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5-23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二:“老师带你们去枣庄。”
《石榴》一课的教学已接近尾声,教师在引领学生品读石榴花的热闹、石榴果的可爱和酸甜可口之后,出示了几个红色信封,说道:“看谁尝到的石榴最甜,老师就把这个礼物送给谁。”一听到有礼物,学生开始认真朗读描写石榴果味道的那段课文。接着,老师请了两位学生朗读,并发给他们一人一件礼物,又请想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让班长代表大家领回最后一件礼物。至此,教师让收到礼物的同学打开信封,请班长宣读礼物内容:明年带领同学们去枣庄石榴园。教室里顿时沸腾,及至下课,还有一个学生跟着老师问:“老师,明年真的带我们去吗?”
反思:
一、面对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老师如何作答呢?是真诚地告诉学生那只是个游戏,还是违心地答应他们自己的承诺?如果此时老师还能自圆其说,为自己找个借口,那么,明年,当几个“好事者”(相信大多数孩子已淡忘此事)再次追问老师时,老师能再为自己辩解吗?教师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无意中使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是谁之过呢?
二、课程改革一路走到今天,难道我们还要以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礼物”、“奖品”来诱惑孩子们朗读、品味文本吗?如果这样,他们想得到的仅仅是他们心目中的“礼物”、“奖品”或者是可以值得炫耀的表扬,而并非是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会张扬和卖弄。在这热热闹闹的场面中,学生的浮夸心理日益膨胀,个性日渐磨灭,其阅读能力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结论:打着“创设情境”的招牌,陷入“自找苦吃”的尴尬境地。
启示:
一、“亲其师,信其道。”对于思想正处于混沌时期的孩子们来说,老师的话无疑是最可靠最真实的,带他们去山东,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不管是此时还是彼时,老师善意的谎言都已经欺骗了孩子们稚嫩的童心,一旦谎言被揭穿,老师的说教还能有多少份量?记不清是哪位智者说过:“生活中,成人身上的世俗气有意无意地污染了孩子的成长环境。而当成人是以老师的身份带给孩子们污染时,我们的道德环境就已遭受到严重的污染了。”试想,如果我们经常这样不负责任地向学生许下不能实现的口头诺言,孩子们不仅失去了对老师的信任,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污垢”,随着“污垢”的逐渐加厚,他们会开始怀疑身边的一切,紧接着学会撒谎,学会欺骗,学会不负责任,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师的罪过吗?
二、“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语文学科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儿童正处于心灵的“拔节”期,教师应该是孩子心灵的开启者,必须十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决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满足知识、技能而无心灵的教学。就课文中描写石榴果实的那一段文字来讲,教师应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感悟石榴玛瑙般的籽儿和酸甜可口的味道,还可以出示成熟的石榴引导学生观看、品尝,这样联系生活,阅读才能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也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他们心灵中的文学园地才有可能生机盎然,硕果累累。
案例三:“啃干粮太苦”。
在《李时珍夜宿山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李时珍修订《本草》的辛苦?”学生潜心会文,边读边思,交流时,一个学生说:“‘啃’字可以看出李时珍的辛苦。”教师不失时机地追问:“为什么?”该生回答:“因为‘啃’字可以看出干粮很硬,像石头一样,李时珍吃这样的干粮很辛苦。”教师满足地点了点头。
反思:
一、这个“啃”字难道只可以看出“干粮”的“硬”吗?从“干粮”的“硬”又可以看出什么呢?这是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可惜的是就在教师的一点头,一微笑中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二、从这个孩子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对文本独特的感受,没有对李时珍真切的同情,他不会从“啃”字中品出“辛苦”一词,但是即便这样,他还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李时珍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
结论:教师只见“美丽的纱衣”,忽视了“纱衣”下“浅薄的思想”。
启示:
布鲁姆曾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见字面上的东西,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背后。“啃”字背后究竟还隐藏着什么东西教师可能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而提出这个字的孩子恐怕也是“只见庐山不见佛”。那么此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生成资源,深挖掘,广开路,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文字背后的东西真正读出来。当该生说出“啃”字能看出干粮像石头一样硬时,教师可穷追不舍:“干粮为什么会这么硬?”这么一问,学生肯定会联系上文想到李时珍出门已几个月,天已很冷,干粮已被风吹得硬梆梆的,他和庞宪风餐露宿,啃一口干粮喝一口凉水,是多么辛苦。这样有了对“啃”字的生动注解,学生就会更进一步地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的艰苦,读出同情和崇敬之情,无须老师再多费口舌。
题后语:
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开发,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滋润光彩的“人”字。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立足于个体生命本质的自由发展,应当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精神的向往与关怀,对童年的珍视与保护。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有一种“在家”的感觉,获得高度的轻松感、信任感、愉悦感,才能自由地呼吸,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语文课堂真正回“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