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至,凉风起,秋雨洒,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约了朋友一起去向往已久的鹿亭中村游玩。
去中村,我完全是冲着千年古桥白云桥的,今天总算一睹它的芳容,可是,桥两头被封堵起来了,只因是受“梅花”台风影响,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桥两侧的石板有多处冲垮脱落,出于安全考虑,因此暂时封闭。遗憾的是,我们就不能走上古桥近距离感受千年古桥的风韵,不能领略桥上的风光了。
远看古桥,恰似长虹飞架,两岸山峦高耸,桥下深涧激流,更显古桥雄奇突兀。再走近些,只见桥面台阶都用清一色的长条石铺就,两侧用石板作护栏,石板与望柱榫卯结构固定,显得更加牢固。巨大的拱形内侧也是用长条石砌成,拼接得天衣无缝,看起来平整光滑,要做成拱形,想必每块条石也要做成弧形的,可见工艺技术之精湛、劳动付出之艰辛,可想而知。桥顶外侧长满了不知名的藤蔓,青色的藤蔓与褐色斑驳的石板交杂,更显白云桥的古朴与沧桑。
我们从桥的这头绕到那头,桥南端受损较为严重,好几块石板掀翻在地,这么厚重的石板居然被洪水冲垮,甚至有一处台阶不见了踪影,可见当时的洪水之大。据说,桥的总体结构没有因此而改变,还是安全的。这充分说明了白云桥的坚固,历经千年风雨洪水,依然稳如磐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绵绵细雨中,撑着伞,踏着鹅卵石铺就的沿溪小路而上,抬眼便是景,满眼就是绿。
碧绿的溪水自西向东,或潺潺流淌,或水平如镜,或碧波荡漾,虽是下着雨,溪水还是那么清澈,几只鸭子打破了宁静的水面,悠闲地游。
溪岸两边一棵棵枫杨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遮天蔽日,好有生命力,但是居然长在没有泥土的岩石上、石坎里。一时也想不起来叫什么树,第二天才想起树名,就询问了当地人,叫溪沟树,他们习惯了这个叫法,又告诉我们这树种生命力太强大了,长在山上严重影响了其它树的生长,被其它树种驱赶到没有土只有水的溪沟里生长。我明知这是不成理的说法,乃是植物生存法则而已。就算顺理成章吧,虽然其它树种不接纳它,但是当地的人们却友好地接纳了它,并与之和谐相处,在屋旁、在溪边成排成排的成长,最终成为了参天大树,美化了环境,造福了村民。
朋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盛夏里带着孩子来此纳凉戏水,孩子如何如何地忘情玩水、树荫下溪河里人满为患、游客车子无处停的情景。是啊,绿水、清凉为当地带来了无穷的经济收益。看,一排排农家乐依水而建,装修别致新颖,虽是国庆长假尾巴,凉秋赶走了暑热,但还是有游客在农家乐用餐。
走着走着,又到了北岸马路上,抬头远眺,竹海绵延,村子掩映在翠竹中,在雾气笼罩下成了一幅极美的水墨画。
“放眼群峰竹海松涛景如画,置身空谷清泉黝石花满蹊。”这是廊桥柱子上的一幅对联,真实地概括了中村的面貌。我们在高大气派的廊桥上买了番薯枣子、年糕胖,坐在长木凳上歇息闲聊。
秋雨一直绵绵地下,我们边吃边走,又经过了白云桥北端。回去了,再回头望望古桥,等到修复好古桥,再来与古桥零距离观看。