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1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春季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春季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我校参加考试的总共有420人,其中最高分为 113分,最低分为 10分,平均分为90.1分。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成语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仿句、语病修改、名著的知识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1、汉字书写2、成语运用这两题雷同于07年的期末试卷,我们在最后复习时间刚给学生做过,所以得分比较好。3、名句填空。第一——第四题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难度较小,除个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第五题需填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属于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诗句。由于课文改版这首词删掉,有点超纲,以致学生得分不理想。第六题写出春节或中秋的诗句算理解型的背诵,学生读题粗心,写出的却是别的传统节日诗句,失分较多。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学生较注重机械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留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
(二)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这与中考全部考课外的不一致,但也是很有必要,有利于提醒老师用好教材,避免出现老师中“学业考试不考课内,课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
命题者课内的选了《中国石拱桥》中卢沟桥的重点段落,课外阅读选择的是科普小品文《大自然的文字》。从题目设计上看,无论从设计点上看和获取答案的途径上看都不甚高、不甚难。从题目的考查点上看,重在培养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基础上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仔细推敲,深入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存在的问题:答非所问,不会联系上下文去寻找答案;答案抓不住要点,写得多,但得分点少。
(三)古诗文阅读
在传统的课内和课外文言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首古诗阅读《题金陵渡》,并且古诗的选用难度也很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太多理解的障碍,与中考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题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题目设置上就有点难度,让学生找出用的最妙的一字来分析,学生的答题得分不是很高。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相对简单,得分较理想,课外文言文《阮裕焚车》较浅显,学生理解也较容易。但21题故事表现阮裕性格分析上失分还是比较大。
(四)作文
作文形式从以前的话题作文中解脱出来,采用半命题作文的形式,与当下的作文考试题目类型的大致走向是一致的。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出题者设置文题:《又到 》,要求学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真实行文。对于这个作文题目,主要体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说真话”的作文命题意图。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生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奇,我在改作文过程发现存在问题是作文选材不够典型,生活素材不够丰富,很多写“又到生日”或“又到春节”。有些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缺乏文采。
三、对今后教学与命题的建议
(一)语文教学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一向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板块,我们一定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切忌机械的记忆。语言表达方面,指导学生多阅读,多练习,充分利用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2、现代文阅读
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一篇文章,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解读文本,不要脱离整体而孤立地支解文章的个别词句。要练习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时候,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还要结合题目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学会恰到好处地对比、烘托、铺垫等。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要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的指导。
3、古诗文阅读
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指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留意语句的通顺。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言语感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
对于课外文言文的练习,适当选择一些与课内文言文难度相当的,人文内涵较强的短文给学生练习,重点还是在夯实课内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向课外延伸。我想,课外文言文,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内。当然,还要指导学生把握一些解答课外文言文的技巧。
4、作文
平时加强练习,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作不同的练习;指导学生专心感受生活。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语文老师要义无返顾地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沙龙活动,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阅读面广了,学生的知识面宽了,文化底蕴厚了,作文时才能行云流水,厚积薄发。
(二)对命题的建议
题目设置应该考虑全体学生的能力和依据课标要求。古诗文阅读的题目设置相对来较难,假如要考,应尽量考一些简单的,如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或名句赏析。
现代文阅读课内和课外选择都是说明文一类的,虽是淡化文体,但两篇选择的文体相似似乎不大合理。同时比分上也有点欠合理,如7题、13题分值为6分。有个别题目指向也不大明确,如8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实数和估计数,学生理解题目上有点费解。
纵观整份试卷,我发现“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一大块有很多题似曾相识。考前我曾翻阅了06和07两年的期末试卷,基础题很多和前两年的相似。这样会给备考的老师一种错误的导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尘埃落定,新的学期的教学任务已井然展开。杜郎口中学认为评价是武器。就是在说包括考试在内的对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的评价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它的重要价值。科学分析考试的得与失,进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习。这就是召开试卷分析会的意义所在。

教研室刘老师让我讲一讲关于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的相关情况。接受任务以来,一直很惶恐。教了近十年的语文课,一个真实的感受却是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浅陋,越来越感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还很不到位。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想法:语文教学真的是一片海洋,能够在其中畅游的应该很少,更多的是戏水于其间。而对于我而言,呛水确是经常的。但作为语文老师,我也清醒地知道,正是这种内心的不安才是我们深入研究的不懈动力。

下面我就不揣浅陋,就这张试卷的内容并结合我校我班学生的答题情况谈几点看法。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一、试卷的特点及构成。


【基础知识部分难易比】 易:中:难=30:22:8=5:3.7:1.3



本试卷的构成如上表所示。下面就本试卷的特点略加解说。

1、覆盖面广,考查到位

全套试题21个小题,出题范围覆盖古诗文积累、名著阅读、字音、字形、病句的辨识与修改、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等,同时又涉及到了提取与加工信息、语言的理解、语言的赏析与运用以及品读关键性语句等内容。综合来看,本份试卷的考查覆盖面涵盖了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可以说显示了出题人一定的匠心。

2、落实知识,重在能力

在试题构成上,知识考查与能力养成并重。既重视学生语文基顾知识的掌握,如古诗文的背诵默写、生字词、名著知识、文言字词等。同时高度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如说明方法的辨析、描写方法的赏析、语段的作用、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等。

3、难易适中,区分度好

好的试题首先不应让考生产生大面积的不及格现象,但是也并非考生都得高分就是好题。就本套试题而言,基础知识部分(不含作文)容易与较容易的题占30分,中等难度的题占22分,有难度的题占8分,基础知识部分难易比为5:3.7:1.3。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我校共有1825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7分,优秀以上255人,60分以下213人(其中有3人因考试用笔不对被判为零分)。全校平均分为69.98分,接近70分。优秀率为14%,合格率为88.33%。可以说,这样的难度区分度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考试起到了应有评价作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4、以本为据,适度延伸

语文课的学习应该立足于更为广阔的舞台,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就本套试题而言,可以说是做到了“以本为据,适度延伸。”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运用于具体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从更宽广的生活海洋中学习语文,增强素养。本套试题纯课内内容的考查(不含作文)占到40左右,课外内容占到20分左右。除课外记叙文阅读外,基础知识部分的“节日文化”和课内说明文部分的第15题关于“作者在介绍太和殿时为什么要着重刻画龙的形象?”这些题都应该说是“植根于课内,着眼于课外,立足于引领,看重于发展”的好题。对于纠正语文课堂的呆板的教学和发死的学风有一定的作用。

5、选题作文,自由灵活

可以说,这次的作文题出得非常好。选题作文有利于学生的挥自己所长,充分完整地展现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作文,我稍后再作详细分析。

6、引领教学,导向良好

说考试是指挥棒,其实就是在强调考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好的试题能将教学领向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境地,让课堂教学成为更有生机的舞台。而不好的试题会对教学产生恶劣导向,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所产生的诸多弊病,语文教学所遭受的众多非议可以说考试是不无责任的。本套试题从客观上来说,对初二下学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向基本上可以说是积极的。重基础,强能力,重感悟,长见识。这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良好的导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对现代文阅读及作文试题进行具体分析:

二、对现代文阅读及作文的试题分析

(一)课内说明文《故宫博物院》选段

这个选段属于课内现代文考查,选自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从编者意图来看,本单元属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单元。同时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说明这种新阅读文体。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注意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的,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                                                                密的语言。同时本单元的课文还是学生丰富文化积累,了解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很好的途径。从上述各方面考查,这套试卷的《故宫博物院》课内说明文阅读选段的考题设置是相当不错的。

1、第12题“从选文第1段中,找出揭示大殿特征的词句。” 本题考查的是抓住被说明事物的基本特征,是说明文的最基础性的考点。解题方法为提取并加工文中的有用信息。此题属于较容易的考题。

2、第13题“选文段2中画线语句说明的立足点是哪里?” 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知识。这也是《故宫博物院》一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即我们在说明建筑物尤其是在介绍室内景致时,往往要选定一个较为适宜的立足点,然后准确运用方位词进行说明。本题就是基于这个学习目标而设的。由于我们上课讲得比较细致,所以这个题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的。

3、第14题“选文段2中的‘环绕’和‘衬托’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本题考查的是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但这个题的设题方式相对于其它说明语言的试题考查可以说是有所创新的,它没有简单地问某个词能否去掉或者是直接问某个词的作用,而是需要考生从文本的具体环境出发,体会两个词语的表义作用,进而体会两个词在表意上的不同指向,才能较好的答出这个题。因此说,这个题的难度不小,学生在考试后的反映也证明了这一点。

4、第15题“作者在介绍太和殿时为什么要着重刻画龙的形象?”这个题属于一个文化常识题,学生通过通读文本也能体会出来。就该说这样的题对于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提高思维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此题属于有一定难度的题。



综合来看课内说明文阅读题,共设分12分,其中较易题6分,略有难度的题3分,难题3分。绝大多数学生得分都能在10分左右。从考查面来看,这四个题分别考查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说明的语言,以及内容拓题。可以说考查是比较全面的。



(二)课外记叙文《父亲的眼神》

本试卷的课外记叙文阅读是基于第二单元的人物记叙文单元设置的。第二单元课内包括《阿与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五篇文章都是写人记叙文,内容都以“爱”为主题。本单元训练目标主要是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同时要体会文章中的博大的“爱”的主题,陶冶自己的情操。下面对《父亲的眼神》这篇文章进行逐题解读。

1、第16题“‘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考查的是句段作用。一般而言,句段作用题的考查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当然这些规律的把握应该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之上的。相对而言,这道题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能够得分的。

2、第17题“‘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句:我要上学’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怎样的想法?”  这道题的考查点是品析描写方法,揣摩人物心理。从多角度(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写人是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目标。所以这个题只要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是能够轻松地答对的。此题为中档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3、第18题“‘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这句话中道出了怎样的哲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这道题考查的是句段深刻含义的理解。这类题在记叙文阅读中是相对较难的题,学生如果对文章没有深入的理解,答对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对这类句段含义题的解答做一个小专题。先分析一下造成句子存在深刻含义的原因有几种,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寻找理解句子深刻含义的钥匙,并教给学生必要的答题套路。

4、第19题“请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会让‘我’不安?”  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关键性词句,揣摩情感。做答此题,学生必须在通读全文并有深入理的基础上才能答对。因此这道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认为解答这类的关键在课堂。因为我们平时的课文讲读中这类课堂提问是相当多的,只要我们课堂上能够充分启发学生思维,这类题是可以做对的。

5、第20题“补写一段心理活动。”这道题出得相当好,是近几年各省中考的热点题型。考查是的揣摩人物心理,通过补写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学生的思维与表达都是很好的训练。但相对来说,此题还是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只要学生认真读文,有一定的表述基础,是能够得到分的。



综合来看记叙文阅读题,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能够拿到满分14分中的一半以上的分数。五个试题的考查面涉及句段作用分析,人物描写的赏析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段的理解,以及人物情感和心理的揣摩。试题的思维量相当大,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选文的主题积极,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领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三)选题作文

首先从命题形式上来分析,二选一的作文命题形式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二选一的命题形式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形式是相合的,能够让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字功底,让考生都能有的可写,能够写好。

具体来分析。第一个作文题“那一幕,我难以忘怀”是命题作文。从题目本身看,这个题的审题点有三个,一是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写成其它文体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了。二是要具体精描一个场面,如写几件事就不太符合要求了。三是要写难忘的事,也就是过去发生过的长存于记忆中的事。这三个审题点相对来说是很容易的,因此学生对于这个文题能有较好的把握。

第二文题“珍惜所拥有的          ”属于半命题作文。相对于第一个文题,这个题目学生可选择的余地更大,能发挥的空间也更为广阔。从文体上而言,这个文题既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性质的文章。从内容上而言,题目给出了几种选择方案,考生可选填的余地很大,不论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友谊、荣誉”学生的写作自由度都不小。

学生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次考试学生作文分上40分的应不在少数。

对于考场作文,我想除了平时细致的作文指导之外,在考前应重点叮嘱学生两点:一是要及时点题,尽快入题,确保文章内容符合要求。二是要告诉学生考场作文的思路一定要清晰,结构要严谨。

一会我再具体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个人体会。

三、对当前八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科学研究教材内容及学情特点,制定可行的教学思路。

近几年的教学我逐渐有了一点感受就是,教材必须研究。几年前我教过一届初二,后连续教了几年初三,对初三的教材自认为吃得较透,初一初二的文言文古诗也行,但今年再教初二,读原来的这些现代文,尤其是看教学参考书,真的有了许多新的体会,新课本也用了几年了,逐渐又变成了旧课本,但我们对课本的挖掘还很不到位。再加上不断变化的学生情况,这些都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

比如我们经常说新教材的文体特点不明,用起来不顺手,不好教了。我也有过类似的看法,其实这是我们对新教材的挖掘还不深入所致。例如我举一个例子,八上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是事理说明文单元,这个单元主要是科技类的文章,包括《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这五篇文章。其实研究不难发现,这五篇文章对于解读科技类作品而言,是非常好的阅读与教学范本。其中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说明文,《奇妙的克隆》一文主要是从科学精神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领,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则主要向同学们介绍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新增的两个说明文的重要的考查点。剩下的两篇文章则是较为典型的文艺类说明文。

2、稳打稳扎抓课堂,精心上好优质课。

这一点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的关键。在老师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老师精心准备了每一节课,但是这一定是好课了吗?不是,还要求我们要行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实做为教师我们都面临这样的困惑,那就是现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被动,这是现实的问题。我校提出的口号就是理直气壮抓成绩。相信只要我们精心上课,尊重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品味到语文课堂之美,学生的成绩应该不成问题。

3、基础知识要抓实抓牢。

字音字形、名著知识、文学常识、修辞语法知识等这些语文最基础的东西一定要牢牢抓住不放,这是现阶段开放的语文课堂中为数不多的我们能够抓住也必须抓住的东西。当然抓实并不等于抓死,总是天天抄写,谁都会烦。所以,抓还是有个方法问题,今天抄写,明天就可以搞个百词竞赛,后天来个找错比拼等,让形式活起来,让兴趣生出来,让效率高起来。

4、文言文与古诗文要引领学生感悟古典文化之美。

开学初学生问我,说八年级下册的古诗和文言文又多又长,背起来很难。我对他们说,你们只说对了一半,八下的文言文和以前所学的相比,不仅长了难了,更注要的是更美了,思想内涵更深刻了。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更好的阅读材料,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更有意思了。

基于这一点,应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思考。文言文和古诗文教学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背诵课文和知识点的层面,而是应引导学生感悟古典文化之美,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5、课内现代文教学不容忽视,不要轻易删减教学内容。

本学期时间较短,但我仍不建议轻易地删减教学内容。有的老师可能认为,一些不重要的自读课文,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讲了。我们认为,课文根本就没有重要与非重要之分,任何一篇文章被选入教材,都是编者经过深思的。我们应深入研究一下编者的意图,领会课文之美,领会课文所蕴藏的知识点、训练点。即使没时间,一篇课文至少也应拿出一节课,让学生自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6、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与积累的关系。

刚才讲到了语文学习的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我们认为,语文课应该开辟课外阅读广阔天地。引领学生读书,引领学生走进书店,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学生看书多了,语文素养自然就提高了。有人认为,当今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作文教学有一定的“靠天收”的成分在内,我想这一点所说的就是一些课外看书多的同学自然就具有一定的写作的天份,其实何来天份,只是由于他们的阅读积累较多罢了。

7、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

刚才就谈到了作文,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可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中,却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主要是作文难教,作文难写,作文难判,作文难提高等因素造成的。我们认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问题是要学生多读多写,教师没有必要把自己囚于一个难教难判的十字架之上。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应精教简判,多读多写。

在具体的作文指导上,我谈几个个人观点。

一是学生作文的最好范本来自于课文。学生作文往往是从揣摩与模仿名家作品开始的,而学生作文的最佳范本就是课本提供的课文。如结合《背影》《老王》这两篇课文谈记叙文写作的一般思路。这两篇文章都遵循了引、垫、描、结这样的一个写作的思路,我们就要在课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内在的文理,进行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如我班学生

二是关于作文技巧指导的最好方法应是读写结合。如结合《与朱元思书》一课来教学生如何进行环境描写。因为环境描写的一些技巧在这篇文言中使用得非常充分。如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写景,运用修辞方法进行精描,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景,运用动静结合方法来写景,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写景等。再如结合《敬业与乐业》一课教学生如何在写议论文时展开论证。作者在论术“有业的之必要”时,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展开论证。在论论“敬业”时,作者运用层层深入方法来展开论证,先谈“什么是敬业?”再论证“敬业的意义。”最后论证“如何才能做到敬业。”  最后作者在论证“乐业”这一部分时,又采用了列举分论点的方法展开论证,作者就敬业这一问题分别从“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奋斗中感受快乐。”“在竞争中体味快乐。”“在投入中享受快乐。”四个角度谈了有关乐业的话题。

三是八年级的作文课堂应踏实进行以情感人的作文写作训练。真感情无需装饰。告诉学生多写一些生命中的寻常感动,少做一些形式上的草率创新。十多岁的孩子最好别化妆,本色就是最美。同理十多岁的孩子的作文中要多些本色的稚拙,少一些未老先衰。

四是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来教作文、写作文。寻找生命中的动情点,让学生先有一种对父母师长的感恩之心,理解之心。对朋友对他人的宽容之心。对自然对万物的敬畏之心。有着这样胸怀的学生作文就不会差,相反进行再多的小技巧层面上的僵化训练,也不一定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因些,我们作文课应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8、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与应试训练应协调互进,让学生有发展后劲。

很多老师在初二阶段就教给学生很多很多的答题技巧,美名为答题宝典。其实正是这样的一些小技巧让语文课堂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变成了僵化的技术训练场。语文课应是学生感悟语文之美的地方,是学生获得生命感悟和情感升华的场所,考试成绩只应该成为这些的副产品。因此我认为,最大的阅读技巧是读懂文章并获得一定的阅读感悟,然后再说去做题。八年级可以对接中考,但没有必要把大量的中考任务移到初二来做。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后劲儿。

四、几点个人看法

1、古诗积累的分值少(只占了2分),和学生平时投入的精力不符。学生平时的背诵与积累占用了大量时间,可适理增加古诗默写的考查,引领教学。

2、病句的难度有些大。各选项最好以单句为主。让大多数学生能一看就能做对最好。

3、现代文阅读也应出一两道容易题,学生通过筛选信息即可得分,这样可减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恐惧心理。

4、是否可考虑以后将学生的统考试卷发回,以利于学校老师分析试卷,调整教学思路。



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参加考试的总共有374人,其中最高分为 112分,最低分为 10分,平均分为75.6分。

本次试卷共包括三个部分:一、积累运用(18分);二、阅读(52分)1、文言文阅读(16分),2、现代文阅读(36分);三、作文(50分) 。我们采取抽样的方法,对这次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主要有两大板块:古诗词填空和名著填空。古诗文名句默写,这是近几年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学业考试中也是重点考查的,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诗句。第一种类型是必考的题型,前六句考查的填出上句,难度较小,个别的有错别字,比如“东风不与周郎便”的“郎”,“千里共婵娟”的“婵”字。后面三句是理解型的背诵,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有很多同学都答了最后两句。这是不正确的。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学生较注重机械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

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的选择的是文言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和现代文严春友的《大自然的语言》,课外的是毕淑敏的《进当铺的男孩》。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了83%。但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

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个别的同学对“患”的解释不清楚。对两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释不出来;对于课外的现代文阅读,总体上的感觉就是同学们在考场上阅读的程度还是不深、不细,这使答题的时候很不全面,或者大不到点子上。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尤其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分别从字词的认读,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比如课内的现代文阅读中答的最不理想的就是13题,从此题可看出同学们对议论文的知识掌握的不好,还不会很好的找论据论点,这在教师的教学中应是一个注意点。

从答题情况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字词的认读、词语的运用、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等一些最基础的题失分都不少,但更突出的是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不能准确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不能准确提取必要的信息,也就是抓不住题眼、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即没有把握题干的特点,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答的不少,但没扣住要点。   

第三部分为话题作文。以“真情”为话题,这个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对考生来说,选题作文写作选择的面更宽,灵活性更大,自由性更大。试卷中的作文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对题目拟定,中心确立,文体选择,写法运用,都有较大选择自由,倡导多元而富有个性的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创意的、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有不少学生对这种要求把握不准,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也是要中心突出,所选材料不能偏离主题,不能偏离话题,文体也要明确,不能四不像。作文语言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

本次检测中既有它的进步方面,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进步方面: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文言古诗的背诵、仿句能力、换位思考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关于这些语文最基本知识的学习、训练,要继续坚持。

不足之处:

1文言默写,学生眼高手低。依提示填写诗文原句,得满分的同学很少,其原因不是学生不会背,而是眼高手低。而此类题的评判标准又恰恰非常严格,错一个字就算错。

2学生审题意识及其领悟力不够。

    3作文分数普遍不高。作文历来是语文成绩优异与否的最大制约因素,它也是语文的老大难,整个八年级学生的作文能上50分的寥寥无几,让人心理真不是滋味。

    教学启示:

    1、更新教学理念,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法的指导者、促进者,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要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一定要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拓宽知识视野,增强自觉主动的阅读意识。语文教学承载的任务很重很广: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积累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创新的意识,等等。语文教学的这些任务,说明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凭课堂内和课本内容远远承担不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写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说明了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不够重视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向课外要时间,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同时,教师本人也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储备能指导学生阅读的资本,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视基础知识,加强扎实有效的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关注的一个话题,两者必须并重齐抓。试卷答题情况就足以证明:知识与能力同样重要,抓“双基”是一项务实工程,只有务实,才能创新。例如写作,最突出的现状是多数学生作文是基本功不扎实,缺乏起码的“规范”,所以教师一定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投身课改,正确认识很大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不佳的现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帮助学生打实基础,提升能力。在课内,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从小处、从底处入手,进行科学有序的扎实训练,少一些只给一个题目的大作文,多一些有针对性的小作文等片段练习,精心指导,重视过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应有的写作方法。在课外,教师要鼓励带领学生深入生活,积极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社会、关注大自然,使他们多一些实践机会,多一些生活积累,同时要大力提倡用写日记、周记或随笔,以此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言行,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来表达对人对事的态度,描绘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鼓励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学做真人。

    4、转变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创造性回答。在新课改下,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树立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意识。建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的科学评价意识。

总之,本次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命题是非常成功的,测试内容遵循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和基本理念,在一份语文试卷中力图体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会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的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本次考试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其评价功能不仅表现在价值判断上,更体现在价值导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7: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