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录片段:
读小说故事,读哲学历史,即便是读散文诗篇,写读后感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活儿。可这次是《一篇一篇解读统编》所有的读后感既定套路可用也不可用了。毕竟何捷老师这本书,一个板块解读教学教材,一个板块全是课堂实录。解读教学的书,其中理论太多,啃起来慢,跟着分析做笔记也行,就是要综合评价,就不是一遍两遍能干掉的事了。幸好4、5、6年级卷中恰好有一章名为《“读后感”写作指导有妙招》,我就且学着何老师的妙招来完成作业吧,综合评价要求太高,我且从应用入手,做些粗浅的事。
“妙招”中提到了美国老师培养学生创造性,就读后感的写作,也会提出多种模式,诸如想像自己就是作者,给朋友写信介绍这本书;以书中主角的口吻写日记等等。我就依葫芦画瓢,假设在书友会上,一名记者采访读过此书的我,我会怎样去回答呢?
片段二:
“自我约束力”“操作感”“调和协作”“策略系统”……这些词单放在这里不算新鲜也似乎平凡,但是文中解读的过程中,他们却一遍一遍提示着我,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研究中,的确忽略了甚至导致自己“走不通”。
总结的话很难,但是有一点是真实的感受,再接地气的教学,也一定是科学的,是符合人的能力发展的,是有理论支撑的,把背后的问题分析解读,才能一通百通。不是拿着课文“一篇一篇”分析如何教,而是学习为什么这样的课文这样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这样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