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里,在郭老师的推荐下,带着对教学艺术的好奇与渴求,我读了余映潮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初读总觉得有些话语不易理解,但带着对生活的理解再仔细瞧这些话语时,却是无比的耐人寻味。30个教学话题,丰富的例证,独特的视角,将余老师的好课八字决彰显得淋漓尽致。而于我来说,确实也颇有收获。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在于精
“精”,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路,精致安排话题,突现精读训练。看余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总感觉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学生能力训练层层递进。余老师的课指导有方法、课堂环节少而精,教师语言准确简练。在《养成提炼教学资源的习惯》的话题中,余老师以《纪昌学箭》为例,带我们辩证的看到对于内容稍稍浅显的课文,教学设计上应该有一定的顺序,并且有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语言学用教学和阅读技能训练的体现。就让我明白,在教学中要克服“以文就文”的教学习惯,要认真品析课文,反复揣摩,从课文中提炼有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而在《黄山奇松》美段品读教学中,余老师用文意把握和精段细读这两个活动,既完成了对学生进行文意把握概括能力的训练,又高效完成了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的品析。从课文朗读到画出文段的关键句,分析这一段的层次,再到举例、评析本段文字的语言表现力,最后分角色演读。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既能引导学生细腻的品读课文最精美、最重要的部分,又能充分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基本能力的训练。要做到这样的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在语言学用、文句表达、活动设计、精读训练等多个维度出发,统筹运用,尽可能将每一篇教材有效的驾驭、运用。
一节好课,不应该是老师的作秀场,而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实地、实时发生的知识传递与积累。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想想,这节课我想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用哪几步让学生去达到目标,怎样让学生较顺利地走向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问题,以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提前有预设。
语文教学需要美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而更在于,课堂要呈现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所思、所感、所教。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师风采三个方面着手,让语文课堂赏心悦目。从老师的优雅教学,向学生传递快乐老师、美丽的语文,并将这一份能量传递到教室的每个角落,传递给学生的每一根神经。老师利用课堂,教会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写,美美地说,美美地品析欣赏。
在《说说小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这一话题中,余老师在充《分利用诗歌资源》这一小节中就提到。朗读与背诵适用于任何年段的诗歌教学,所以我们要善于对教材中的诗歌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利用他们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扎实有效的学生课堂实践活动。而活动的设计主要集中在一个“读”字上。教师应用美的语言、美的内容、美的形式和美的情感,来浸润和陶冶学生的心灵。
朗读即“品美”:品出诗歌的标题美、修辞美、炼字美、用词美、用句美、音韵美与哲理美。从教师示范到学生静读思考,课中交流,让学生对美感浓郁的诗歌内容大开眼界。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案例中,余老师利用演读模式带领学生走入文本,为课堂教学营造美感氛围,气氛庄重,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体验诵读。这种方式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有益于学生的情感陶冶,益于语言积累。
朗读即“写作”:从仿写诗到插入小节诗,再到画面描述、变诗为文、就诗写诗,无不体现着语文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整体把握。这种教学方式,既能综合地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也增加课堂学习的美趣。在《小草之歌》中,余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品读,利用这首诗歌中的美句为引,积极探索、体验,引导孩子们共同写出《致小草》。这样的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的敏感性,让学生感受诗里的意象和修辞,也让学生感受诗里美妙的情绪和情感。
从乐读到美读,从乐写到美写,从乐学到美学。语文,可以如此的风姿卓然。
语文课堂成在积累
在余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利用课文片段训练学生能力的时候,他会出示大量不同的素材,让学生去学方法,去对比学习。能有这样的设计,我想最主要的是源于他勤于积累教学资源。很多时候,当我们想去认真设计一节课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太少,见识狭窄,积累的素材匮乏。同理,我们可以大致感受到学生在语文积累当面的欠缺。这就更是我们所需要学习及致用的方面。阅读是一种享受与消遣,而积累则是一种习惯。养成积累的习惯,在日积月累之后,就会有“积水成渊”,“滴水穿石”的美好收获。所以积累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及时、精短、分类与适当的标注。
当老师的积累有了质的改变,语文素养的积累就会悄悄地在课堂发生。让知识的生成,静静的在课堂上发芽、生根。
在教师这条路上,才迈过快乐与青葱的五年。幸得有一众继往开来的教育领路人,为我们指点迷津,指引方向,让我们的从业之路不再如你们来时那么坎坷。除了铭记感恩,唯有努力以不负光阴、不负教师这个职业。希望我们都能在每一日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