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每周五天的新工时制,以及近年来中小学减负工作的开展,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增多成为客观事实。闲暇时间的增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是闲暇时间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闲暇时间内学生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缺乏处理好闲暇的能力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闲暇时间大部分没有父母在身旁引导陪伴。如何有效地开展留守儿童的闲暇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一、开发社会中的闲暇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闲暇生活单调,通过对我镇和部分农村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看电视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它是64.8%的儿童的暑期生活主要节目;和同伴玩位居第二位,占47.7%;做作业和看课外书位居第三位,均占44.5%;接着依次是做家务、走亲戚,分别占 29.7%、20.3%和18.6%; 旅游、上兴趣班、参加夏令营之类的集体活动几乎为零、干农活及其他则相对较少。
当问及留守儿童希望暑假怎么过时,大部分人回答:每天和父母在一起,可以玩、看电视。只有少数儿童回答希望每天合理安排时间,能多看点书。当问及上学和放暑假哪个更有意思,大部分留守儿童选择了上学,理由是上学更有伴,还可以学到知识,感觉暑假比较无聊。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单调,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闲暇资源的缺乏。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科技等部门,以及各群众团体,要充分认识闲暇教育的意义,充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以提高学生闲暇生活质量为切入点,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作为根本目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节假日的休息和活动安排。
各级政府应召集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相互配合,根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制订具体措施,根据留守儿童的需求,创设环境、提供条件,给留守儿童创设有书读、有事干,各取所需、自由参加,在愉悦中获益的生活氛围。要有计划地增加农村公共休闲设施,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创造更广阔的空间。社会要在财力、物力允许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增加社会生活空间,重视和加强新农村建设,重视农村群众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并把他们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乡镇组织应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乡镇地方政府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并整治乡镇和学校的周边环境,根治精神污染,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同时,乡镇的文化部门要主动协调和中小学的关系,认真研究和制定措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资源,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积极的活动。如乡镇文化站可和学校建立联系,联合开设假期少年图书馆等。
二、创设合理的闲暇教育家庭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闲暇教育离不开家庭的作用。家长要强化闲暇教育意识,正确认识孩子“学”与“玩”的关系,重视孩子休闲观念和休闲方式的指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休闲态度。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闲暇教育的家庭环境相对复杂。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单亲监护(由父母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孩子)、隔代监护(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自我监护和其他亲戚或朋友监护。根据调查显示,暑期留守儿童中由爷爷奶奶监护的占21.9%,由外公外婆监护的占13.2%,即隔代监护型的共占35.1%;由叔叔伯伯监护的占1.6%,由姑姑或阿姨监护的占5.5%,即亲戚监护型共占7.1%;自我监护的占3.1%;单亲监护型占54.7%。
关于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环境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中有41.4%的人大部分时间在自己家里度过,有14.8%的人在亲戚家中度过,有43.8%的人则是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度过。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祖辈等人,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很大。留守儿童很多时候都跟从成人活动,导致了留守儿童缺少与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活动,长期以往,孩子纯真的个性会被泯灭。由于缺乏良好的闲暇教育,漫画、暴力电影、不良游戏等走近了留守儿童,这种庸俗化的倾向必然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