了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幸存的老师,也第一时间全力投入到救援之中!
  “同学们先走”---血肉之躯为学生撑开逃生门
  这是从死亡堆里爬出来的学生事后的回忆。
  初中物理教师张家春,灾难来临之际,他正在初二(1)班上课,要做一个关于指南针的演示。可奇怪的是,演练过千百次的实验怎么也做不成功,指南针一会指这,一会儿指那,有些困惑的张家春拿起指南针想看个究竟,就在这一刹那,灾难发生了!“同学们,快跑!”年轻的张家春马上反应过来。
  这是一楼,张家春只要往外跨出两三步,就彻底安全了。但他毅然退到讲台后,组织学生们往外撤。一个个身影从他眼前闪过,有几个吓呆了,他就一个个往外推。教学楼疯狂地摇晃着,碎砖石雨点般砸下,门框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眼见就要倒了,张老师一个箭步冲到门下,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死死地托住门框,为他的学生打开生命之门。“孩子们,快点,你们先走!”他心急如焚地大叫。学生陈涵跌倒了,他一把拉起,顺势用脚一踢,孩子被送到了安全地带;女生傅丽颖被吓得挪不开脚,他一掌把她推到门外……一个、两个、三个,至少有20多个学生从他的臂下穿过,可我们朴实、平凡而又伟大的张老师,一条硬铮铮的羌族汉子,却随着一声闷响,被无情的废墟吞没了!
  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为学生们打开生命之门的何止张家春一人?
  李佳萍,一个温柔的妻子,一个慈爱的母亲,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也在一楼上课的她本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站在门口,用自己柔弱的身体拼命地把学生往外推,一个、两个,30多名学生得救了,李老师却和最后几名没来得及逃出的学生一起,被压在了水泥板下。她的头和大腿被乱石死死地卡住,鲜血直流,疼痛、绝望,可以想见当时她有多么的悲伤,但是,老师是孩子们的主心骨,她不能倒下!为了给孩子们以信心,有着慈母之心的李老师忍住巨痛,在废墟下还和孩子们拉家常,讲故事,讲笑话。漫漫的三天三夜,70多个小时啊!
  5月15日黎明,流血过多的李佳萍自知很难再坚持,于是一面继续鼓励孩子们,一面摘下自己的首饰委托这些孩子带给她的家人!“你们一定要活着出去。好好读书。”这是她最后的嘱托。“李老师,我们下辈子还做您的学生!”6月6日,记者在她学生写的日记上,看到了这样揪心的话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勇敢无私诠释不朽师魂---记大地震中的北川中学教师群体

“先救学生”---用手挖出废墟下的孩子灾

  难发生的那一刻,校长刘亚春正在离教学楼100多米远的食堂二楼开会,书记张定文则在办公楼四楼和高三的几名老师分析市里才搞完的“三模”,副校长马清平在二楼给学生们上课。第一时间,刘亚春、张定文飞奔到教学楼前,马清平也侥幸地从碎砖块中钻出来。就在那一刻,教学楼在他们眼面前轰然倒下。几十间教室,2000多名学生啊。“先救学生!”由三人组成的临时紧急救援小组立马决定。幸存老师兵分四路:一路到两公里外的县政府报信求救,一路到坍塌的教学楼救援,一路搜救其他教学楼和宿舍,女老师包扎和安慰伤员。

  坍塌的教学楼是一、二楼就地“坐下”,三、四、五楼则奇迹般地没有散架,这三层楼上的10个高三班基本没有伤亡,再加上另一幢教学楼的学生,在外面上体育课和去县委礼堂表演节目的同学,全校有1000多名学生成功逃离。“紧急撤到新操场。”刘亚春指挥说。新操场地势开阔,原计划“六一”才投入使用,没想到这时派上了大用场。

  因为不在城区,当时大家并不知道整个北川几乎被夷为平地,刘亚春在五分钟内连续两次派出教职工到县委、县政府报告险情。

  “先救学生。”十分钟后,县委书记宋明、县长经大忠、组织部长王理孝赶到现场,指挥抢险。

  清点好各班的人数,几十名老师很快投入到紧急救援之中,男老师从废墟中救人,女老师帮着包扎伤员,安慰埋在废墟中的孩子们,躲过劫难的上百名高三男生也加入到救援队伍中。到处是哭叫声、呻吟声,且余震不断,但老师们顾不上这一切。年轻的物理老师康强,怀孕4个月的妻子和母亲都没看见,“也许她们遇难了,救活的要紧。”他对记者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他找来木棍,听见哪里有人叫就往哪里去。那一天,他自己也记不起到底救了多少人,“背了好多人出来,可惜活的少。”他伤感地说。

  高三英语老师邓家军,清点完班上64人一个不少后,马上组织班上47名男生成立救援队,“地点就在教学楼的入口”,他说。看见抬出的大多是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有同学害怕了。“怕什么,他们都是你们的弟弟妹妹啊。”那一天,邓家军自己也不知道参与救了多少人,只知道自己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儿,开始还能回应父亲深情的呼唤,渐渐地就没了声息。

  办公室主任周福勇,被分配的任务是将没有完全坍塌的另一幢教学楼里的学生们转移出来,他同样组织高三的男生,四五人一组,轮番到楼里转移学生,他亲眼看到杜材盛老师,丝毫不顾不停下坠的砖瓦,至少七八趟将学生从教室背出。

  书记张定文,自己也不知背出多少学生,老师们只看见他的后背满是鲜血,还以为是他受了重伤;同样埋在废墟下的妻子他根本没法管,还是别人帮助救出来的。

  校长刘亚春,在另一所学校工作的妻子遇难,闻讯后他只嗯了一声,又一头扎进救援队伍。“儿子也埋在废墟里,我是父亲、丈夫,但我还是校长啊,我必须服从大局。”他说,当时全校被废墟掩埋的教师子女多达20多人,但老师们没有一个离开岗位,先去救自己的孩子。

  自己从废墟中爬出的马清平副校长,发现高二(9)班王德俊同学被压在二楼楼梯口处,在瓦砾下呻吟,立即组织在场的老师,不顾余震,毅然攀上已是危楼的三楼楼梯口,把压在王德俊身上的砖块一块一块地往外递,好几位高二的男生也积极参与营救,5个小时后,王德俊获救。

  廖光明王明辉夫妇,母亲遇难儿子被埋在废墟中,但廖光明只在当晚10点赶去跪在母亲面前磕了三个头又回到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直在包扎伤员的王明辉老师则连给母亲磕头的时间都没有。

  母亲、侄儿被埋于废墟内,蹇绍奇老师离他们仅有50米,但蹇绍奇只朝母亲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义无反顾地带领100多名孩子急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牺牲小家,顾全大局,这就是朴实的北川中学人的风貌。像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不顾妻儿安危寻找学生的宋波老师;自己身负重伤,还不停呼喊、安抚伤员的蒋贤平老师;自己的孩子遇难,却还坚守在救人第一线的程玉宝老师……

  “大难临头,老师们,你们不怕吗?”

  “对教师而言,保护学生,是天赋的责任。”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教师---北川中学幸存的157名老师的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勇敢无私诠释不朽师魂---记大地震中的北川中学教师群体

  “好好活着”---老师们挺起不屈的脊梁

  1200多名师生遇难,整个校园找不出一间安全的房子;所有房间的门板都被卸下抬伤员和遗体,师生们所有的衣物被子都拿出来御寒;教室没了,课本没了,教材没了,但人还在!还有1000多名幸存者!

  5月14日深夜,已整整两天两夜没吃没睡的刘亚春对周福勇说:“我一个人出去走走。”“肯定是大哭一场。”周福勇说,因为自出事到现在,全校的老师们没看到刘校长的一滴眼泪!虽然担任这个学校的校长才两年零两个月,但他已经雄心勃勃地为这个学校规划了美好的未来:400米跑道的田径场已修好,原为私人承包的学生食堂已收回,孩子们每餐3块钱就能吃得非常好;还计划今年要修综合楼,“如果修好了,就不会有这么多师生……”周福勇说。但是……

  5月13日,师生们开始陆续往绵阳九洲体育馆撤离。5月16日晚9点,刘亚春和最后几名留守教师怀着沉重的心情撤离了一片狼藉的学校。“北川中学不会垮,北川中学必将重生!”刘亚春坚定地对师生们说。

  5月19日,在长虹集团的帮助下,全校1000多名师生,在位于绵阳的长虹集团培训中心正式复课!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第三次来到北川中学师生中间,写下这样几个铿锵有力的大字:“多难兴邦”。是的,废墟上不应只有瓦砾、残垣断壁,废墟上更应有力量、奋斗、追求和希望!正如刘亚春所说:

  地震可以毁坏我们的家园,可以毁坏我们的校舍,但是不能摧毁我们的意志。不服输、懂感恩、知奋起的北川中学人将坚持北川中学“正德、惟和、实干、创新”的办学思想,秉承“勇于探索、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务实求真”的大禹精神,重建校园,再铸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3: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