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案例、随笔心得集锦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关心了该关心的,忽视了不该忽视的
四川绵阳市剑门路学校 马 红
案例:



一天中午,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教室门口伤心地哭泣。学校张校长走了过去,“孩子,谁欺负你了吗?”孩子好似找到了救星,哭得更伤心了,“张校长,我今天摇了小树,同学们都批评我。他们只关心小树,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我的感受……”听着稚嫩的童声,瞧她委屈的样子,我们陷入了深深地思索。



反思: 



很多时候,我们的很多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同学,总是高声指责,大声训斥,希望立竿见影,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只注意到了错误的后果,忽视了纠错的对象(高级动物——人),看到学生犯错,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忽视了犯错孩子的感受,只知劈头盖脸地训斥。



“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我的感受!”真是童言无忌!案例中摇小树的孩子一语道破天机,指出了我们在教育、批评犯错误的孩子时,做了很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做了让孩子走向离我们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远的助推器。



在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我们一定要考虑犯错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虑他们的感受,选择适宜的方法批评教育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训斥,必然造成学生的反感,心理压力过重,甚至会酿成严重后果。



我们在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也不适宜喋喋不休,甚至几个教师齐上阵,轮番“轰炸”学生。那样也会造成反感和对立。



在批评犯错的学生时,我们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用平和的心态热情地和他们谈心,含蓄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当然有些错误还是需要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提出相关要求。让他们心服口服,把要我改变成我要改的积极态度。纠错效果会更好。



总之,要用教师的耐心去教育他们,用教师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教师的责任心去帮助他们,启迪学生的心智,达到教育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爱,其实很简单
四川省绵阳市剑门路学校 马 红
2007年暑假,我考调成功,实现了进城工作的愿望。



8 月 30 日早上,起了个大早,“辞妻别儿”,颇有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沾沾自喜。 上午去学校报到,下午就被“赐官”—— 5.2 班班主任。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 5.2 班,名气可响了!五年不到,科任教师“走”了一茬又一茬,班主任换了五任(我是第六任班主任)。学生“出口成脏”是常事,动手伤人很平常,清洁纪律一团糟,课内课外都疯狂,问题儿童有两名,课上课下都扰人。



我就讲讲胡某的故事吧!胡某,女,13 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她自己患有癫痫,时有发生。



一节课上,我正讲得神采飞扬,突然“嘭”地一声,有人大叫:“又发病了,又发病了!”很多女同学都惊慌地向教室后面涌去。眼前的一幕让我既同情又害怕:胡某倒在地上,浑身抽搐,脸上十分痛苦,嘴角有白沫溢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心里也挺害怕,但是我又很快镇定下来,鼓起勇气,走下讲台,准备上前把她扶起来。班长彭某急忙制止:“马老师,这种情况不能扶,等会儿她自己就会起来,以前都是这样的!”“以前都是这样!”我心里为之一震:这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就在这时,一嬉笑的声音传进我的耳膜:“好看,才好看哦……”“什么!还好看!”我“粗暴”地打断了调皮孩子的话语。



过了好几分钟,胡某的抽搐终于停止了,人也渐渐地清醒了,但是我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她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伸出手,想帮帮她,胡某看了看我,那眼神分明是感谢、感激,还有感动,但硬是摇了摇头。我猜:她可能是担心吓着我吧!她又试了一次,这一次她成功了。只见她的右手吃力地抓着课桌,颤巍巍地向上挪动着身躯,她终于站起来了,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孩子,快伏下休息吧!” 看着面前的胡某,我的眼角湿润了。多么坚强的孩子,多么可怜的姑娘!回想着刚才调皮孩子的话,我觉得应该与孩子们交流交流了。



“孩子们,胡某她多么坚强,多么勇敢。她如此痛苦,仍然坚持上学,坚持自己爬起来,可我们有些同学竟然还嘲笑她,大家觉得对吗?”我的目光从调皮生脸上掠过。“胡某生了这种病,她可以选择吗?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肯定会选择与同学们一样健康的身体。胡某得了这种病,已经很痛苦了,作为她的同学,我们没办法帮助她,有人还嘲笑她,我们这不是在往别人伤口上撒盐吗?……”



说着说着,我的声音哽咽了。教室里空气瞬间凝固了似的。教室后面传来了啜吸声。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低下“不可一世”的头,好像在反思着什么,又好像在祈祷什么。



后来,时常可以“偷窥”到一个身影从我办公室的窗前晃过,真是“雁过留声,水过留痕”,桌上多了橘子、苹果,还有小卡片……



其实,有些爱不一定要说出来,也许就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他们就已经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尊重事实 勇于质疑
对“胡萝卜是浮还是沉”的反思
浙江省绍兴县马鞍镇校 傅仁金
开学第一天,在上新修改的教科版科学“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中,有两个小实验,一个是橡皮沉的实验,一个是萝卜浮的实验。我在教学萝卜浮的实验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以下是教学实录:



师:刚才我们在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中,发现了胡萝卜是浮的。现在我们先预测一下,把胡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还会浮吗?把它们切的更小会怎样。



在学生预测还会浮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生1:我们组的胡萝卜还是浮的。



生2:我们组的胡萝卜是一头浮一头沉。



生3:我们组的胡萝卜全沉下去了。



生4:我们组的胡萝卜很奇怪,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都是浮的,切成胡萝卜丁却是沉的。



生5:我们组的胡萝卜切成块的是浮的,可胡萝卜心却是沉的。



生6:我们组有头的胡萝卜是浮的,有尾的小块胡萝卜却是沉的。



课前,我也试做了实验,发现胡萝卜是浮的,课本上也说是浮的,而且是以这个材料作为经典实验来说明“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减少,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变的”。我一脸惊愕,一时不知所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联想到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密度有关,我想胡萝卜上各部分的密度是否一样。我马上拿起学生水槽中的几个胡萝卜片,仔细观察,发现胡萝卜各部分的梳密程度不同,我又快步走到仪器室(就在实验室旁边),拿来了几个放大镜。说:“老师在课前也做了这个实验,发现大块的、小块的胡萝卜都是浮的,课本上也说胡萝卜是浮的。现在同学们做了这个实验,发现有的组胡萝卜都是浮的,有的组胡萝卜一头沉一头浮,,头沉一头浮萝卜都是                     有的组胡萝卜大块的是浮的而小块的却是沉的,有的组大块小块的胡萝卜都是浮的,只有胡萝卜心才是沉的。那么胡萝卜到底是浮还是沉?是我们实验操作过程出了问题,还是胡萝卜本身出了问题?”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这时人称“小精灵”的许鹏飞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胡萝卜切面上颜色深浅不同。”另一个小调皮翁博站起来也说:“老师,我发现胡萝卜切面上有的地方有小泡泡,有的地方没有小泡泡。”



看到这种情况,我又拿出放大镜,对同学们说:“你们先用眼睛看,胡萝卜切面上有什么特点?再用手压压胡萝卜的切面各个部分,感觉有什么不同?最后用放大镜观察胡萝卜切面上有什么新发现?”



通过观察讨论,学生们认识到胡萝卜切面上各个部分疏密程度不同。用手压,疏的地方手感较松,密的地方手感较实。用放大镜观察,切面上有的地方有气泡。我说:“有的胡萝卜里面气泡多,有的胡萝卜里面气泡少。同一个胡萝卜的萝卜心里面气泡少,其他地方气泡多。萝卜头里面气泡多,萝卜尾里面气泡少。”



还没等我说完,聪明的姚飞就说:“气泡多说明里面空气多,气泡少说明里面空气少。胡萝卜产地不同,品种不同,结构也不同;同一个胡萝卜各部分的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沉浮也不一样。”



至此,学生对胡萝卜为什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完全明白了。



反思



1、尊重事实,科学思维



新课程强调,“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主动的探究者、研究者和发现者,他们亲身经历着真实的探究过程。教师是“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而对胡萝卜有的浮有的沉这一铁的事实,我不是一味地按教材的思路教学,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胡萝卜的切面,用眼睛看,用手压,用放大镜观察。  



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懂得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和正确的科学观。



面对胡萝卜出现的新情况,我不是按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而是及时抛出了新问题:“为什么胡萝卜有的会浮有的会沉?是实验操作中出了问题还是胡萝卜本身出了问题?我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胡萝卜的切面,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增长,全面分析问题和严密的推理能力得到训练,促进了学生科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2、精心准备,勇于质疑



教师事先虽然准备了材料,也经过了课前试做,但由于材料的质地不同,实验是否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教师应对准备的实验材料经过反复的试做,做到心里有数,保证实验的成功。如果课前能发现这一问题,及时地把胡萝卜这个材料改成苹果等其它浮的材料,那么教材的意图“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改变的。”就能顺利实现。



科学课是严密的,不能给学生留下模棱两可的不科学的结论。所以,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认真地准备,要亲自做一做,多做几次,观察一下操作方法是否恰当,实验时间是否充足,活动材料是否科学,实验难度是否合适。如果发现教材中有不合理的内容要勇于质疑、勇于修改,因为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给学生提供足量而合适的有思维价值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不要凭着生活中的经验对所做的实验定势化,也不要给学生产生科学课太神秘、太困难、无法弄清楚的错觉,不要给科学课留下缺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据,行之所依
——科学教学中关于证据意识培养的反思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集团城南校区 张 华
在本学期教学五年级科学《光》单元的拓展练习中,本人给学生准备了牛顿盘、三棱镜等物品。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材料探究和了解光在由七种颜色组成的。这个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使用三棱镜分解阳光,然后让七种颜色重新合并,出现原来的白色阳光,从而证明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顺利的用三棱镜能把光分成七种颜色。但是在使用牛顿盘将光合并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灰色,淡蓝色,粉红等颜色,不管怎样都无法将七种颜色合并成白色。我仔细查阅了网上的资料,按照比例合并,仍让无法达到白色,总有些许偏差。但教科书上仍然表明能合并成白色。本人和学生一同探究造成失败的原因,共同得出:



1、牛顿盘的旋转速度不够。



2、旋转的稳定性不够。



3、颜色的配比无法实现精确配比。



综上原因,可能无法合成白色。学生和老师达成一致共识: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能分解及还原。一堂课下来,总算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在五2班和五3班教学结束后,在五1班教学是却遇到了问题。有一位学生提出:我们科学探究要证据,但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七种颜色能合并成白色。所以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能成立。而且,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现的七种颜色,会不会是三棱镜本身的色彩,经阳光投射出来的呢?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才意识到我错了。在要求学生一切要有证据,让证据来说明问题的同时,教师做到了么?教师不需要证据意识么?



“言之有据,行有所依”是我们科学探究的灵魂,教师在要求学生之前,应当自己建立足够的证据意识。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虽然学生知道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但我们教师没有帮他们找到一个确实的证据,而用一句“这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来强加于学生,我们的科学教学还有意义么?我们教师要时刻树立证据意识,用证据说话,以自己为表率,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痛定思痛,我在教学完毕后。重新研究教材,参阅各种书籍,终于发现比使用牛顿盘更合适的方法: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汇聚光线的特征,将三棱镜分解出来的七色光用放大镜汇聚成一点,就可以将阳光还原。于是我又重新教学了这一课,并且让学生也了解证据的重要性。



这次的教学经历,让我明白寻找证据不是用一句技术有限就可以搪塞的。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教师也应到沉浸其中。把自己从教师的角色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去,这会让我了解更多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自己的教学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探究,源于生活
《混合身边的物质》后续活动
浙江省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钱小颖




  “哈哈……老师,哈哈……那个、那个……松松把他的汽水给我们小组的同学喝了……哈哈……真好笑、真好笑……”




“慢点儿说慢点儿说,等等,让大家也一起来听听。”我连忙阻止他,并马上召集其他小组的同学停下手中的活儿,静听高论。“下面由松松亲自给我们讲讲他推销汽水的经过。”



……



这是怎么回事儿呀,这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市场上啊?这么热闹,还推销汽水呢。



原来这是我们三年级科学课《混合》单元的拓展知识“自制饮料”的活动正在进行中。



在学习了《混合身边的物质》之后,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混合物,并且也了解了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混合后会产生新的物质。但是孩子们对于“混合”似乎情有独钟,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一次又一次地做起混合的实验。完成之后,还会乐滋滋地告诉他人,这是某某和某某的混合物。



混合,再分离;混合,再分离……这样的实验,在我们成人眼里,肯定觉得索然无味。同样的实验,孩子们的态度为何如此不同?至始至终孩子们都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在观察过程中非常细致,在混合实验中更是精彩,他们不断地搅拌,以为这样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大概就是儿童化的研究科学吧!



看着孩子们执着于探究活动,我非常感动。也正是因为孩子们的执着,让我在他们提出要研究单元后面拓展知识——我们的饮料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孩子们自发提出的探究活动,正是可以利用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进行。如此决定,既可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可趁机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和孩子们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动手试做拓展知识中介绍的“自制汽水”。



刚上课,我把制作汽水的过程简单介绍了一番,因为孩子们自己提出的,所以事先他们早早儿地就看过书上介绍的方法。了解全过程后,学生们也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了:用天平称量小苏打,装入空瓶溶解,加入“调料”混合。没有柠檬酸,怎么办?我想了一招,用醋代替,只不知效果是否如就。于是,最后加入一定量的醋。哇,气泡出来了,盖上盖子,等上十几分钟就可饮用了。看学生们动手的样子,个个都像专业的,却不知味道如何。



等了十来分钟,学生早已按捺不住,询问了我好几次:时间到了吗?可以喝了吗?大约过了一刻钟,我宣布可以尝尝了,我话音未落,孩子们个个迫不及待地旋开了盖子。可是旋开盖子后,有的学生却犹豫了,“老师,这真的能喝吗?”“味道不会很怪吧?”“不知道好喝不好喝?”呵呵,心情可以理解,大家都没尝试过嘛。于是我宣布,老师身先士卒,可以先尝尝每个小组做的味道。刚说完,一个杯子就伸到我眼前,这小家伙,动作可真快。一尝,味道还不错,就是少了点汽水的味儿,“嗯,挺好喝,就是汽不够多”。听了我的评价,这柠檬汽水的主人可高兴了,自己也急忙品尝起来。又递来一杯子,哇,什么怪味儿?我差点吐出来,看着我皱眉的样子,这学生也胆怯,自己死活不肯品尝,任我们其他人怎么劝也不肯。还是边上的女生一副勇敢的样子,尝尝怕什么,科学实验不都要有点儿牺牲精神吗?



尝遍了各个小组的汽水,味道不一而足,有想一饮而快的,也有喷口而出的。我与学生商量,可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品尝,让他们评评你们做的汽水味道如何,然后可以再把味道改良一下。松松做的汽水味道很怪,真是太难喝了,他们自己小组的同学都不敢尝了。于是,他在教室里到处请人喝汽水,于是就出现了最初的那一幕。据松松后来描述,那个喝他汽水的同学尝了一口呲牙咧嘴大呼上当。其他学生也纷纷向我描述推荐给同学喝过后的反映,有同学评价好喝因而喜滋滋的心情,也有怪味儿被人尝到后如恶作剧般的窃喜。不过窃喜归窃喜,一会儿还是认认真真地研究如何改良味道。



看着一张张不同程度的笑脸,我想他们今天可算是最高兴的一节课了。《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科学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散发着生活气息。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回顾课堂,虽然可能并不精彩,但却是孩子们自发学习,自主探究,亲自体验的过程。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在这样的情景场中被激活,这才是具有真正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才是有效、有意义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也悲也喜为养蚕
浙江金华师范附属小学 江美华
我满心盼着“五一”后,学生能带回来白白胖胖的蚕,可“五一”后,却没有几个学生把蚕带回学校。这到底怎么回事?一问,学生都说蚕死掉了。蚁蚕怎么会死掉呢?还记得在“五一”前发下去时,可是好好的,是不是生什么病?我问学生。学生说,蚁蚕拿回家时就死了。拿回家就死了?这怎么可能。听完学生描述后,我是又好气又好笑,原来学生对蚕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再加上蚁蚕既小又黑,活动能力又差,很多学生以为它们死了,所以就把活蚕当成死蚕给扔了。



不过,还有一些学生的蚁蚕是被饿死的。城市毕竟还是城市,要觅寻到桑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当学生找不到桑叶时,他们也只能很伤痛地看着蚁蚕活活地离去。



大多数学生的蚁蚕死了,可由于学习的需要,养蚕活动还得继续下去。怎么办?我只好又四处找蚕,后来是另一个科学教师送给我百来条蚕,我在分发给学生后,把剩下的十来条由自己亲自喂养。



当我傍晚把蚕拿回家时,蚕晃着小脑袋,显然在找寻着桑叶。桑叶,到哪里去找桑叶?我吃过晚饭后,骑了一辆自行车,四处找寻着桑树,一直骑了四五里路,还没找到一棵桑树,此时天已渐暗,我也从满心希望,渐成失望。就在我沮丧之时,有些失落地从城郊骑向城区时,无意中看到了路旁长着一棵桑树,虽然天色已暗,但我还是断定那就是我要找寻的桑树。这种到了春天,就会满树长着心形的叶子,把叶子采摘下来时,还会在叶柄的末端流出白色乳液的植物,因小时十来年的养蚕经历,我对它再也熟悉不过了。



我急切地从车上跳了下来,走近一看,不错就是桑树。



桑树,这棵失望之时出现的桑树,在解去我的燃眉之急的同时,定会让那些蚁蚕欢心,今晚它不会饿肚皮了。感谢你,桑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让我们的科学教学更美丽
山东省高青县黑里寨镇孟集小学 张叶生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应该是科学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渗透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那么如何上好《科学》课?以下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课堂中生活化的创新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现象,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又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 “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 “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再如在讲授《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小虫子、叶脉、边缘、叶柄粗细、长短、含水量、光滑、毛多少等不同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不同。学生找出了薄厚、叶尖、品种、气味、声响、味道等不同。从看、闻、听、摸、尝等各种方面来观察叶子。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实践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创新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在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和鸡蛋保护器时,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设计——取材——制作的几个环节。制作成功的老师给予鼓励,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于制作失败的老师便帮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让他们经过多次思考,反复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生态瓶,并试着改变生态瓶中的动物或植物的数量,观察生态瓶的变化,学生把整个变化过程都进行了仔细观察,做了详细的记录,发现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会影响生态平衡,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于那些酷爱科学实验课的学生来说,课堂四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家里搞起了“破坏”,如把家里的闹钟拆开来看一看,琢磨琢磨;把玩具车拆下来拼一拼,等等。这些在家长们眼里看作搞破坏的行为,实际就是学生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四驱车拼装活动,学生通过将散装零件拼装成整车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三、拓展延伸中学生潜能的创新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是深奥的,似乎只是科学家们的专利。但科学来自生活,科学同样也是通俗的。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玩”(即探究)的方式对基础的科学原理形成感悟。



科学课在空间上要由狭隘的课内回归生活。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要向生活贴近:二是教学要走出课堂,向生活空间拓展。可根据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组织学生搞好小发明、小制作、作小科学报告、写科学小童话等。一些高难度的我们做不来,就依据教材内容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生活和生产劳动所产生的废旧物品,简便材料等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许多小制作活动,如:《跷跷板》、《磁铁游戏》、《不烫手的杯子》、《雨量器》、《岩石百宝箱》、《不倒翁》等,这些制作尽管土法上马,但能使学生疑窦顿开,使学生惊叹不已,使他们信心倍增,.给学生充分的、更多的、想象创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水》单元后,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调查一些液体,调查一些液体的容积,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一汤匙是10毫升,他们在课后会利用汤匙在自己服药时做“量筒”,他们会收集瓶盖做量筒,学生会发现这些量筒很有用。通过课后调查一些饮料的体积,学生会根据自己一天饮用的水量,初步计算出自己一天所需的水分。在认识《奇妙的指纹》后,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份家庭成员的指纹档案。同时,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有心人,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酸奶瓶,饮料瓶,小玻璃瓶作为探究物体沉浮的材料。收集一些种子,树叶,纸样,小昆虫,制成标本进行展示。收集各种包装盒,作为制作我的小车,我的小船的材料。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小学仪器、材料紧缺的现状,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乐趣,使我们的科学课有更多的探究材料,实验材料,让我们有更多的探究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源头活水。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肥沃的生活土壤中去收获和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10: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