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教案和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教案和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数量词编的儿歌,揭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课文有几节。
  2、小组讨论,出示表格。

  3、展示交流,完成表格。
  4、学习字词:
   ⑴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记住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⑵ 全班交流:
     指读──小老师领读──抽读──齐读
   ⑶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稻田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片  海鸥   一方  秧苗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艘  沙滩   一块  果园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四、指导写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的范写,注意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4、对比观察:品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读读连连

  2、比一比:

    和小伙伴比一比,看谁最先读准词语到达终点。

    海鸥──军舰──竹竿──小溪

    沙滩──铜号──红领巾──稻田

    秧苗──水塘——石桥──队旗

  3、读一读:

    一头牛,两瓶酒。
    三串葡萄四节藕,
    五六条鱼,
    七八只狗,
    九把韭菜花,
    十个手指头。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自由读文,想意境:

    说说都看到什么景物了 ?

  2、画一画:

    在黑板上分四个方块,让会画的学生画文中提到的景物。

  3、美读,读出意境:

   ⑴ 边读边想,初步感知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⑵ 分组分节比赛朗读。

   ⑶ 自选喜欢的一节朗读,让大家体验喜爱之情。

     师生对读。

   ⑷ 齐读全文。


三、语言积累,扩展活动

  1、“我会认”:

    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2、“我会说”:

    一只  海鸥……
    一片  沙滩……
    一艘  军舰……
    一条  帆船……
    一块  稻田……
    一座  果园……
    一道  小溪……
    一群  飞鸟……
    一面  队旗……
    一把  铜号……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四幅表现现实生活的美丽风景图,感受生活的美好。

  2、认识“海、鸥”等14个表示事物的汉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沙、海”等6个汉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数量词的用法,认识本课生字,写好6个生字。


【课前准备】

  本课的字卡,课文插图,学生准备的与图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请同学观察

  1、问:你从图中看到什么了?

    学生回答:竹子、石桥、小鸟、小溪。

  2、问:你能加上数量词说一说吗?

    板书:一道小溪 一孔石桥 一竿翠竹 一群飞鸟

    学生可能对一( )翠竹有困难,老师加以引导,有的可能会说一(座)石桥,引导学生在一些方言中,也可称为一孔石桥,观察桥下“洞”,加深理解。


二、引入课题

  这就是识字6这课书的特点,用数量词表示事物

  板书课题:识字6


三、自学课文

  1、提示:

   ⑴ 自读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点上“__”,想办法解决;

   ⑵ 在课文中画一画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标出易错的字音;

   ⑶ 把画好的词语读一读;

   ⑷ 有不明白的地方画上“?”。

  2、汇报:

   ⑴ 我提醒大家哪个字易读错。

   ⑵ 请同学读文,评价是否读准;

   ⑶ 解决不明白的词句:

     例:一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铜号:用铜做的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

   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四、看图

  1、问:你觉得这幅图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2、板书 公园

  3、认识“溪 竿 竹“三个字:

   ⑴ 读准“竹”。

   ⑵ “溪“字右下为“大”。

  4、巩固识字组个词。

  5、练习朗读这一小节,男女同学采用如下方式:

    男问:一( )小溪?

    女答:一(道)小溪。


五、自学

  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第三小节,欣赏了公园里的那幅美丽的图画,那课文中的其它三小节向我们展示的又是得怎样的美景呢?

  1、自读1、2、4小节;

  2、汇报:老师板书:海边、农村 活动场面;

  3、问:你喜欢哪小节?

  4、师生共同创设第一小节的图景:

   ⑴ “欧”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欧”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欧?

     “滩”三点水旁 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队上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黑板上。

     “帆是金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⑵ 师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 海鸥 沙滩 军舰 帆船”的字卡,学生边看图边认读。


六、指导书写

  指导学生写好三个字:沙 海 竹

  1、再读字音。

  2、说说三个字的结构(左右)。

  3、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沙 海”都是左窄右宽,“竹”左右一样宽,提醒学生观察左右两边是否一样。

  4、练习书写:

    沙  海  竹

    (重点指导竹: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七、作业

  写好本课的生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出示:海鸥 沙滩 军舰 帆船 小溪 翠竹 一竿

  学生开火车练习读。


二、学习第二节

  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请小组把第二节的内容用图画出来。可以用已有的资料贴,也可以自己画。

  1、读第二小节。

  2、说说这一小节应画什么?

  3、板书:

    秧苗  稻田  鱼塘  果园

  4、小组练习画图。

  5、展示、评议。

  6、说说如何记“秧 稻 塘” 三个字。

  7、练习组词。


三、学习最后一小节

  1、问:这一小节写的是活动的场面,同学们去参加活动带着什么东西?

  2、板书:   

    队旗  铜号  红领巾

  3、你想想,他们可能去参加什么活动?

  4、为什么给“红领巾”加上了引号?

  5、认识: 

    铜  号  领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在哪见过它们?练习组个词。


四、朗读全文

  1、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2、同位同学对读。

  3、四个小组朗读比赛。


五、课外延伸

  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的多:

  一只(    )    一片(    )    

  一艘(    )    一条(    )    

  一块(    )    一座(    )    

  一道(    )    一群(    )    

  一面(    )    一把(    )    


六、指导学生写好后三个字

  1、出示:

     桥(qiáo)   军(jūn)   苗(miáo)

  2、学生读它们的音:

  3、你如何记住它们?(熟字加部首)

  4、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如何写好

      桥   军   苗

    桥:左窄右宽   军、苗:上窄下宽

  5、练习书写


七、作业

  回家后用上数量词说说自己家里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5: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